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结构,及用电插头辅助插接导向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155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2:27
提供一种插座结构,及用电插头辅助插接导向部件,插座结构具有连接电网电源的一个平滑导向本体部,还包括用来识别所述插座的边界和位置的第一表面和用作与导电插头插接的电力接触表面的第二表面,以及平滑承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使第二表面较第一表面的平面成平滑曲面凹陷。其中第二表面设有用作所述导电插头的任意方向插接的环状构形的无向性插槽,以及设于此无向性插槽两端的卡锁部,用来紧固导电插头。改进的插接导向部件具有贴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底部的第一连接层,以及以机械结构方式连接上述活动卡锁部的插头接触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户可在无需知道插座面板的具体位置和结构的情况下,凭借电器插头在插座面板上的导向和移动直接连接电气插孔。同时,插座面板可以作为一般插座板的组装附件,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电插座的改进及其提供电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插座的改进和使用方式等技术中,由于目前家庭室内的电力线引线布局和结构等因素,会造成电源插孔的位置和构造并不能完全对室内用户带来方便或被合理利用。例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产品的一个使用方式来看,用户9一般都是通过寻找和观察插孔的位置和构造来寻找电力连接,但是若视线S被障碍物8遮挡后,便无法准确找到插孔的位置和完成插头4的插接。另外,即使能依靠不断尝试触摸到插座1的主要本体部分,但仍然不能使插头4的导电部分41完全和正确地插入插槽内。或者,在昏暗环境下,用户需要借助照明设备来寻找插孔,因此造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个方面主要是设计一种改进的插座结构,其具有不同弧度的相互承接的凹陷接触表面,用户可在不观察插座具体位置和构造的情况下凭借插头在其上以任意方向滑行的方式均可插入电力插槽中,为了获得这种效果,从一个主要的方面,曲面设置成球形截面,而插槽设计成环形插槽,为了承接球形曲面,插槽的边缘设计成平滑连接曲面横切面且具有一定斜率的坡度接触面。为了实现此目的,提供一种改进的插座结构,其具有连接电网电源的一个平滑导向本体部,插座结构包括:第一表面,用来识别所述插座的边界和位置;第二表面,用作与导电插头插接的电力接触表面;平滑承接上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使得所述第二表面较第一表面的平面成平滑曲面凹陷;其中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环状构形的无向性插槽,用作所述导电插头的任意方向插接;以及设于所述无向性插槽两端的卡锁部,用来紧固导电插头。在一个改进实施例中,插座本体部可作为一个电力传输设备,尤其是对用电设备无线方式的电力传输设备,改进在于:在上述第三连接层上设置有用于产生(例如5V)交流电力的初级绕组,特定为环绕所述环形电力传输部设置的铜线圈,在一般技术中可为单线圈或多线圈设计。初级绕组用于连接用电设备内置的次级绕组,同时以电磁感应方式进行电力传输。进一步地,设置一个信号产生器(例如PWM波形发生器),以周期性产生低压高频交流开关信号。在一个较佳例子中,设置一个连接此信号产生器的信号控制器,所述信号控制器与初级绕组之间又连接有电压信号检测器,用于根据来自用电设备内次级绕组的通信信号来通过控制器对信号产生器进行通断控制。在另一个较佳例子中,用电设备次级绕组进一步连接整流电路和直流DC电压调节电路,用于供给其电池部分。从而,本技术插座结构可通过绕组对设备进行无线方式的感应供电,而用电设备又通过绕组之间的感应方式与插座进行通信,例如用于判别插座的具体方位和数量。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另一个方面主要提供一种与常规插座面板配合的插槽面板,可固定于常规插座面板上,从而通过其中的环形凹槽和环形插槽使得插头很轻易地插接至插座插孔。另外,为了固定插头,设置了用于卡持插头的两个相互承接的绝缘层,在其中的一个绝缘层产生断裂面时挤压另一个绝缘层来紧固插头。为了实现此目的,提供一种改进的用电插头辅助插接导向部件,配合插座面板使用,包括:第一表面,用来识别所述插座的边界和位置;及第二表面,用作与导电插头插接的电力接触表面;其特征在于第二表面设有:多个无向性插槽,无向性插槽在插座面板上的映射的宽度部分至少包含了插座面板内插槽的截面积部分;第一连接层,贴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底部,具有垂直映射所述无向性插槽及卡锁部构形的插头接触件;以及插头接触板,此插头接触板以机械结构方式连接上述活动卡锁部,它是由第一断裂面和第二断裂面相互拼合而成,其中第一断裂面或第二断裂面具有一定厚度并选用绝缘材料制成。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又一个方面主要是在前述方面基础上的用电插头的电力连接方法,主要包括步骤:101.自第二表面至电气结构依次并行设置第一连接层、插头接触板、第三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其中第一连接层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接合面和第二接合面;102.向第二表面内的无向性插槽内插入电器插头;103.在插头的导电铜片末端接触并挤压插头接触板时,在此插头接触板上产生第一断裂面和第二断裂面,从而产生一个圆环状断裂部分,作为导电铜片继续向后端导电部分的径向通路,其中所述第二断裂面为与第一连接层的无向性插槽形状对称的圆形,第一断裂面为圆环形;104.通过第二断裂面向外侧方向的挤压移动推动第二接合面向径向方向挤压导电铜片,从而将导电铜片卡持在一个初始插入的位置;以及105.通过所述断裂动作开启一个电力开关器件,从而导通第三连接层,在第三连接层上形成环形方向上的第一、第二导向电流,提供给插座的导电铜片。作为以上实施例的又一改进,拼装这种插座结构的方法主要包括了:201.设置两个呈平面轴对称的本体外壳,其中按照对称轴方向可被分为结构对称的两个面板外壳以及两个电气结构;202.在插座面板上设置除过第一表面以外的第二表面,并且开设一个承接此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平滑曲面作为第三表面,其曲面的弧度大于第一表面的表面弧度;203.