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具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260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治具运输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治具的上层输送带,上层输送带下方平行设有用于反向输送治具的下层输送带;上层输送带的后端设有可将治具从上层输送带转到下层输送带的下降机构;上层输送带的前端设有可将治具从下层输送带转到上层输送带的上升机构。治具上的产品从上层输送带的前端经过流水线上的各工序加工完成、治具在上层输送带的后段卸下产品后,经下降机构将治具从上层输送带转到下层输送带,被下层输送带运回到前端,在前端被上升机构从下层输送带转到上层输送带,继续进入流水线作业,这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治具的自动循环,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防止了传统方法在治具搬运过程中对治具的损伤。(*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产品生产流水线上 运输治具的治具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产品生产流水线上,很多产品需要装夹在特定的治具上才能更好的完 成某些工序,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大多数治具需要循环使用,在流水 线后面的工序中将产品从治具上取下,需要流动到前段工序继续使用。目 前,治具的流动要靠人工来完成,这样成本就会很高,劳动强度较大,且治 具在搬运的时候容易受损,这样就会縮短治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循环的治具运输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治具运输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治 具的上层输送带,其中,所述上层输送带下方平行设有用于反向输送治具的 下层输送带;该上层输送带的后端设有可将治具从上层输送带转到下层输送 带的下降机构;该上层输送带的前端设有可将治具从下层输送带转到上层输 送带的上升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上层输送带包括相互平行设置 的第一上层输送带和第二上层输送带,该第一上层输送带和第二上层输送带 可分别从治具的底面两侧支撑治具;所述下层输送带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 一下层输送带和第二下层输送带,该第一下层输送带和第二下层输送带可分 别从治具的底面两侧支撑治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第一下层输送带和第二下层输 送带的两端分别比所述第一上层输送带和第二上层输送带的两端长出至少一 个治具宽度的距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下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层 输送带和第二上层输送带的后端;其包括下降支架、设置在该下降支架上的第一升降气缸;该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动部件上固定有可支撑治具的第一托 架,该第一托架位于该第一下层输送带和第二下层输送带的长出该第一上层 输送带和第二上层输送带的后端的部位之间,且与该第一上层输送带和第二 上层输送带的后端邻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第一托架上设有尼龙滚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下降支架上设有可引导所述第 一托架上下滑动的第一导向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下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层 输送带和第二上层输送带的前端;其包括上升支架、设置在该上升支架上的 第二升降气缸和推料机构;该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动部件上固定有可支撑治具 的第二托架,该第二托架位于该第一下层输送带和第二下层输送带的长出该 第一上层输送带和第二上层输送带的前端的部位之间,且与该第一上层输送 带和第二上层输送带的前端邻接;该推料机构可将该第二托架上的治具推到 该第一上层输送带和第二上层输送带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上升 支架上的伸縮气缸,该伸縮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推料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推料杆的自由端上固定有缓冲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上升支架上设有可引导所述第 二托架上下滑动的第二导向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上层输送带下方平行设有用于反向输 送治具的下层输送带;上层输送带的后端设有可将治具从上层输送带转到下 层输送带的下降机构;上层输送带的前端设有可将治具从下层输送带转到上 层输送带的上升机构。因此,治具上的产品从上层输送带的前端经过流水线 上的各工序加工完成、治具在上层输送带的后段卸下产品后,然后经下降机 构将治具从上层输送带转到下层输送带,被下层输送带运回到前端,在下层 输送带的前端被上升机构从下层输送带转到上层输送带,继续进入流水线作 业,这样,本技术实现了治具的自动循环,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 效防止了传统方法在治具搬运过程中对治具的损伤。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治具运输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图1是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治具运输装置的下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一种治具运输装置的上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一种治具运输装置的推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治具运输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治具 的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上层输送带11和第二上层输送带12,平行设置在第一 上层输送带11和第二上层输送带12的下方的用于反向输送治具的第一下层输 送带61和第二下层输送带62 ;该第一上层输送带11和第二上层输送带12 可分别从治具的底面两侧支撑治具;第一下层输送带61和第二下层输送带 62可分别从治具的底面两侧支撑治具;第一下层输送带61和第二下层输 送带62的两端分别比所述第一上层输送带11和第二上层输送带12的两端长 出至少一个治具宽度的距离。第一上层输送带11和第二上层输送带12的后端 设有可将治具从第一上层输送带11和第二上层输送带12转到第一下层输送带 61和第二下层输送带62上的下降机构2;第一上层输送带ll和第二上层 输送带12的前端设有可将治具从第一下层输送带61和第二下层输送带62 转到第一上层输送带11和第二上层输送带12上的上升机构3 。请参阅图1和图3 ,下降机构2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层输送带ll和第二上 层输送带12的后端;其包括下降支架21、设置在该下降支架21上的第一升降 气缸22,该第一升降气缸22可以是无杆气缸、伸縮气缸,优选为无杆气缸; 该第一升降气缸22的活动部件上固定有可支撑治具的第一托架23,该第一托 架23位于该第一下层输送带61和第二下层输送带62的长出第一上层输送 带11和第二上层输送带12后端的部位之间,且与该第一上层输送带ll和第二 上层输送带12的后端邻接。这样,当该第一托架23在该第一升降气缸22驱动 下与该第一上层输送带11和第二上层输送带12的后端相平或略低时,第一上 层输送带11和第二上层输送带12运送来的治具会被输送到该第一托架23上; 然后,当该第一托架23在该第一升降气缸22驱动下下降到略低于第一下层输 送带61和第二下层输送带62时,置于该第一托架23上的治具的底面两端 被该第一下层输送带61和第二下层输送带62的长出第一上层输送带ll和 第二上层输送带12的部位支撑,实现了将治具从第一上层输送带ll和第二上层输送带12到第一下层输送带61和第二下层输送带62的转移;治具进一 步随该第一下层输送带61和第二下层输送带62运动被输送回到该第一下 层输送带61和第二下层输送带62的前端。为了确保治具能顺畅地被输送到该第一托架23上,在该第一托架23上设 有引导治具滑动的尼龙滚轮231 ,且该第一托架23的与该第一上层输送带11 和第二上层输送带12的后端邻接的端部高于远离第一上层输送带11和第二上 层输送带12的端部,采用前述结构后,治具依靠自身的重力滑到该第一托架 23上。在下降支架21上设有可引导所述第一托架23上下滑动的第一导向杆24, 这样,第一托架23在该第一升降气缸22的驱动下能平稳低升降。 请参阅图l、图4、图5,下降机构2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层输送带11和第二 上层输送带12的前端;其包括上升支架31、设置在该上升支架31上的第二升 降气缸32和推料机构4;该第二升降气缸32可以是无杆气缸、伸縮气缸,优 选为无杆气缸,该第二升降气缸32的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具运输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治具的上层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输送带下方平行设有用于反向输送治具的下层输送带;该上层输送带的后端设有可将治具从上层输送带转到下层输送带的下降机构;该上层输送带的前端设有可将治具从下层输送带转到上层输送带的上升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争胜王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