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菌子实体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00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通过加热进行酶失活处理和保存处理,从而保持其本来含有的生理活性物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猴头菌子实体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猴头菌子实体的处理方法。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m)是齿菌科(Hydnaceae)猴头菌属(Hericium)的蘑菇,其子实体中含有特定结构的苄醇衍生物和色原烷衍生物,已有人报导,说这些化合物有抑制PGE2(前列腺素E2)产生的效果和诱导NGF(神经生长因子)产生的效果(特开平4-266848,特开平4-275285)。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保持上述苄醇衍生物和色原烷衍生物等生理活性物质的猴头菌子实体处理方法。过去,一般是在蘑菇子实体采摘后用日晒干燥或通风干燥进行干燥处理,然后上市流通。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是在采摘后贮藏起来,直至积累到所需要的数量,然后进行如上所述的干燥处理,而后上市流通。然而,如果对猴头菌的子实体进行这样的干燥处理再上市流通,则存在着子实体中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比采摘时的生理活性物质含量显著减少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先有技术方法中造成猴头菌子实体中生理活性物质含量显著减少的问题。于是,本专利技术者等人进行了解决上述课题所需要的研究,结果发现先有技术方法中造成子实体中生理活性物质含量比采摘时的含量显著减少的原因是由于对所采摘的猴头菌子实体进行干燥处理所致,尤其是由于要贮藏直至积累到所需要的数量之后再进行干燥处理所致。然后,再进一步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如果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通过加热进行酶失活处理,此后便能保持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这就是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猴头菌子实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用于保持猴头菌子实体中生理活性物质含量的该子实体处理方法,其中包括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通过加热进行酶失活处理和保存处理。本专利技术中成为研究对象的蘑菇是猴头菌,即齿菌科猴头菌属的蘑-->菇。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保持这样的猴头菌子实体中所含的如上所述特定结构的苄醇衍生物和色原烷衍生物等生理活性物质的猴头菌子实体处理方法。    按照本专利技术,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通过加热进行酶失活处理。猴头菌子实体中如上所述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如果在子实体采摘后原样在室温贮藏,则起初比较急剧地降低,此后数日缓缓降低,这种状态保持4~5日,然后再次更加急剧地降低。然而,这样的降低,可以通过加热对所采摘的猴头菌子实体进行酶失活处理来加以防止。因此,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保持猴头菌子实体中所含的如上所述生理活性物质,子实体采摘后通过加热进行酶失活处理,较好的是子实体采摘后4日以内通过加热进行酶失活处理,更好的是子实体采摘后立即通过加热进行酶失活处理。对子实体进行酶失活处理的加热,可以采用热水加热、水蒸汽加热、电感应加热等众所周知的手段,但就操作方便而言,较好的是热水加热。此外,其加热条件,可以根据温度与时间等的关系采用各种各样的条件,但较好的是在95~121℃,达温~10分钟。这种情况下的95~121℃系指猴头菌子实体的中心温度,达温系指猴头菌子实体的中心温度达到95~121℃之间的预定温度的时刻。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采摘的猴头菌子实体以浸渍于热水中的状态在95~121℃达温约10分钟,通常更好的是加压热处理。在以浸渍于热水中的状态进行酶失活处理的情况下,更好的是使用pH4.5~6.5的热水。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持猴头菌子实体中所含的生理活性物质。按照本专利技术,如此进行了酶失活处理的猴头菌子实体还要进行保存处理。保存处理可以采用干燥、盐渍、装入容器等众所周知的手段。例如,进行了酶失活处理的猴头菌子实体可以通风干燥,或与水一起装入容器中密封、杀菌。由于通过酶失活处理能稳定地保持猴头菌子实体中所含的生理活性物质,因而,进行了酶失活处理的猴头菌子实体也可以贮藏,直至进行保存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可以列举下述1)~5)等较好实例。1)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立即在96℃保持8分钟,以浸渍于pH5.5的热水中的状态进行酶失活处理。然后,将进行了酶失活处理的猴头菌子实体与水一起装入容器中密封、杀菌。-->2)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立即在110℃保持2分钟,以浸渍于pH5.0的热水中的状态进行酶失活处理。然后,将进行了酶失活处理的猴头菌子实体与水一起装入容器中密封、杀菌。3)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立即以浸渍于pH6.0的热水中的状态加热至120℃的温度,进行酶失活处理。然后,将进行了酶失活处理的猴头菌子实体与水一起装入容器中密封、杀菌。4)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立即像上述1)~3)那样进行酶失活处理。然后,将进行了酶失活处理的猴头菌子实体用60℃的热风通风干燥5天。5)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立即像上述1)~3)那样进行酶失活处理,进行了酶失活处理的猴头菌子实体在室温贮藏3天。然后,所贮藏的猴头菌子实体像上述1)~4)那样装入容器或通风干燥,进行保存处理。实施例试验部分1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在室温贮藏1~7日,测定该子实体中所含上述特定结构的苄醇衍生物和色原烷衍生物的浓度,其结果连同算出的保持率一起列于表1中。苄醇衍生物和色原烷衍生物的浓度,是按照特开平4-266848号公报和特开平4-275285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分别将其分离、进行原料换算而求出的。  表1  类别        苄醇衍生物      色原烷衍生物  浓度(mg%)保持率(%) 浓度(mg%) 保持率(%)刚采摘后1日后2日后3日后4日后5日后6日后7日后    77.2    69.5    67.9    67.2    65.6    46.3    35.5    17.8    100    90    88    87    85    60    46    23    14.6    13.1    12.8    12.7    12.4    8.8    6.7    3.4    100    90    88    87    85    60    46    23试验部分2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立即在96℃保持8分钟,以浸渍于pH5.5的热-->水中的状态进行酶失活处理。然后,进行了酶失活处理的猴头菌子实体在室温贮藏1~7日,测定该子实体中所含上述特定结构的苄醇衍生物和色原烷衍生物的浓度,其结果连同算出的保持率一起列于表2中。苄醇衍生物和色原烷衍生物的浓度,是按照特开平4-266848号公报和特开平4-275285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分别将其分离、进行原料换算而求出的。  表2  类别      苄醇衍生物      色原烷衍生物 浓度(mg%)保持率(%) 浓度(mg%) 保持率(%)刚采摘后1日后2日后3日后4日后5日后6日后7日后    77.2    77.2    77.1    77.2    77.0    77.1    77.0    77.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4.6    14.6    14.6    14.5    14.6    14.6    14.5    14.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试验部分3实施例1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立即在96℃保持8分钟、以浸渍于热水中的状态进行酶失活处理。然后,进行了酶失活处理的猴头菌子实体连同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猴头菌子实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用于保持猴头菌子实体中所含生理活性物质的该子实体处理方法,包括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通过加热进行酶失活处理和保存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5-20 149840/961.猴头菌子实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用于保持猴头菌子实体中所含生理活性物质的该子实体处理方法,包括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通过加热进行酶失活处理和保存处理。2.猴头菌子实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用于保持猴头菌子实体中所含生理活性物质的该子实体处理方法,包括猴头菌子实体采摘后通过加热进行酶失活处理、贮藏其所需要的数量和保存处理。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猴头菌子实体处理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誉充深谷哲也坂本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可果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