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通风结构及具有其的工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108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30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降噪通风结构及具有其的工程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降噪通风结构,其包括通风口结构,用于连通车厢内部和外部以及允许车厢内部的噪声传到车厢外部,该通风口结构包括通风口和反射面,反射面沿噪声的传播方向设置于通风口下游,使得噪声通过反射面反射后传播至车厢外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增加噪声的反射次数,因此,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强度,改善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降噪通风结构及具有其的工程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对于来自车辆内部的噪音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工程车辆,由于工程作业的需要,在车厢内设有发电机组和动力设备等,会产生了很大的噪音,给周围的施工人员带来不适和困扰。例如电源车,其是一种为应急作业或其他用途提供备用电源的专用车,其车厢内部装备了发电机组、配电控制系统、输电线路等装置。电源车作为电力补充及工程急用的流动电站,在我国大中城市应用广泛,但由于发电机组等装置工作时会产生大量噪声,因此电源车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且发电机组长时间持续工作发热将造成机组及箱体温度不断升高,影响发电机组及其他电器元件的工作效率。因此,在电源车工作时对其进行降噪和散热处理至关重要。为了解决上述电源车降噪及散热问题,目前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在电源车车厢两侧厢体上设置通风降噪百叶窗,同时在车厢内部设置消声装置。然而现有的通风降噪装置具有以下缺点:(1)降噪效果较差。噪声经过消声装置后,直接从通风口传播至车厢外部,因此,辐射到车厢外部的噪声强度仍然较高,降噪效果不理想。(2)由于现有的通风降噪装置的通风口设置在车厢侧壁上,车厢内部的噪声会从通风口向电源车四周辐射,而人们通常都是在电源车四周活动的,因此这样的设计会直接影响电源车四周的噪声水平,危害电源车附近人员的健康。而若将通风口设置在车厢顶壁上,则又需要解决防雨的问题,这是因为雨水对于电源车车厢内部的发电机组和其他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触电等危险。然而目前仍没有一种通风降噪装置,能够兼顾解决上述通风、降噪及防雨问题。(3)由于现有的通风消声装置需要同时满足通风与降噪需求,其中要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需要消声装置具有阻力小、通风面积大的特点,而要实现良好降噪则需要消声装置通风面积小、消声面积大的特点以使噪声不能直接从厢体内传出去,这两种矛盾的特性要求使得目前设置在车厢内部的消声装置的体积一般较大,占用了较多的车厢内部空间,造成厢体空间的浪费,不利于发电机组等装置的布置,也会妨碍工作人员进入车厢后的操作;而且,较大体积的消声装置会增加风阻,影响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通风降噪装置,噪声经过消声装置后,直接从通风口传播至车厢外部,降噪效果不理想。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噪通风结构,其包括通风口结构,用于连通车厢内部和外部以及允许车厢内部的噪声传到车厢外部,该通风口结构包括通风口和反射面,反射面沿噪声的传播方向设置于通风口下游,使得噪声通过反射面反射后传播至车厢外部。可选地,通风口结构包括第一通风口结构,该第一通风口结构包括第一通风口,该第一通风口被构造成当其作为出风口时使得通过其的气流方向朝向反射面。可选地,第一通风口结构包括基本上封闭的腔室,反射面至少包括腔室的部分侧面,噪声能够穿过部分侧面上的开口进入腔室内部。 可选地,反射面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噪声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依次发生反射,腔室的侧面至少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一个。可选地,腔室的内壁上设有吸音材料。可选地,腔室内设有消音面板,该消音面板用于吸收进入腔室内的噪声。可选地,消音面板设置成将腔室内部分隔出三角形腔室。可选地,第一通风口设有风向调节件,风向调节件能够调节气流方向朝向反射面的角度。可选地,第一通风口的气流方向与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30°?50°。可选地,第一通风口结构设置在车厢外侧。可选地,第一通风口结构设置在车厢顶部并且为顶部敞口的凹部,反射面的第二面与第一通风口相对地布置位于凹部的两侧,反射面的第一面位于第二面与第一通风口之间处于凹部的底部。可选地,第一面被倾斜设置以防止雨水进入第一通风口,并且与排水槽连通以将雨水排到车厢外部。可选地,第一面至少部分下凹形成雨水池,在雨水池上设有吸水件。可选地,降噪通风结构还包括具有腔室的第二通风口结构,该第二通风口结构包括与车厢外部连通的第二通风口和与车厢内部连通的第三通风口,第二通风口和第三通风口设置在腔室的侧面上且不共面。可选地,第二通风口和第三通风口彼此不对准或者分别位于彼此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可选地,第二通风口结构位于车厢内且位于底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上任一降噪通风结构。可选地,工程车辆包括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具有吹风工作模式和吸风工作模式。可选地,工程车辆为电源车。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其可以提供如下有益效果之一:(1)本技术的通风口结构包括通风口和对噪声进行反射的反射面,因此,从通风口辐射出的噪声,会在反射面上发生反射后再传播至车厢外部空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由于增加了噪声的反射次数,因此,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强度,改善降噪效果,而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其他技术手段来改善降噪效果,本技术的风阻较小,能够在改善降噪效果的同时保证通风散热效果。(2)本技术所设置的腔室,噪声能够通过反射面进入该腔室内部,由于该腔室内壁上设有吸音材料,且其内部还设有消音面板,因此进入该腔体的噪声能够被进一步吸收,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降噪效果。此外,消声面板将腔室内部分隔出的三角形空腔,可以进一步消除噪声,实现更好的降噪效果。(3)本技术将降噪通风结构设置在电源车车厢顶部和底部,这样车厢内的噪声只能通过该降噪通风结构向车厢上方及下方空间进行辐射,而不会再向车厢四周辐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通风口设置在车厢侧壁而危害电源车附近人员健康的问题;同时,由于无须占用车厢内部空间,因此本技术利于车厢内部发电机组等装置的布置以及工作人员在车厢内的操作。(4)本技术在第一通风口处设置了风向调节件,该风向调节件使得通过第一通风口的气流方向朝向反射面,这样避免了噪声的直线传播,使噪声能够被反射面反射,从而可以减少车厢内部噪声从第一通风口向车厢外辐射能量;同时,当本技术的第一通风口结构设置在车厢顶部时,这样设置还能够减少雨水通过该风向调节件进入第一通风□ ο(5)本技术还包括雨水池、雨水槽和吸水件,吸水件设置在雨水池内,因此雨水会流到海绵上被吸水件吸收,不易迸溅,而雨水池倾斜设置,第一通风口一侧高,靠近雨水槽一侧低,这样使得吸水件吸收的多余雨水能够沿着倾斜设置的雨水池流入雨水槽,进而从车厢顶部流向地面。因此,本技术能够有效避免雨水进入设置在车厢顶部的第一通风口,从而有效解决了顶置通风降噪装置的防雨难题。(6)本技术的第二通风口结构,其第二通风口和第三通风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噪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口结构,用于连通车厢内部和外部以及允许车厢内部的噪声传到车厢外部,所述通风口结构包括通风口和反射面,所述反射面沿所述噪声的传播方向设置于所述通风口下游,使得所述噪声通过所述反射面反射后传播至车厢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蕾郑淑萍葛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