在上述第二表面内开设一个呈环形构形的无向性插槽,以及连接被这个环形无向性插槽包围的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的活动卡锁部;204.提供若干个平面平行的基板,从与插座本体部的第二表面2垂直的方向自所述无向性插槽向电气结构内映射在这个若干个基板上宽度小于或等于此无向性插槽的环形槽。其中由于环形槽被活动卡锁部遮挡的部分同样被映射;205.通过两个电气结构分别沿着相互对立方向封围上述基板的至少一部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的一个方面,用户可在无需知道插座面板的具体位置和结构的情况下,凭借电器插头在插座面板上的导向和移动直接连接电气插孔。在另一个方面,插座面板可以作为一般插座板的组装附件,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理解将通过以下结合不同的具体实施例来更加清楚和详尽,不同附图中的相同符号和标记指代的是相同或功能相似的部件或模块,其中:图1为本技术插座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插座本体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插座内部一部分PCB电路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插座内部部分各个基板中的第三连接层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插座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内部各个基板的纵向重叠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插座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连接方式的立体视图;图7为本技术插座内部一部分PCB电路板上设置的降压电源电路图;图8为本技术多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插头紧固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示意性绘示出本技术插座结构内部主要部件或基板层的分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2所示插座实施例的主体立体示意图(由于为光滑本体,为了便于区分平面的凹陷表面构形识别故选择了一定的明暗关系对比),插座的一个较佳例子是壁嵌式插座,具有连接电网AC交流电源的一个平滑导向本体部1,这个具有为插头4在插接意图时对其进行滑行导向作用的本体部1主要是具有用来为用户识别此插座的边界和位置的第一表面1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1可不为水平面,它具有例如沿水平平面成10°弧度的凹陷球面。由于考虑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插座结构,其具有连接电网电源的一个平滑导向本体部(1),包括:第一表面(11),用来识别所述插座的边界和位置;第二表面(2),用作与导电插头(4)插接的电力接触表面;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平滑承接上述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2)的第三表面(12),使得所述第二表面(2)较第一表面(11)的平面成平滑曲面凹陷;其中所述第二表面(2)设有:环状构形的无向性插槽(21),用作所述导电插头(4)的任意方向插接;以及设于所述无向性插槽(21)两端的活动卡锁部(22),用来紧固导电插头(4)。

【技术特征摘要】
1.插座结构,其具有连接电网电源的一个平滑导向本体部(1),包括:
第一表面(11),用来识别所述插座的边界和位置;
第二表面(2),用作与导电插头(4)插接的电力接触表面;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平滑承接上述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2)的第三表面(12),使得所述第二表面(2)较第一表面(11)的平面成平滑曲面凹陷;其中所述第二表面(2)设有:
环状构形的无向性插槽(21),用作所述导电插头(4)的任意方向插接;以及
设于所述无向性插槽(21)两端的活动卡锁部(22),用来紧固导电插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本体部内并行设有:
第一连接层(20),贴设于所述第二表面(2)底部,具有垂直映射所述无向性插槽(21)及活动卡锁部(22)构形的插头接触件(24);
第二连接层(30),包括垂直映射所述第一连接层(20)的无向性插槽(21)构形的第一导通电路(31)和第二导通电路(33),其中所述第一导通电路(31)与第二导通电路(33)对称设置;以及
第三连接层(5),包括垂直映射所述第一连接层(20)的无向性插槽(21)构形的环形电力传输部(51)和垂直映射所述第一连接层(20)的活动卡锁部(22)构形的电力截止部(52),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层(30)和第三连接层(5)所处平面共同限定导电插头(4)的电接触面积,环形电力传输部(51)具有被电力截止部(52)隔离的两个部分,其中在每一部分内具有环形方向上的第一、第二导向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三连接层(5)与第一连接层(20)或第二表面(2)之间设置插头接触板(6),此插头接触板(6)被配置成:
以机械结构方式连接上述第一连接层(20),并以电气方式连接第三连接层(5),以根据插头接触板(6)的状态位置来导通或断开第三连接层(5),其中第三连接层(5)和第二连接层(30)的电气结构部分相互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接触板(6)是由第一断裂面(61)和第二断裂面(62)相互拼合而成,其中第一断裂面(61)或第二断裂面(62)具有一定厚度并选用绝缘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接触板(6)被配置成:在插头(4)的导电铜片(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徐鹤还孙国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