一种多功能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8471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多功能粘胶纤维、b)制备吸液层、c)制备弹性层、d)制备拒水层、e)制备多功能纤维层、f)叠层、g)浸渍、h)烘干、i)成品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抗菌止血,促进伤口愈合,吸湿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饱和浸渍非织造的
,特别是一种多功能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其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与传统的工艺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等特点。目前,无纺布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用布、家庭装饰用布、农业用布等。但目前现有无纺布,在抗有害细菌、抗静电和亲水方面无法同时满足医用的多种需要,功能相当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功能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能够抗菌止血,促进伤口愈合,吸湿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多功能粘胶纤维:将羌活、白芷、防风和三七通过纳米级研磨机加工后加入到粘胶纤维的纺丝原液中,并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然后经湿法纺丝制成多功能粘胶纤维,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宪活:2?4份、白芷:1?3份、防风:1.5?2.5份、三七'2?3份、纺丝原液:87.5?93.5份;b)制备吸液层:将多功能粘胶纤维、竹纤维和棉纤维开松混合、梳理并形成吸液层纤维网,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多功能粘胶纤维10?15份、竹纤维40?50份、棉纤维35?50份;c)制备弹性层:将涤纶纤维和氨纶纤维开松混合、梳理并形成弹性纤维网,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涤纟仑纤维:55?65份,氨纟仑纤维:35?45份;d)制备拒水层:将丙纶拒水纤维开松、梳理并形成拒水纤维网;e)制备多功能纤维层:将纳米光触媒纤维、丙纶纤维和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开松混合、梳理并形成多功能纤维网;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纳米光触媒纤维:2?6份,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5?9份,丙纶纤维:85?93份;f)叠层:将吸液层纤维网、弹性纤维网、拒水纤维网和多功能纤维网由上到下依次进行叠层,形成叠层纤维网;g)浸渍:将叠层纤维网由输送带牵引依次经过盛有丙烯酸酯类粘合剂的浸渍槽和乳棍,输送带牵引速度为35?40米/分钟,乳棍作用在无纺布纤维网上的压力为50?55pa ;h)烘干:乳压后的无纺布纤维网进入烘箱进行烘干,烘箱温度为240?260度,无纺布纤维网通过烘箱速度为35?40米/分钟;i)成品:烘干后的无纺布经冷却后切边、卷绕、包装。作为优选,所述a)制备多功能粘胶纤维步骤中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羌活:3份、白芷'2份、防风:1.5份、三七:2.5份、纺丝原液:91份。作为优选,所述b)制备吸液层步骤中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多功能粘胶纤维12份、竹纤维45份、棉纤维43份。作为优选,所述c)制备弹性层步骤中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涤纶纤维:60份,氨纶纤维:40份。作为优选,所述e)制备多功能纤维层步骤中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纳米光触媒纤维:4份,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6份,丙纶纤维:90份。作为优选,所述g)浸渍步骤中输送带牵引速度为40米/分钟,乳辊作用在无纺布纤维网上的压力为55pa。作为优选,所述h)烘干步骤中烘箱温度为260度,无纺布纤维网通过烘箱速度为40米/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含有羌活、白芷、防风和三七的多功能粘胶纤维、纳米光触媒纤维和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的应用能够抗菌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竹纤维和棉纤维能够有较好的吸湿性,弹性层提高无纺布的弹性,拒水层防止液体向外界渗漏,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白芷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防风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疏肝解痉,杀虫止痒,三七可止血化瘀、消肿止痛,纳米光触媒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等功能,纳米远红外具有抗紫外线、杀菌消除异味、防病治病等功能,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微循环,促使正常微循环血流增加2?3倍,提高组织供氧,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多功能粘胶纤维:将羌活、白芷、防风和三七通过纳米级研磨机加工后加入到粘胶纤维的纺丝原液中,并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然后经湿法纺丝制成多功能粘胶纤维,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羌活:3份、白芷:2份、防风:1.5份、三七:2.5份、纺丝原液:91份;b)制备吸液层:将多功能粘胶纤维、竹纤维和棉纤维开松混合、梳理并形成吸液层纤维网,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多功能粘胶纤维12份、竹纤维45份、棉纤维43份;c)制备弹性层:将涤纶纤维和氨纶纤维开松混合、梳理并形成弹性纤维网,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涤纶纤维:60份,氨纶纤维:40份;d)制备拒水层:将丙纶拒水纤维开松、梳理并形成拒水纤维网;e)制备多功能纤维层:将纳米光触媒纤维、丙纶纤维和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开松混合、梳理并形成多功能纤维网;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纳米光触媒纤维:4份,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6份,丙纶纤维:90份;f)叠层:将吸液层纤维网、弹性纤维网、拒水纤维网和多功能纤维网由上到下依次进行叠层,形成叠层纤维网;g)浸渍:将叠层纤维网由输送带牵引依次经过盛有丙烯酸酯类粘合剂的浸渍槽和乳棍,输送带牵引速度为40米/分钟,乳棍作用在无纺布纤维网上的压力为55pa ;h)烘干:乳压后的无纺布纤维网进入烘箱进行烘干,烘箱温度为260度,无纺布纤维网通过烘箱速度为40米/分钟;i)成品:烘干后的无纺布经冷却后切边、卷绕、包装。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多功能粘胶纤维:将羌活、白芷、防风和三七通过纳米级研磨机加工后加入到粘胶纤维的纺丝原液中,并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然后经湿法纺丝制成多功能粘胶纤维,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羌活:2份、白芷:1份、防风:1.5份、三七'2份、纺丝原液:93.5份;b)制备吸液层:将多功能粘胶纤维、竹纤维和棉纤维开松混合、梳理并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饱和浸渍非织造新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多功能粘胶纤维:将羌活、白芷、防风和三七通过纳米级研磨机加工后加入到粘胶纤维的纺丝原液中,并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然后经湿法纺丝制成多功能粘胶纤维,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羌活:2~4份、白芷:1~3份、防风:1.5~2.5份、三七:2~3份、纺丝原液:87.5~93.5份;b)制备吸液层:将多功能粘胶纤维、竹纤维和棉纤维开松混合、梳理并形成吸液层纤维网,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多功能粘胶纤维10~15份、竹纤维40~50份、棉纤维35~50份;c)制备弹性层:将涤纶纤维和氨纶纤维开松混合、梳理并形成弹性纤维网,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涤纶纤维:55~65份,氨纶纤维:35~45份;d)制备拒水层:将丙纶拒水纤维开松、梳理并形成拒水纤维网;e)制备多功能纤维层:将纳米光触媒纤维、丙纶纤维和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开松混合、梳理并形成多功能纤维网;各成分的质量配比为:纳米光触媒纤维:2~6份,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5~9份,丙纶纤维:85~93份;f)叠层:将吸液层纤维网、弹性纤维网、拒水纤维网和多功能纤维网由上到下依次进行叠层,形成叠层纤维网;g)浸渍:将叠层纤维网由输送带牵引依次经过盛有丙烯酸酯类粘合剂的浸渍槽和轧辊,输送带牵引速度为35~40米/分钟,轧辊作用在无纺布纤维网上的压力为50~55pa;h)烘干:轧压后的无纺布纤维网进入烘箱进行烘干,烘箱温度为240~260度,无纺布纤维网通过烘箱速度为35~40米/分钟;i)成品:烘干后的无纺布经冷却后切边、卷绕、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生马建军方成展林海波赖强马建成余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希雅图上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