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524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3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提高了液体从顶片向吸收体的移行性的吸收性物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1)中,顶片(2)是具有高纤维密度区域(21)和低纤维密度区域(22)的无纺布;吸收体(4)具有吸收性芯(41)、顶片侧被覆片(42)、背片侧被覆片(43)、以及通过向吸收性芯(41)的方向挤压背片侧被覆片(43)而形成的挤压凹部(45);挤压凹部(45)具有按网眼状图案形成的低挤压凹部(452)、以及在网眼状图案内散布地形成的高挤压凹部(451);当将低纤维密度区域(22)和低挤压凹部(452)投影到与厚度方向(Z)垂直的假想平面(P)上时,低纤维密度区域(22)的投影区域(R1)与低挤压凹部(452)的投影区域(R2)有重叠部分(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开发了用于改善使用感的各种各样的技 术。 作为其中之一的技术,已知有在顶片形成棱纹部和沟槽部(专利文献1、2)。在专 利文献1、2中,使棱纹部的中央区域的纤维密度成为低于整个棱纹部的平均纤维密度的略 均匀的纤维密度,同时,使棱纹部的侧缘区域的纤维密度成为高于整个棱纹部的平均纤维 密度的略均匀的纤维密度。由此,可以提高经血从棱纹部的中央区域向吸收体的移行性。另 外,由于利用棱纹部和沟槽部来降低使用者的肌肤与顶片的接触面积,因此,即使已经被吸 收体吸收的经血逆流回顶片,该逆流的经血也不易附着在使用者的肌肤上。进而,即使向棱 纹部施加力,由于中央区域受到棱纹部的侧缘区域的支撑,因此棱纹部也不易被压坏。 作为其他的技术,已知有在吸收体上形成挤压凹部(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3中, 在吸收体上形成挤压凹部,所述挤压凹部包括散布的高挤压凹部以及与散布的高挤压凹部 相连的低挤压凹部。由此,可以提高吸收体的刚性,防止吸收性物品发生扭歪(折皱)。 作为另外的其他技术,已知有向顶片涂布40°C时运动粘度为0. 01~80mm2/s、保 水率为〇. 01~4. 0质量%、重均分子量小于1,000的血液润滑性赋予剂(专利文献4)。专 利文献4中,利用血液润滑性赋予剂,可提高经血从顶片向吸收体的移行性。由此,可以防 止由于滞留在顶片的经血引起的发粘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特开2008-233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开2008-250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 :特开2013-78366号公报 专利文献4 :特开2013-1799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提高了液体从顶片向吸收体的移行性的吸收性 物品。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垂直的 横向、纵向和厚度方向,同时还具有透液性的顶片、不透液性的背片、以及设置在上述顶片 和上述背片之间的吸收体;其中,上述顶片是具有高纤维密度区域和低纤维密度区域的无 纺布;上述吸收体具有含有吸收性纤维的吸收性芯、覆盖上述吸收性芯的顶片侧表面的顶 片侧被覆片、覆盖上述吸收性芯的背片侧表面的背片侧被覆片、以及通过向上述吸收性芯 的方向挤压上述背片侧被覆片而形成的挤压凹部;上述挤压凹部具有按网眼状图案形成的 低挤压凹部、以及在上述网眼状图案内散布地形成的高挤压凹部;当将上述低纤维密度区 域和上述低挤压凹部投影到与上述厚度方向垂直的假想平面上时,上述低纤维密度区域的 投影区域与上述低挤压凹部的投影区域具有重叠部分。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了液体从顶片向吸收体的移行性的吸收性物品。【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局部剖开的平面图。 图2为图1中的A-A线的放大截面图。 图3为图1中的B-B线放大截面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所具备的顶片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所具备的吸收体的背片侧表面的平面图。 