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恒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电磁感应采暖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396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电磁感应采暖炉结构,包括金属加热容器,金属加热容器外侧布设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金属加热容器包括底部的第一圆柱加热部和位于第一圆柱加热部上方的第二圆柱加热部,第一圆柱加热部与第二圆柱加热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连接部,第二圆柱加热部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第一圆柱加热部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金属加热容器内部设置有内加热柱;电磁感应线圈包括圆柱形的第一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内侧设置有第二感应线圈;内加热柱与第二圆柱加热部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折流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内加热柱与第一圆柱加热部之间设置有螺旋导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水流的加热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暖炉,尤其是一种改进的电磁感应采暖炉结构
技术介绍
电磁采暖炉的核心是采用电磁原理,利用磁力线切割金属发生涡流所产生的热能作为热源,通过热量散发系统(如水暖系统),以达到取暖目的热量发生设备。中国技术专利CN 203310074 U公开了一种涡旋电感应采暖炉的加热系统,内部有水介质流经的加热容器与电流感应线圈完全分离,解决了漏电问题。但是,这种加热结构对于水流的加热效果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磁感应采暖炉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水流的加热均匀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改进的电磁感应米暖炉结构,包括金属加热容器,金属加热容器外侧布设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金属加热容器包括底部的第一圆柱加热部和位于第一圆柱加热部上方的第二圆柱加热部,第一圆柱加热部与第二圆柱加热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连接部,第二圆柱加热部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第一圆柱加热部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金属加热容器内部设置有内加热柱,内加热柱的长度为金属加热容器长度的80% ;电磁感应线圈包括圆柱形的第一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内侧设置有第二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线圈位于弧形连接部的外侧,第一圆柱加热部、第二圆柱加热部、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的直径之比为50: 30: 53: 47 ;内加热柱与第二圆柱加热部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折流板位于内加热柱的一端高于位于第二圆柱加热部的一端,折流板与内加热柱的夹角为25°,折流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内加热柱与第一圆柱加热部之间设置有螺旋导流槽。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内设置有若干个喷水嘴,喷水嘴与折流板相互垂直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泄压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改变金属加热容器和电磁感应线圈的结构,使得水流在第二圆柱加热部内经过折流板的阻挡作用,形成竖直方向的循环运动。水流从第二圆柱加热部流向第一圆柱加热部后,由于内径变小,水流流速增加,在螺旋导流槽的导向作用下,水流逐渐形成水平方向的旋转流动趋势。通过水流流动方向的改变,可以提高水流在金属加热容器内的分布均匀性,同时通过内外两个加热体的加热,可以实现水流的均匀加热。第二感应线圈在弧形连接部的位置形成较强的局部涡流,可以在水流流动趋势发生改变的位置进行局部重点加热,提高了水流对于热量的吸收率。与折流板相互垂直设置的喷水嘴可以提高水流在第二圆柱加热部内部的旋转流动效果,泄压阀可以避免由于水流流动趋势的改变而带来的容器内水压的波动,实现稳定出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防漏电保护器的电路图。图中:1、第一圆柱加热部;2、第二圆柱加热部;3、弧形连接部;4、进水口 ;5、出水口 ;6、内加热柱;7、第一感应线圈;8、第二感应线圈;9、折流板;10、通孔;11、螺旋导流槽;12、喷水嘴;13、泄压阀;A1、第一运放;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C1、第一电容;L1、第一电感;VCC、参考电平。