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江涛专利>正文

一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1378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5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具体为:(1)采摘;(2)清选;(3)清洗;(4)一次烘烤;(5)一次手工揉搓去苦;(6)二次烘烤;(7)二次手工揉搓去苦;(8)三次烘烤;(9)筛选;(10)加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11)装袋密封;绿茶采用纯手工方式制作,从采摘开始控制,保证茶叶原料的新鲜和柔嫩;采用铁锅烘烤,通过对烘烤时间、烘烤方式及烘烤温度的控制,保持绿茶的营养成分不流失;通过手工一次揉搓和手工二次揉搓,达到茶叶去苦的目的,以提高降低茶叶自身的苦味和涩味,改善茶叶的口感;绿茶晒干后均匀混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制得茶叶包,在保证口感的同时,使茶叶的功效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生茶叶,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绿茶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对绿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绿茶泡出来后具有好的颜色,还要求绿茶具有好的口感。而目前市场上的绿茶多采用机械制作而成,口感欠佳。同时,市场上的绿茶口味单一;为方便携带,通常将茶叶磨碎制成茶包,茶叶磨碎后会影响茶叶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纯手工制作,口感好,营养丰富的茶叶包的制作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具体为:(1)采摘:手工摘取茶树顶端包裹住嫩芽的嫩叶,摘取一片嫩叶包裹住嫩芽的一芽一叶的茶叶;(2)清选:采摘的茶叶放在一起清选,保留叶子包裹住嫩芽的茶叶,去掉叶子展开的茶叶;(3)清洗:将清选出来的茶叶放入水内,漂洗3-5分钟后,放到带有漏水孔的竹筛上摊开放置3-5小时;(4) 一次烘烤:将清洗好的茶叶放入大锅内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70-80°C,烘烤2-3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2-3分钟;然后手工翻炒10-15分钟;(5) 一次手工揉搓去苦:将一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到竹制面板上,沿顺时针方向手工进行揉搓,揉搓至茶叶的青色汁液流出,停止揉搓;(6) 二次烘烤:将一次手工揉搓后的茶叶抖开后放入大锅内烘烤,烘烤温度为60-70°C,烘烤1-2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1-2分钟;然后手工翻炒5-8分钟;(7) 二次手工揉搓去苦:将二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到竹制面板上,沿顺时针方向手工进行揉搓,揉搓3-5分钟,停止揉搓;(8)三次烘烤:将二次手工揉搓后的茶叶抖开后放入大锅内烘烤,烘烤温度为40-45°C,每烘烤5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5分钟,如此往复,直至茶叶被烤干;(9)筛选:三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入筛子内进行筛选,去掉碎茶叶渣;(10)加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将晒干的野菊花、磨碎的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加入筛选后的绿茶中混合均匀;(11)装袋:将混合后的茶叶放入纸纤维茶包内,将纸纤维茶包封口制成茶叶包。所述步骤(10)中,每500-600克绿茶中加入50-60克野菊花、10-20克桑叶粉、50-60克金银花和20-30克山楂条。所述步骤(10)中,桑叶粉为桑叶晒干揉碎制成。所述步骤(10)中,所述山楂条宽度和长度为0.5-lcmo所述步骤(4)中,茶叶在大锅内的铺层厚度为1.5_2cm。所述步骤¢)中,茶叶在大锅内的铺层厚度为1.5-2cm0所述步骤(8)中,茶叶在大锅内的铺层厚度为1-1.5cm。所述步骤(4)、步骤(6)和步骤(8)中所用大锅为铁锅,大锅的直径为50-80cm。所述步骤(4)和步骤¢)中,手工翻炒用竹条制作的竹条刷进行。所述步骤(3)中,竹筛上摊开放置的茶叶铺层厚度为2-3cm,每隔1小时将茶叶翻一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绿茶采用纯手工方式制作,从采摘开始控制,保证绿茶茶叶原料的新鲜和柔嫩;采用铁锅烘烤,通过对烘烤时间、烘烤方式及烘烤温度的控制,保持绿茶的营养成分不流失;通过手工一次揉搓和手工二次揉搓,达到茶叶去苦的目的,以提高降低茶叶自身的苦味和涩味,改善茶叶的口感;绿茶晒干后均匀混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制成茶叶包,绿茶、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一起泡茶喝,能预防高血压、降压;在保证口感的同时,使茶叶的功效更佳,营养更丰富。