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旺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防误伤安全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243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3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误伤安全笔,包括笔尖、笔芯、笔杆、软胶外套,所述笔杆内开有贯通的通孔,笔杆前端为笔头,笔杆内插有笔芯,笔芯前端为笔尖,笔尖由笔头伸出,所述笔杆被包裹在软胶外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尾端连接有笔芯套杆,笔芯套杆一端开设有可张合口,笔芯通过可张合口可在笔芯套杆内自由滑动,笔芯套杆另一端抵靠住笔杆尾端,所述笔芯套杆套设有可移动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笔通过采用笔芯套杆的可移动套筒配合使用使笔芯具有可回缩的功能,同时采用软性笔尖、软胶外套、可伸缩笔杆节来达到增强防误伤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整支安全笔前后质量、大小、手感等均匀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书写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防误伤安全笔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笔,其笔芯在笔杆内部都是固定的,为保护笔头而加设一个笔套;或者是由笔杆尾部的一个按钮带动弹性装置对笔芯进行伸出或者缩回的控制。这些笔在处于书写状态时,都有共同的特点:笔杆和笔芯坚硬、固定,笔头尖锐,存在安全隐患。以上所述的笔,在使用中具体存在以下问题:(1)在未盖好笔套或者未缩回笔芯时,笔杆、笔芯处于坚硬、固定状态,笔头处于尖锐状态,较顽皮的儿童使用和玩耍期间容易给自身或他人造成一定的伤害;(2)在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查办案件时,被调查对象或者嫌疑人使用普通笔书写材料时,被调查对象或者嫌疑人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使用书写笔攻击他人或者自残的情形。一旦出现此类事件并且当事人有受伤情况,将给案件查办带来一定的被动。通过检索,申请号为201420570066.X的技术专利,名称:一种防误伤安全笔,(专利技术人:于昌濂),其设计上存在以下不足:①笔的前后端设计不合理,靠近笔尖部分与靠近笔尾部分存在大小和重量的明显差异,将给书写者带来手感上的不便,容易书写疲劳;②只通过笔芯的回缩和软橡胶防护垫2种方式达到防误伤效果,保险性、稳定性不高;③笔尾连接有固定绳,若用于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办案用笔,固定绳的使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提高防误伤保险性的新型防误伤安全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防误伤安全笔,包括笔尖、笔芯、笔杆、软胶外套,所述笔杆内开有贯通的通孔,笔杆前端为笔头,笔杆内插有笔芯,笔芯前端为笔尖,笔尖由笔头伸出,所述笔杆被包裹在软胶外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尾端连接有笔芯套杆,笔芯套杆一端开设有可张合口,笔芯通过可张合口可在笔芯套杆内自由滑动,笔芯套杆另一端抵靠住笔杆尾端,所述笔芯套杆套设有可移动套筒。所述笔杆在靠近笔尖位置设有可伸缩笔杆节,所述可伸缩笔杆节为两节或以上,可伸缩笔杆节在受力的情况下或笔芯进入笔芯套杆内的情况下可回缩至笔杆内部。所述笔芯尾端靠近笔芯套杆位置设有固定块,该固定块起到固定笔芯的滑动轨道和限制可移动套筒的活动位置,固定块可以是圆环式或其他形状。所述可移动套筒可以在笔芯套杆上因自身重力而滑动。所述可张合口在可移动套筒落入笔杆尾端位置的情况下处于自然张开状态,其张开时的直径大于笔芯的直径,因此笔芯可以进入笔芯套杆内部;可张合口在安全笔处于书写状态时即当可移动套筒因自身重力落到与固定块接触的位置时处于闭合状态,其闭合时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笔芯的直径,使得刚好抵住笔芯,笔芯不能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笔芯套杆内部设置有弹簧,当可张合口张开时,笔芯落入笔芯套杆内并与弹簧直接抵住,当笔芯受力时,笔芯顶住弹簧使弹簧回缩则笔芯进入笔芯套筒内,当笔芯不受力时则在弹簧的弹力下使得笔芯回归至原位,回归正常书写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笔杆尾端设置有加厚软胶外套,可进一步减少误伤的可能性。