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铸造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0853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5 08:04
连续铸造机具备:铸型;引锭杆,插入到该铸型内而接受浇铸开始时的钢液,且以一定的曲率沿长度方向弯曲;引导辊组,使从所述铸型拉制的所述引锭杆及铸片通过所述铸型内并沿着具有所述曲率半径的圆形路径向下方引导;送出部,将在所述圆形路径的下端部从所述引锭杆分离的所述铸片沿所述圆形路径的切线方向送出;及引导机构,使从所述铸片分离的所述引锭杆沿着所述圆形路径移动,并从所述铸型的上方插入到所述铸型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续铸造机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以一定的曲率半径弯曲的铸片路径的连续铸造机及其使用方法,并涉及其引锭杆也以一定的曲率半径弯曲的连续铸造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钢的连续铸造设备中,通过浇包从转炉搬运来的钢液自浇包的底部向中间包注入,暂时向该中间包转移,从中间包连续地向由四面或圆筒构成的铸型注入。从下方将引锭杆插入到铸型内,注入到铸型内的钢液与引锭杆和铸型的内表面接触而被冷却。由铸型的内表面冷却而周边部凝固,在内部存在有未凝固部的状态下,将引锭杆向下方拉拽,由此将铸片从铸型向下方拉拽。该铸片由配置在铸型下方的夹送辊组引导,将由夹送辊组形成的弯曲的路径向下方拉拽,在其中途,铸片完全凝固。先行的引锭杆在弯曲的移动轨迹的最下端从铸片分离,铸片从弯曲被矫正成水平,在成为了水平状态之后,切断成规定的尺寸,向后续工序搬运。图7(a)及图7(b)是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以往的连续铸造机的动作的图。将曲率半径一定的引锭杆1从成铸型8的下方插入到铸型8内,从中间包(未图示)向铸型内注入钢液,利用钢液将引锭杆1的后端浇铸在内,将引锭杆1向下方拉拽,由此将在铸型8内与铸型8接触的部分凝固的铸片2从铸型8的底部向下方拉拽。在该引锭杆1及铸片2的移动区域的下端部配置矫正辊3、4,引锭杆1由于矫正辊4向上方移动而避让,因而沿着引导辊7移动,原封不动地沿着同一圆弧的轨迹向上方移动。铸片2由于矫正辊4下降而将铸片2的前端部向下方按压,由此铸片2的前端部从引锭杆1的后端部分离。铸片2由矫正辊3、4向下方按压,由此从弯曲矫正成水平的直材状态,切断成适当的尺寸,从连续铸造设备排出。如图7(b)所示,引锭杆1向上方避让。从浇包向中间包的钢液注入结束,进而从中间包向铸型8的钢液注入结束,铸片2的最后部通过矫正辊3、4时,引锭杆1在圆弧的轨迹上反向移动,其后端部(反向移动前端部)从铸型8的底部插入到铸型8内。然后,接下来的铸造工序开始。需要说明的是,在专利文献2~4中也公开了同样的连续铸造机。而且,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在铸片拉制过程的曲率不一定而铸片从铸型由夹送辊拉拽的过程中,以曲率半径逐渐增大的方式接受矫正的形式的连续铸造机。在该连续铸造机中,引锭杆是呈链状地将多个单元连结而构成的结构,使单元间的相对的角度逐渐变化,并且使曲率半径逐渐增大地变形,在夹送辊间向下方移动。并且,该引锭杆在从铸片的前端被切离之后,从铸型的上端插入到铸型内,向接下来的铸造工序供给。该专利文献5公开的连续铸造机通过引锭杆卷扬机,将在连续铸造机下端的铸片分离位置处从铸片分离后的引锭杆拉升至铸造床。并且,在设于铸造床的导轨上移动的台车框架上载置引锭杆,搬运至铸型附近,在铸型的附近,使台车框架倾斜移动,从台车框架的倾斜移动下端,使引锭杆滑动,插入到铸型内。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3287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08792号公报专利文献3:USP5,131,453专利文献4:USP4,043,383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3-534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的以往的连续铸造机中,从中间包向铸型8的钢液注入结束之后,铸片2的后端部在使夹送辊组(未图示)脱离之后,使引锭杆1向反方向返回,从铸型8的底部将引锭杆1插入到铸型8内,由此接下来的铸造工序的准备完成。因此,从前一个的铸造工序结束到能够开始接下来的铸造工序为止的时间长,等待时间长,因此存在连续铸造机的运转率低的问题点。而且,在专利文献5中虽然公开了从铸型的上端将引锭杆插入到铸型内的形式的连续铸造机,但是为了从该铸型的上端将引锭杆插入到铸型内,需要使引锭杆是呈链状地连结有多个单元的结构,整体的形状在单元连结部处弯折,整体的形状能够变形。此外,需要在铸造床上设置将引锭杆拉升的卷扬机、将引锭杆进一步从拉升位置搬运至铸型附近的台车搬运装置。因此,铸造设备成为极大规模的结构。而且,虽然需要将这样的卷扬机及台车搬运装置设置在铸造床上,但是如专利文献5记载那样,在铸造床设有铸造指挥室等,因此为了避开这些障碍物而设置卷扬机及台车搬运装置,需要较大的设置空间。