图6为图5中由C表示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示出在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中,当将顶片的沟槽部和吸收体的低挤压 凹部投影到与生理用卫生巾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假想平面上时所产生的沟槽部的投影区域 与低挤压凹部的投影区域相互重叠的、假想平面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述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垂直的横向、纵向和厚度方 向,同时还具有透液性的顶片、不透液性的背片、以及设置在上述顶片和上述背片之间的吸 收体;其中,上述顶片是具有高纤维密度区域和低纤维密度区域的无纺布;上述吸收体具 有含有吸收性纤维的吸收性芯、覆盖上述吸收性芯的顶片侧表面的顶片侧被覆片、覆盖上 述吸收性芯的背片侧表面的背片侧被覆片、以及通过将上述背片侧被覆片向上述吸收性芯 的方向进行挤压而形成的挤压凹部;上述挤压凹部具有按网眼状图案形成的低挤压凹部、 以及在上述网眼状图案内散布地形成的高挤压凹部;当将上述低纤维密度区域和上述低挤 压凹部投影到与上述厚度方向垂直的假想平面上时,上述低纤维密度区域的投影区域与上 述低挤压凹部的投影区域有重叠部分。 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中,"高纤维密度"和"低纤维密度"是指纤维密度的相对的高 低,"高挤压"和"低挤压"是指挤压程度的相对的高低。 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可以发挥如下的作用效果。在平面视图中,顶片被划分为高 纤维密度区域和低纤维密度区域。与高纤维密度区域相比,液体在低纤维密度区域不易滞 留,因此,被供给到顶片的液体容易透过顶片的低纤维密度区域而向吸收体移动。顶片的低 纤维密度区域和吸收体的低挤压凹部按照低纤维密度区域的投影区域与低挤压凹部的投 影区域有重叠部分的方式(即,按照在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因 此,当被供给到顶片的液体透过顶片的低纤维密度区域而向吸收体移动时,液体容易向吸 收体的低挤压凹部移动。由于吸收体的低挤压凹部按网眼状图案形成,因此,移动到吸收体 的低挤压凹部的液体可以沿着网眼状图案而向整个吸收体扩散。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 品能够发挥提高液体从顶片向吸收体的移行性的效果。 在本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的一优选方式(方式1)中,上述低纤维密度区域的投影区域 中2%以上与上述低挤压凹部的投影区域重叠。根据方式1,可以提高液体从顶片的低纤维 密度区域向吸收体的低挤压凹部的移行性。 在本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的另一优选方式(方式2)中,上述低挤压凹部的纤维密度大 于上述低纤维密度区域的纤维密度。根据方式2,利用液体容易从纤维密度低的部分向纤维 密度高的部分移动这样的特性,可以提高液体从顶片的低纤维密度区域向吸收体的低挤压 凹部的移行性。予以说明,方式2可以与方式1组合应用。 在本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的另一优选方式(方式3)中,上述高挤压凹部的纤维密度大 于上述高纤维密度区域的纤维密度。根据方式3,利用液体容易从纤维密度低的部分向纤维 密度高的部分移动这样的特性,可以将残留在顶片的低纤维密度区域和高纤维密度区域中 的液体引入吸收体的高挤压凹部。予以说明,方式3可以与方式1和/或方式2组合应用。 在本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的另一优选方式(方式4)中,上述顶片具有在上述纵向延伸 的棱纹部以及在上述纵向延伸的沟槽部,上述棱纹部相当于上述高纤维密度区域,上述沟 槽部相当于上述低纤维密度区域。根据方式4,被供给到顶片的液体容易沿着棱纹部和沟槽 部在吸收性物品的纵向扩散,因此,可以防止被供给到顶片的液体向吸收性物品的横向扩 散以及由此引起的从吸收性物品的泄漏。予以说明,方式4可以与方式1~3中的1个方 式或者能并存的2个以上的方式组合应用。 在方式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另一优选方式(方式5)中,上述低挤压凹部具有在 上述纵向延伸的延伸部分,当将上述沟槽部和上述低挤压凹部投影到与上述厚度方向垂直 的假想平面上时,上述沟槽部的投影区域与上述延伸部分的投影区域有重叠部分。根据方 式5,沟槽部的延伸方向(顶片中液体的扩散方向)以及低挤压凹部的延伸部分的延伸方向 (吸收体中液体的扩散方向)一致,同时,沟槽部和低挤压凹部的延伸部分在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吸收性物品,其具有相互垂直的横向、纵向和厚度方向,同时还具有透液性的顶片、不透液性的背片、以及设置在上述顶片和上述背片之间的吸收体;其中,上述顶片是具有高纤维密度区域和低纤维密度区域的无纺布;上述吸收体具有含有吸收性纤维的吸收性芯、覆盖上述吸收性芯的顶片侧表面的顶片侧被覆片、覆盖上述吸收性芯的背片侧表面的背片侧被覆片、以及通过向上述吸收性芯的方向挤压上述背片侧被覆片而形成的挤压凹部;上述挤压凹部具有按网眼状图案形成的低挤压凹部、以及在上述网眼状图案内散布地形成的高挤压凹部;当将上述低纤维密度区域和上述低挤压凹部投影到与上述厚度方向垂直的假想平面上时,上述低纤维密度区域的投影区域与上述低挤压凹部的投影区域有重叠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野央盛冈步美大槻明乃谷野文彦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