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包括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连墙和筏板顶标高以上的核心筒地连墙,筏板顶标高以下地连墙包括第一先行幅段与第一后续幅段;筏板顶标高以上地连墙包括第二先行幅段、第二后续幅段、连梁、和其两两相连处的后浇间隙段、以及设置于其外侧的外包衬墙;第二先行幅段和第二后续幅段的钢筋笼两侧边上分别预埋墙体拉筋和箍筋,其两侧端部分别预埋有槽钢,该槽钢伸入筏板顶标高以下地连墙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地连墙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筏板顶标高以上的地连墙两侧加设外包衬墙,解决了现有地连墙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并且采用两种不同的地连墙连接方式,既满足受力、构造要求,又能保证地连墙的抗剪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逆作法是指地下室结构从上至下逐层施工,先开挖地下一层工作面以上土方并施工建造,待地下一层结构施工完毕后,再开挖地下二层的土方,按此工序逐层向下施工,直至底板浇筑完成。与此同时,上部结构不间断施工,因此逆作法可使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施工和地下基础施工平行立体作业,节省工期,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间,是国内外目前施工多层地下结构的有效方法。核心筒逆作法是将核心筒墙体整体向下延伸,作为塔楼核心筒的基础承受竖向荷载,该建造方式国内外暂无先例。作为核心筒地连墙不仅仅要承受竖向荷载作用,还要作为塔楼为地下室的剪力墙,需要抵抗剪力。特别是位于抗震等级较高地区的超高层建筑,地下室1000mm厚度的剪力墙不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因此,作为核心筒地连墙需要有较好地整体性,各幅段间的连接要能够保证剪力墙的抗剪连续性能。而现有的地连墙接头均未形成较好地连续性,不能有效抵抗剪力。同时由于各幅段之间存在间隙,会额外产生由竖向荷载引起的幅段间的错动剪力,破坏了墙体的整体性。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地下连续墙副段连接形式不能满足核心筒地连墙的需要,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更加合理并且便于施工的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受力合理、承载力高的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从而克服现有的地下连续墙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包括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和筏板顶标高以上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所述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包括第一先行幅段与第一后续幅段,该第一先行幅段和第一后续幅段之间为刚性连接;所述筏板顶标高以上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包括第二先行幅段、第二后续幅段、连梁、和所述第二先行幅段、第二后续幅段与连梁之间两两相连处的后浇间隙段、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先行幅段、第二后续幅段和后浇间隙段外侧的外包衬墙;所述第二先行幅段和第二后续幅段的两侧端部分别预埋有槽钢,所述槽钢用于连接所述后浇间隙段内设的钢筋,且所述槽钢伸入所述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中;所述第二先行幅段和第二后续幅段的钢筋笼两侧边上分别预埋有墙体拉筋和墙体箍筋,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外包衬墙内设的钢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包衬墙的厚度达200mm~300mm。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先行幅段和第一后续幅段之间采用工字型钢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槽钢伸入所述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中的深度不小于所述槽钢高度的3倍。进一步改进,所述槽钢的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翅片。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先行幅段与第二后续幅段之间预留的后浇间隙段长度为800mm~1000mm;所述第二先行幅段或第二后续幅段与连梁之间预留的后浇间隙段长度为400mm~500m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述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槽口位置处设置导墙,进行成槽作业;(2)分段制作钢筋笼,其中,在所述第二先行幅段和第二后续幅段的钢筋笼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所述槽钢,并在所述第二先行幅段和第二后续幅段的钢筋笼两侧边分别预留墙体拉筋和墙体箍筋;(3)在所述槽口处利用导墙拼接上下分段钢筋笼后整体吊装入槽,其中,所述槽钢伸入所述第一先行幅段和第一后续幅段的钢筋笼中,且在第二先行幅段与第二后续幅段之间预留800mm~1000mm的后浇间隙段,在第二先行幅段或第二后续幅段与连梁之间预留400mm~500mm的后浇间隙段,并在所述后浇间隙段中填充砂石,之后给所述各钢筋笼中浇筑混凝土;(4)开挖地下土方,并清除所述后浇间隙段中填充的砂石,之后布置后浇间隙段、连梁和外包衬墙的钢筋,其中,所述后浇间隙段的纵筋均与其相连幅段中的槽钢相连接;所述外包衬墙内的竖向钢筋通过所述墙体拉筋和墙体箍筋固定;所述连梁中间部分的纵向受力钢筋焊接在所述槽钢上,两侧部分的纵向受力钢筋锚固在外包衬墙中;最后对各后浇间隙段、连梁和外包衬墙浇筑混凝土,形成完整的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先行幅段和第二后续幅段两侧端部设置的槽钢外侧分别设置填充挤塑板,并在所述第二先行幅段和第二后续幅段两侧边分别设置填充泡沫,且在所述步骤(4)中浇筑混凝土步骤前,将所述填充挤塑板和填充泡沫去除。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中连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锚固在外包衬墙中的锚固长度不小于LaE。