【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参照图1-2,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金属加热容器,金属加热容器外侧布设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金属加热容器包括底部的第一圆柱加热部1和位于第一圆柱加热部1上方的第二圆柱加热部2,第一圆柱加热部1与第二圆柱加热部2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连接部3,第二圆柱加热部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 4,第一圆柱加热部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5,金属加热容器内部设置有内加热柱6,内加热柱6的长度为金属加热容器长度的80%;电磁感应线圈包括圆柱形的第一感应线圈7,第一感应线圈7内侧设置有第二感应线圈8,第二感应线圈8位于弧形连接部3的外侧,第一圆柱加热部1、第二圆柱加热部2、第一感应线圈7和第二感应线圈8的直径之比为50: 30: 53: 47;内加热柱6与第二圆柱加热部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9,折流板9位于内加热柱6的一端高于位于第二圆柱加热部2的一端,折流板9与内加热柱6的夹角为25°,折流板9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0,内加热柱6与第一圆柱加热部2之间设置有螺旋导流槽11。水流在第二圆柱加热部2内经过折流板9的阻挡作用,形成竖直方向的循环运动。水流从第二圆柱加热部2流向第一圆柱加热部1后,由于内径变小,水流流速增加,在螺旋导流槽11的导向作用下,水流逐渐形成水平方向的旋转流动趋势。通过水流流动方向的改变,可以提高水流在金属加热容器内的分布均匀性,同时通过内外两个加热体的加热,可以实现水流的均匀加热。第二感应线圈8在弧形连接部3的位置形成较强的局部涡流,可以在水流流动趋势发生改变的位置进行局部重点加热,提高了水流对于热量的吸收率。进水口 4内设置有若干个喷水嘴12,喷水嘴12与折流板9相互垂直设置,喷水嘴12可以提高水流在第二圆柱加热部2内部的旋转流动效果。出水口 5上设置有泄压阀13,泄压阀13可以避免由于水流流动趋势的改变而带来的容器内水压的波动,实现稳定出水。此外,为了提高安全性,在金属加热容器上加装防漏电保护器。防漏电保护器包括第一运放A1,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连接至金属加热容器上,金属加热容器的表面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参考电平VCC,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第一电阻R1为200k Ω,第二电阻R2为100k Ω,第三电阻R3为200k Ω,第四电阻R4为75k Ω,第一电感为0.15mH,第一电容C1为540 μ F,参考电平VCC为3V。金属加热容器表面的电位变化通过第一运放A1进行实时采集,并与参考电平VCC进行对比,当发现金属加热容器表面出现超标电位时,第一运放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的缓冲过滤,金属加热容器上的瞬时脉冲电位变化被吸收并传入大地,不会致使防漏电保护器误动作。其中,电磁感应采暖炉的基本结构在
技术介绍
所引用的专利文献中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公开,在此不再详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改进的电磁感应米暖炉结构,包括金属加热容器,金属加热容器外侧布设有电磁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热容器包括底部的第一圆柱加热部(1)和位于第一圆柱加热部(1)上方的第二圆柱加热部(2),第一圆柱加热部(1)与第二圆柱加热部(2)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连接部(3),第二圆柱加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电磁感应采暖炉结构,包括金属加热容器,金属加热容器外侧布设有电磁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热容器包括底部的第一圆柱加热部(1)和位于第一圆柱加热部(1)上方的第二圆柱加热部(2),第一圆柱加热部(1)与第二圆柱加热部(2)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连接部(3),第二圆柱加热部(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4),第一圆柱加热部(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5),金属加热容器内部设置有内加热柱(6),内加热柱(6)的长度为金属加热容器长度的80%;电磁感应线圈包括圆柱形的第一感应线圈(7),第一感应线圈(7)内侧设置有第二感应线圈(8),第二感应线圈(8)位于弧形连接部(3)的外侧,第一圆柱加热部(1)、第二圆柱加热部(2)、第一感应线圈(7)和第二感应线圈(8)的直径之比为50∶30∶53∶47;内加热柱(6)与第二圆柱加热部(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9),折流板(9)位于内加热柱(6)的一端高于位于第二圆柱加热部(2)的一端,折流板(9)与内加热柱(6)的夹角为25°,折流板(9)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0),内加热柱(6)与第一圆柱加热部(2)之间设置有螺旋导流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恒
申请(专利权)人:戴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