该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绿茶纯天然手工制作,加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营养丰富,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该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具体为:(1)采摘:手工摘取茶树顶端包裹住嫩芽的嫩叶,摘取一片嫩叶包裹住嫩芽的一芽一叶的茶叶;一芽一叶的茶叶不仅营养成分好,且柔嫩,能够带来较好的口感;(2)清选:采摘的茶叶放在一起清选,保留叶子包裹住嫩芽的茶叶,去掉叶子展开的茶叶;茶叶采摘后,部分茶叶会变老,叶子会展开,去掉叶子展开的茶叶,保留柔嫩的茶叶,以保证茶叶原料的新鲜和营养;(3)清洗:将清选出来的茶叶放入水内,漂洗3-5分钟后,去掉茶叶上的灰尘,放到带有漏水孔的竹筛上摊开放置3-5小时;竹筛上的漏水孔使茶叶内部透气,茶叶叠加后也不会变色,漏水孔排掉茶叶的水分,使茶叶能够快速晾干;(4) 一次烘烤:将清洗好的茶叶放入大锅内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70-80°C,烘烤2-3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2-3分钟;然后手工翻炒10-15分钟;茶叶烘烤温度控制在70-80°C,保证茶叶烘烤受热的同时,茶叶的营养成分不会流失;手工翻炒能够提高翻炒的均匀性,使茶叶均匀受热,为揉搓奠定基础;(5) 一次手工揉搓去苦:将一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到竹制面板上,沿顺时针方向手工进行揉搓,揉搓至茶叶的青色汁液流出,停止揉搓;茶叶一次烘烤受热后,比较容易揉搓出青色汁液,青色汁液为茶叶中较苦的部分,揉搓采用手工顺时针方式进行,使茶叶均匀受力,以保证茶叶的去苦效果;揉搓至青色汁液流出即可,目的为防止茶叶营养成分过多流失,达到提高茶叶口感的同时,保留较多营养成分的目的;(6) 二次烘烤:将一次手工揉搓后的茶叶抖开后放入大锅内烘烤,烘烤温度为60-70°C,烘烤1-2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1-2分钟;然后手工翻炒5-8分钟;二次烘烤时间比第一次短,二次烘烤温度比第一次低,保证茶叶营养成分的同时,为二次手工揉搓奠定基础;(7) 二次手工揉搓去苦:将二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到竹制面板上,沿顺时针方向手工进行揉搓,揉搓3-5分钟,停止揉搓;二次揉搓采用手工顺时针方式进行,使茶叶均匀受力,以保证茶叶的去苦效果;二次揉搓目的是防止一次揉搓时有部分茶叶去苦的效果不明显,通过控制揉搓时间,以补强去苦的效果,以达到提高茶叶口感的目的;(8)三次烘烤:将二次手工揉搓后的茶叶抖开后放入大锅内烘烤,烘烤温度为40-45°C,每烘烤5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5分钟,如此往复,直至茶叶被烤干;三次烘烤,通过控制烘烤温度,采用小火慢烤的方式,目的为充分的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使茶叶充分干燥,便于储存;(9)筛选:三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入筛子内进行筛选,去掉碎茶叶渣;步骤(9)中去掉5mm长度或宽度的茶叶渣,以提高茶叶的均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1)采摘:手工摘取茶树顶端包裹住嫩芽的嫩叶,摘取一片嫩叶包裹住嫩芽的一芽一叶的茶叶;(2)清选:采摘的茶叶放在一起清选,保留叶子包裹住嫩芽的茶叶,去掉叶子展开的茶叶;(3)清洗:将清选出来的茶叶放入水内,漂洗3‑5分钟后,放到带有漏水孔的竹筛上摊开放置3‑5小时;(4)一次烘烤:将清洗好的茶叶放入大锅内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70‑80℃,烘烤2‑3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2‑3分钟;然后手工翻炒10‑15分钟;(5)一次手工揉搓去苦:将一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到竹制面板上,沿顺时针方向手工进行揉搓,揉搓至茶叶的青色汁液流出,停止揉搓;(6)二次烘烤:将一次手工揉搓后的茶叶抖开后放入大锅内烘烤,烘烤温度为60‑70℃,烘烤1‑2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1‑2分钟;然后手工翻炒5‑8分钟;(7)二次手工揉搓去苦:将二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到竹制面板上,沿顺时针方向手工进行揉搓,揉搓3‑5分钟,停止揉搓;(8)三次烘烤:将二次手工揉搓后的茶叶抖开后放入大锅内烘烤,烘烤温度为40‑45℃,每烘烤5分钟后将茶叶翻一面再烘烤5分钟,如此往复,直至茶叶被烤干;(9)筛选:三次烘烤后的茶叶放入筛子内进行筛选,去掉碎茶叶渣;(10)加入野菊花、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将晒干的野菊花、磨碎的桑叶粉、金银花和山楂条加入筛选后的绿茶中混合均匀;(11)装袋:将混合后的茶叶放入纸纤维茶包内,将纸纤维茶包封口制成茶叶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江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