进一步改进,所述方法中钢筋单面搭接焊的长度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双面搭接焊的长度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对筏板顶标高以上的地下连续墙两侧加设外包衬墙,解决了地下连续墙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并且采用筏板顶标高上下两种不同的地下连续墙连接方式,其中筏板顶标高以下的地下连续墙幅段之间使用H型钢接头,可满足受力、构造要求,同时简化了施工过程,确保了施工效率;而筏板顶标高以上地下连续墙各幅段以及连梁之间预留一定长度的后浇间隙,该后浇间隙段通过接头槽钢和连接翅片将先后幅段以及连梁之间连接,使墙体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又能够保证剪力墙的抗剪性能。2.本专利技术外包衬墙可以调整地下连续墙表面的平整度,解决由于施工精度造成地连墙垂直度偏差的问题。并且预留的后浇间隙段、连梁和外包衬墙同时施工,能增强连梁、外包衬墙与墙体的整体性,并解决了连梁锚固的连接问题。3.采用分段式制作和吊装钢筋笼,以导墙作为拼接和转换位置,可以减小施工难度,确保钢筋笼安装准确性,提高施工质量。附图说明上述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筏板顶标高以下核心筒地下连续墙的结构布置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筏板顶标高以上核心筒地下连续墙的结构布置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地下连续墙幅段间预留后浇间隙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线的剖面图;图5是图3中B-B线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叠合地下连续墙的节点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连梁内钢筋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包括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和筏板顶标高以上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参照附图1、3和4可见,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包括第一先行幅段1与第一后续幅段2,该第一先行幅段1和第一后续幅段2之间为刚性连接,如采用工字型钢3连接。参照附图2、3和5可见,筏板顶标高以上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包括第二先行幅段4、第二后续幅段5、连梁8、第二先行幅段4与第二后续幅段5之间以及各副段与连梁8之间的后浇间隙段6,以及设置于各副段和后浇间隙段外侧的外包衬墙7。该外包衬墙7的厚度可达200mm~300mm,形成叠合墙体承担主体塔楼荷载。其中,第二先行幅段4和第二后续幅段5的钢筋笼两端部分别预埋有槽钢9,该槽钢9伸入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中,其伸入深度不小于3倍槽钢高度,且槽钢9的两侧分别焊接连接翅片10,如附图5和7所示。还有,第二先行幅段4和第二后续幅段5的钢筋笼两侧边分别预埋有墙体拉筋12和墙体箍筋13,用于连接设置于其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和筏板顶标高以上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所述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包括第一先行幅段与第一后续幅段,该第一先行幅段和第一后续幅段之间为刚性连接;所述筏板顶标高以上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包括第二先行幅段、第二后续幅段、连梁、和所述第二先行幅段、第二后续幅段与连梁之间两两相连处的后浇间隙段、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先行幅段、第二后续幅段和后浇间隙段外侧的外包衬墙;所述第二先行幅段和第二后续幅段的两侧端部分别预埋有槽钢,所述槽钢用于连接所述后浇间隙段内设的钢筋,且所述槽钢伸入所述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中;所述第二先行幅段和第二后续幅段的钢筋笼两侧边上分别预埋有墙体拉筋和墙体箍筋,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外包衬墙内设的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和筏板顶标高以上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所述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包括第一先行幅段与第一后续幅段,该第一先行幅段和第一后续幅段之间为刚性连接;所述筏板顶标高以上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包括第二先行幅段、第二后续幅段、连梁、和所述第二先行幅段、第二后续幅段与连梁之间两两相连处的后浇间隙段、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先行幅段、第二后续幅段和后浇间隙段外侧的外包衬墙;所述第二先行幅段和第二后续幅段的两侧端部分别预埋有槽钢,所述槽钢用于连接所述后浇间隙段内设的钢筋,且所述槽钢伸入所述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中;所述第二先行幅段和第二后续幅段的钢筋笼两侧边上分别预埋有墙体拉筋和墙体箍筋,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外包衬墙内设的钢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衬墙的厚度达200mm~3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先行幅段和第一后续幅段之间采用工字型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伸入所述筏板顶标高以下的核心筒地下连续墙中的深度不小于所述槽钢高度的3倍。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的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翅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先行幅段与第二后续幅段之间预留的后浇间隙段长度为800mm~1000mm;所述第二先行幅段或第二后续幅段与连梁之间预留的后浇间隙段长度为400mm~500mm。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核心筒逆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重,刘云博,胡纯炀,赵长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