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导向环和安全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9395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9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带导向环和安全带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安全带导向环,包括固定环、导向环本体、压缩板和弹簧;所述固定环固接于所述导向环本体的外部;所述压缩板贯穿设置于所述导向环本体内部,所述压缩板的第一端部铰接于所述导向环本体的内壁,以使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能够绕所述第一端部旋转,且所述弹簧能够随所述第二端部绕所述第一端部的旋转压缩或伸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安全带导向环,在碰撞过程中可以防止安全带聚集,保证车内乘员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安全带装置具有上述安全带导向环,提高了碰撞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带导向环和安全带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构件是汽车配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全构件能保证驾驶员的安全,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在约束系统方面,汽车采取的使用安全带对乘员进行保护作用。安全带是在驾车过程中的初级安全保障,也是现在汽车驾驶过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安全构件。对于安全带的设计考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包括其安全性的提高,舒适性能等等。安全带导向环是汽车安全带的一个重要部件,安全带从卷收器拉出后首先要经过导向环,使安全带走向朝着人的肩部最合适的位置变化。现有的安全带导向环1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环10和导向环本体20。然而,在碰撞过程中,乘员向前运动,拉动安全带2沿着导向环本体20向外拉出,此时导向环本体20会被拉出一个倾斜角度,安全带2此时很容易沿着倾斜角度聚集到导向环本体20的下端,如图2所示。从而导致安全带2不能够正常工作,引起肩带力偏大,不但影响了安全带2对乘员的约束功能,还容易造成乘员胸部压缩量过大而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带导向环,在碰撞过程中可以防止安全带聚集,保证车内乘员安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安全带装置,具有上述安全带导向环,提高了碰撞过程中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带导向环,包括固定环、导向环本体、压缩板和弹簧;所述固定环固接于所述导向环本体的外部;所述压缩板贯穿设置于所述导向环本体内部,所述压缩板的第一端部铰接于所述导向环本体的内壁,以使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能够绕所述第一端部旋转,且所述弹簧能够随所述第二端部绕所述第一端部的旋转压缩或伸长。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环本体具有四边形的内轮廓。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环本体具有梯形内轮廓,所述第一端部铰接于所述梯形内轮廓的上底,所述第二端部抵接于所述梯形内轮廓的下底,所述弹簧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梯形内轮廓的腰。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板的材质为硬质塑料。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刚度系数为1000-2000N/mm。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板的表面设置有导向凸筋。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安全带装置,包括在紧急情况下对乘员进行约束的安全带、对所述安全带进行卷绕的安全带卷收器以及上述安全带导向环,所述安全带穿过所述安全带导向环内部。本技术提供的安全带导向环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乘员向前运动拉动安全带,挤压安全带导向环并压缩弹簧,使压缩板由倾斜状态压缩为水平状态,防止了安全带由于倾斜向下滑到一起发生聚集,从而保证了安全带的正常使用,进而保护乘员胸部压缩量不超标,起到保护乘员的作用。该安全带导向环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便于生产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安全带导向环结构示意图。图2为安全带拉出后在现有的安全带导向环底部聚集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安全带导向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安全带导向环中弹簧压缩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安全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安全带装置中弹簧压缩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压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压缩板和导向环本体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现有的安全带导向环2-安全带3-安全带导向环4-安全带装置10-固定环20-导向环本体30-压缩板31-第一端部32-第二端部40-弹簧50-旋转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安全带导向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安全带导向环中弹簧压缩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安全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安全带装置中弹簧压缩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压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压缩板和导向环本体的安装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导向环适用于多种型号的安全带装置和汽车。本技术提供的安全带导向环3,包括固定环10、导向环本体20、压缩板30和弹簧40 ;所述固定环10固接于所述导向环本体20的外部;所述压缩板30贯穿设置于所述导向环本体20内部,所述压缩板30的第一端部31铰接于所述导向环本体20的内壁,以使与所述第一端部31相对的第二端部32能够绕所述第一端部31旋转,且所述弹簧40能够随所述第二端部32绕所述第一端部31的旋转压缩或伸长。其中,上述固定环10用于与车身B柱内板进行固定连接,固定后安全带导向环3仅可以绕着固定环10进行转动,起到与车身B柱护板固定连接的作用。压缩板30的材质通常可为硬质塑料,在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自重较轻。压缩板30的第一端部31铰接于导向环本体20内壁的一侧,第二端部32连接刚性弹簧40,压缩板30平面起到支撑安全带2的作用,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带2挤压压缩板30,压缩板30压缩弹簧40,使安全带2所处的平面由向下倾斜的角度压缩为平面角度,从而防止安全带2由于导向环本体20角度倾斜而向导向环本体20 —端滑动发生聚集现象。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压缩板30的第一端部31可设置为带有孔轴,旋转杆50可以插入到该孔轴内,且旋转杆50的两端伸出孔轴。图8为本实施例中的压缩板30和导向环本体20的安装示意图。在导向环本体20内壁的一侧端开有两侧壁具有孔的沟槽,旋转杆50的两端插入该沟槽两侧壁的孔内,从而使压缩板30能够绕着旋转杆50进行旋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向环本体20具有四边形的内轮廓。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环本体20具有梯形内轮廓,所述第一端部31铰接于所述梯形内轮廓的上底,所述第二端部32抵接于所述梯形内轮廓的下底,所述弹簧40连接所述第二端部32和所述梯形内轮廓的腰。具有这种梯形内轮廓的导向环本体20能够较好地起到对安全带2的导向作用,同时自重较轻且强度较高。在上述实施例中,弹簧40的刚度系数可为1000-2000N/mm。弹簧40—端固定在导向环本体20内壁的一侧,另一端固定在压缩板30的第二端部32,从而在发生碰撞时由自然伸展状态变为压缩状态,使压缩板30平面由倾斜逐渐变为水平,从而防止安全带2发生下滑产生聚集现象。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板30的表面还可以设置有导向凸筋,导向凸筋的设置,使得安全带与压缩板30之间的接触由面与面的接触变为面与线的接触,大大减小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乘员的舒适性,同时安全带2也不容易被割断。本技术还一种安全带装置4,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在紧急情况下对乘员进行约束的安全带2、对所述安全带2进行卷绕的安全带卷收器以及上述安全带导向环3,安全带导向环3朝乘员肩部方向引导从该安全带卷收器拉出的所述安全带2,所述安全带2穿过所述安全带导向环3内部。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乘员向前运动拉动安全带2,安全带2挤压将压缩板30压缩,由倾斜状态压缩为水平状态,防止了安全带2由于倾斜向下滑到一起发生聚集,从而保证了安全带2的正常使用,进而保护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带导向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环、导向环本体、压缩板和弹簧;所述固定环固接于所述导向环本体的外部;所述压缩板贯穿设置于所述导向环本体内部,所述压缩板的第一端部铰接于所述导向环本体的内壁,以使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能够绕所述第一端部旋转,且所述弹簧能够随所述第二端部绕所述第一端部的旋转压缩或伸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成彭昌坤曹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