所述笔尖为软性笔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笔芯套杆和可移动套筒的配合使用,笔芯可以回缩,防止笔芯对人体造成伤害;2、本使用新型采用软性笔尖、软胶外套,笔杆尾端使用加厚软胶外套,进一步减小误伤的可能性;3、本技术通过在笔杆靠近笔尖位置设置可伸缩笔杆节,在受力较大的情况下或者笔芯回缩的情况下回缩至笔杆内部,增强防误伤的保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笔芯套杆示意图。图中,1、笔尖;2、笔芯;3、笔杆;4、软胶外套;5、可伸缩笔杆节;6、笔芯套杆;7、可移动套筒;8、固定块;9、可张合口 ;10、弹簧;11、加厚软胶外套;501、第一伸缩节;502、第二伸缩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防误伤安全笔,包括软性笔尖1、笔芯2、笔杆3、软胶外套4,所述笔杆3内开有贯通的通孔,笔杆3前端为笔头,笔杆3内插有笔芯2,笔芯2前端为笔尖1,笔尖1由笔头伸出,所述笔杆3被包裹在软胶外套4内,所述笔杆3在靠近笔尖1位置设有可伸缩笔杆节5,所述可伸缩笔杆节5为两节或以上,本实施例中,可伸缩笔杆节5为两节,包括第一伸缩节501和第二伸缩节502,可伸缩笔杆节5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一般情况下两节伸缩节较为固定,不易缩回,只有在受到一定冲击力的情况下便朝笔杆3内部缩回;一种是在正常书写的情况下,笔芯2抵住第一伸缩节501,以至两个伸缩节都不会回缩,一旦笔芯2回缩,第一伸缩节501便失去抵靠力,此时,施加一点外力,第一伸缩节501便会往笔杆3内部回缩,从而带动第二伸缩节502回缩。所述笔芯2尾端连接有笔芯套杆6,笔芯套杆6 —端开设有可张合口 9,笔芯2通过可张合口 9可在笔芯套杆6内自由滑动,笔芯套杆6另一端抵靠住笔杆3尾端,所述笔芯套杆6套设行可移动套筒7,所述可移动套筒7可以在笔芯套杆6上因自身重力而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笔芯2尾端靠近笔芯套杆6位置设有固定块8,该固定块8起到固定笔芯2的滑动轨道和限制可移动套筒7的活动位置,固定块8可以是圆环式或其他形状。所述可张合口 9在可移动套筒7落入笔杆3尾端位置的情况下处于自然张开状态,其张开时的直径大于笔芯2的直径,因此笔芯2可以进入笔芯套杆6内部;可张合口 9在安全笔处于书写状态时即当可移动套筒7因自身重力落到与固定块8接触的位置时处于闭合状态,其闭合时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笔芯2的直径,使得刚好抵住笔芯2,笔芯2不能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笔芯套杆6内部设置有弹簧10,当可张合口 9张开时,笔芯2落入笔芯套杆6内并与弹簧10直接抵住,当笔芯2受力时,笔芯2顶住弹簧10使弹簧10回缩则笔芯2进入笔芯套筒内,当笔芯2不受力时则在弹簧10的弹力下使得笔芯2回归至原位,回归正常书写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笔杆3尾端设置有加厚软胶外套11,可进一步减少误伤的可能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正常书写状态时,笔尖1朝下,笔杆3内部设置的可移动套筒7因自身重力原因朝可张合口 9处移动,移动至固定块8处便不可再移动并将可张合口 9套住,此时,可张合口 9处于闭合状态从而抵住笔芯2,可以正常书写;当笔尖1上扬,形成角度时,可移动套筒7因自身重力原因朝笔杆3尾端方向移动,此时可张合口 9处于自然张开状态,笔芯2尾端便失去可抵靠支撑力,于是落入笔芯套杆6内,由内置弹簧10顶住,一旦受力继续加大,笔芯2继续推动弹簧10回缩,同时,笔杆3前端的可伸缩笔杆节5也将跟随笔芯2回缩至笔杆3内部,原本的笔尖及靠近笔尖部分只剩软胶外套4,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本技术安全笔通过采用笔芯套杆的可移动套筒配合使用使笔芯具有可回缩的功能,同时采用软性笔尖、软胶外套、可伸缩笔杆节来达到增强防误伤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整支安全笔前后质量、大小、手感等均匀一致。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但达到相同的效果等。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防误伤安全笔,包括笔尖、笔芯、笔杆、软胶外套,所述笔杆内开有贯通的通孔,笔杆前端为笔头,笔杆内插有笔芯,笔芯前端为笔尖,笔尖由笔头伸出,所述笔杆被包裹在软胶外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尾端连接有笔芯套杆,笔芯套杆一端开设有可张合口,笔芯通过可张合口自由滑动在笔芯套杆内,笔芯套杆另一端抵靠住笔杆尾端,所述笔芯套杆套设有可移动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旺
申请(专利权)人:罗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