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延松专利>正文

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79965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30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包括多个混凝土单体;每个混凝土单体包括上部和下部,下部的纵向截面呈梯形,上部的纵向截面呈矩形,上部的上端设置方形水生植物种植槽,下部设置沿河道长度方向布置的水生动物栖息通道,混凝土单体的底部设置连接槽,相邻混凝土单体之间通过插装在连接槽中的连接棒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有效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可以实现藻类沉积吸收功能、多向鱼道洄游功能、水生动物栖息功能、水生植物降解功能、适应组合安装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
技术介绍
河道系统一般由底栖动物生态系统、水生植物生态系统两部分组成,健康的河道生态系统需要构建水生动物、植物生存和适宜环境,现有技术中缺少相应的改善河道生态系统的成熟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有效改善河道生态系统的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其特征是:包括多个混凝土单体;每个混凝土单体包括上部和下部,下部的纵向截面呈梯形,上部的纵向截面呈矩形,上部的上端设置方形水生植物种植槽,下部设置沿河道长度方向布置的水生动物栖息通道,混凝土单体的底部设置连接槽,相邻混凝土单体之间通过插装在连接槽中的连接棒连接成一体。在下部梯形截面的上端中间位置及下端的两侧位置分布设置一个小孔道。本技术结构合理,能有效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可以实现藻类沉积吸收功能、多向鱼道洄游功能、水生动物栖息功能、水生植物降解功能、适应组合安装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包括多个混凝土单体;每个混凝土单体包括上部1和下部2,下部的纵向截面呈梯形,上部的纵向截面呈矩形,上部的上端设置方形水生植物种植槽3 (长200~600mm、宽200~400mm、高20~40mm),下部设置沿河道长度方向布置的水生动物栖息通道4 (直径200~500mm),混凝土单体的底部设置T型连接槽5,相邻混凝土单体之间通过插装在连接槽中的连接棒6连接成一体。在下部梯形截面的上端中间位置及下端的两侧位置分布设置一个小孔道7,可以用作相邻混凝土单体辅助连接孔或辅助水生动物栖息通道。使用时,相邻混凝土单体沿河道长度方向放置,且放置在河道宽度的中间部位。【主权项】1.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其特征是:包括多个混凝土单体;每个混凝土单体包括上部和下部,下部的纵向截面呈梯形,上部的纵向截面呈矩形,上部的上端设置方形水生植物种植槽,下部设置沿河道长度方向布置的水生动物栖息通道,混凝土单体的底部设置连接槽,相邻混凝土单体之间通过插装在连接槽中的连接棒连接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其特征是:在下部梯形截面的上端中间位置及下端的两侧位置分布设置一个小孔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包括多个混凝土单体;每个混凝土单体包括上部和下部,下部的纵向截面呈梯形,上部的纵向截面呈矩形,上部的上端设置方形水生植物种植槽,下部设置沿河道长度方向布置的水生动物栖息通道,混凝土单体的底部设置连接槽,相邻混凝土单体之间通过插装在连接槽中的连接棒连接成一体。本技术结构合理,能有效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可以实现藻类沉积吸收功能、多向鱼道洄游功能、水生动物栖息功能、水生植物降解功能、适应组合安装功能。【IPC分类】C02F3/32【公开号】CN204999709【申请号】CN201520711717【专利技术人】陶晓东, 陆伟, 宋成武, 张允良, 崔延松 【申请人】崔延松【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申请日】2015年9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混凝土构件,其特征是:包括多个混凝土单体;每个混凝土单体包括上部和下部,下部的纵向截面呈梯形,上部的纵向截面呈矩形,上部的上端设置方形水生植物种植槽,下部设置沿河道长度方向布置的水生动物栖息通道,混凝土单体的底部设置连接槽,相邻混凝土单体之间通过插装在连接槽中的连接棒连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晓东陆伟宋成武张允良崔延松
申请(专利权)人:崔延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