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以及子站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672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以及子站拖车,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包括气瓶框架、储气瓶组以及顶升框架;储气瓶组设于气瓶框架内;顶升框架包括框架以及顶升机构;框架设于气瓶框架下方,用于承载气瓶框架,框架与气瓶框架的后端铰接;顶升机构设于框架上,用于升降气瓶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顶升框架承载其气瓶框架,将原有管束集装箱与半挂车的车体分离,因此该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的使用寿命不再受半挂车使用寿命的限制。同时,顶升框架中顶升机构的设置,保证了液压子站在工作时气瓶框架可以顺利升起呈一倾角,使气瓶框架内的储气瓶组的加气过程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天然气加气系统子站拖车
,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有顶升框架的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以及安装有该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的子站拖车。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广泛的液压式天然气汽车加气子站系统,是由液压式天然气汽车加气子站、子站拖车及连接两者的高压软管等组成的系统。如图la和图lb所示,现有子站拖车作为储气单元主要包括牵引车头,半挂车13、集装管束11 (也即储气瓶组)、液压顶升机构12等设备。集装管束11通常为多个钢瓶组成的瓶组,例如常用的可包括8、10或12个钢瓶,液压顶升机构12安装在半挂车13上。上述子站拖车工作时,高压液压油注入集装管束11的钢瓶中,将钢瓶内的高压天然气推出,经过加气机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加气。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将钢瓶中的天然气顺利推出,子站拖车自带的液压顶升机构12将集装管束11升起8°?10°的倾角,此过程持续到加气结束。现有子站拖车上的液压顶升机构12与集装管束11和半挂车为一体结构。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半挂车、集装管束与液压顶升机构组成一体结构即定义为自卸车。由于自卸车属于危险品运输车,且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中第5条的规定,危险品运输车的报废年限为10年,集装管束同时一起报废。但是,集装管束钢瓶的设计使用寿命为20年,对于上述10年强制报废的规定,集装管束浪费了约50%的设计寿命,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及材料浪费。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延长使用寿命的集装管束,解决上述成本及材料的浪费问题,已成为本领域内亟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子站拖车的管束集装箱的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的子站拖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一种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其中,包括气瓶框架、储气瓶组以及顶升框架;所述储气瓶组设于所述气瓶框架内;所述顶升框架包括框架以及顶升机构;所述框架设于所述气瓶框架下方,用于承载所述气瓶框架,所述框架与所述气瓶框架的后端铰接;所述顶升机构设于所述框架上,用于升降所述气瓶框架。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框架后端设有第一铰接座,所述气瓶框架后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顶升机构为油缸,包括缸体以及活塞杆;所述缸体铰接于所述框架的前端部上;所述活塞杆可伸缩地设于所述缸体,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一端铰接于所述气瓶框架底部的前端部。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框架上设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缸体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座。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气瓶框架底部设有第三铰接座,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三铰接座。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顶升机构顶升所述气瓶框架的倾角为8°?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提出一种子站拖车,包括半挂车以及管束集装箱,其中,所述管束集装箱为所述的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所述框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半挂车上。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框架前端部设有支撑腿。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腿的设置位置与所述顶升机构在所述框架上的设置位置对应。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通过顶升框架承载其气瓶框架,将原有管束集装箱与半挂车的车体分离,因此该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的使用寿命不再受半挂车使用寿命的限制,仍然可保持原来的设计寿命。同时,顶升框架中顶升机构的设置,保证了液压子站在工作时气瓶框架可以顺利升起呈一倾角,使气瓶框架内的储气瓶组的加气过程顺利进行。因此,本技术在保证加气功能的基础上,有效避免了原有管束集装箱的设计寿命的浪费,节约了大量的设计及材料成本。【附图说明】图la是现有子站拖车未顶升状态的局部结构不意图;图lb是现有子站拖车顶升状态的局部结构不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安装于半挂车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安装于半挂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的顶升框架顶升气瓶框架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气瓶框架;12.液压顶升机构;13.半挂车;2.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21.气瓶框架;22.顶升框架;221.框架;222.油缸;2221.缸体;2222.活塞杆;223.支撑腿;3.半挂车。【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2的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2可用于设置在子站拖车的半挂车3上。该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2主要包括气瓶框架21、储气瓶组以及顶升框架2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储气瓶组可包括8、10、12个或其他数量的钢瓶,且设于气瓶框架21内,其具体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大致相同,在此不予赘述。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顶升式管束集装箱(2),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瓶框架(21);储气瓶组,设于所述气瓶框架(21)内;以及顶升框架(22),包括:框架(221),设于所述气瓶框架(21)下方,用于承载所述气瓶框架(21),所述框架(221)与所述气瓶框架(21)的后端铰接;以及顶升机构,设于所述框架(221)上,用于升降所述气瓶框架(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印陈福洋任开立张立改
申请(专利权)人:安瑞科廊坊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