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导致设备的复杂化及大型化,前一个的铸造工序与接下来的铸造工序之间的等待时间短,运转率高且能够提高生产性的连续铸造机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连续铸造机的特征在于,具有:铸型;引锭杆,插入到该铸型内而接受浇铸开始时的钢液,且以一定的曲率沿长度方向弯曲;引导辊组,使从所述铸型拉制的所述引锭杆及铸片通过所述铸型内并沿着具有所述曲率半径的圆形路径向下方引导;送出部,将在所述圆形路径的下端部从所述引锭杆分离的所述铸片沿所述圆形路径的切线方向送出;及引导机构,使从所述铸片分离的所述引锭杆沿着所述圆形路径移动,并从所述铸型的上方插入到所述铸型内。在该连续铸造机中,也可以是,所述引导机构具备:第一夹送辊部,包括至少两对夹送辊,配置在所述圆形路径上,向所述引锭杆及所述铸片施加拉制力;及第二夹送辊部,包括至少两对夹送辊,配置在所述圆形路径上,向所述引锭杆施加用于沿着所述圆形路径移动的驱动力。而且,在该连续铸造机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夹送辊部设置在所述送出部,所述第二夹送辊部配置于所述圆形路径的两个以上部位。此外,在该连续铸造机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夹送辊部配置在隔着所述圆形路径的上端而包含该上端的两侧的位置的两个以上部位,所述引导机构具备支承辊,该支承辊配置在所述第二夹送辊部的上方,在所述引锭杆的所述圆形路径的半径方向内侧的面上滚动而对所述引锭杆进行支承。另外,在该连续铸造机中,也可以是,所述引导机构具备:下面辊,在所述引锭杆的所述圆形路径的半径方向外侧的面上滚动而对所述引锭杆进行支承;及侧面辊,在所述引锭杆的侧面上滚动而对所述引锭杆进行支承。本专利技术的连续铸造机的使用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从所述铸型的上方将所述引锭杆插入到所述铸型内,将所述引锭杆设置在所述铸型的底部,并进行铸造的准备的工序;从配置在所述铸型的上方的中间包向所述铸型内注入钢液,在铸型内形成了凝固壳之后,开始所述引锭杆的拉制,对与所述引锭杆连结的铸片进行拉制的工序;继续进行从所述中间包向所述铸型的钢液的注入和所述引锭杆与所述铸片的拉制的工序;在所述铸片的前端到达所述送出部的配置位置而使所述铸片与所述引锭杆分离之后,将所述引锭杆向所述引导机构引导及驱动而沿着所述圆形路径移动,并利用所述送出部将分离了的铸片向后续工序送出的工序;及在从所述中间包向所述铸型的钢液的铸造结束后,将所述中间包从所述铸型的上方去除,在由从所述中间包供给的钢液形成的铸片到达所述送出部之前,将所述引锭杆从所述铸型的上方插入到铸型内,进行接下来的铸造的准备的工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使引锭杆沿着圆形路径向一方向旋转移动,进行引锭杆向铸型内的配置、铸造,由此在从中间包向铸型的钢液的注入结束之后,在铸片到达送出部之前,能够以尽可能快速即实质上没有等待时间的状态开始接下来的钢液的铸造。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连续铸造机的运转率高,生产性极高。而且,本专利技术仅通过新设置简易结构的引锭杆的引导机构和引锭杆用的第二夹送辊部就能够实施,因此不会导致装置的大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连续铸造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铸造机,其特征在于,具有:铸型;引锭杆,插入到该铸型内而接受浇铸开始时的钢液,且以一定的曲率沿长度方向弯曲;引导辊组,使从所述铸型拉制的所述引锭杆及铸片通过所述铸型内并沿着具有所述曲率半径的圆形路径向下方引导;送出部,将在所述圆形路径的下端部从所述引锭杆分离的所述铸片沿所述圆形路径的切线方向送出;及引导机构,使从所述铸片分离的所述引锭杆沿着所述圆形路径移动,并从所述铸型的上方插入到所述铸型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连续铸造机,其特征在于,具有:铸型(10);引锭杆(DB),插入到该铸型(10)内而接受浇铸开始时的钢液,且以一定的曲率半径沿长度方向弯曲;引导辊组(11),使从所述铸型(10)拉制的所述引锭杆(DB)及铸片通过所述铸型(10)内并沿着具有所述一定的曲率半径的圆形路径向下方引导;送出部(30),将在所述圆形路径的下端部从所述引锭杆(DB)分离的所述铸片沿所述圆形路径的切线方向送出;及引导机构(12、21、22),使从所述铸片分离的所述引锭杆(DB)沿着所述圆形路径移动,并从所述铸型(10)的上方插入到所述铸型(10)内,所述引导机构(12、21、22)具备:第一夹送辊部(12),包括至少两对夹送辊,配置在所述圆形路径上,向所述引锭杆(DB)及所述铸片施加拉制力;及第二夹送辊部(21、22),包括至少一对夹送辊,配置在所述圆形路径上,向所述引锭杆(DB)施加用于沿着所述圆形路径移动的驱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里孝志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普蓝特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