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建中专利>正文

便携式电动平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9274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9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动平板车,包括车体、车轮以及能使平板车前行和转弯换向的电控驱动系统,所述车体设置为平板状,其上表面可供人体双脚并排站立,所述车体的长度最大不超过50cm,所述车体的宽度最大不超过40cm,所述车体上表面最高处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线距离不超过15cm。该电动平板车设计成类似于平板电脑一样大小的平板结构,体积小巧,不使用时,可以将其放入背包中进行携带,而且其平稳性好,操作简单,易学易用,受用人群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代步工具,特别是一种便携式电动平板车
技术介绍
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型代步工具,因其时尚、轻便,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热捧。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平衡车相较于早期产品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突破。但随着应用的增多,人们希望平衡车能够尽可能的轻便、小巧化,小到可以放入背包中携带,但目前市面上的各类平衡车无疑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同时,由于需要保持平衡,操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方可骑行,这就大大限制了电动平衡车的受用人群,到目前为止,该类代步车还主要是年轻人在使用,年幼及年老者骑行的并不多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平稳性好、操作简单、受用人群广的电动平板车。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种便携式电动平板车,包括车体、车轮以及能使平板车前行和转弯换向的电控驱动系统,所述车体设置为平板状,其上表面可供人体双脚并排站立,所述车体的长度最大不超过50cm,所述车体的宽度最大不超过40cm,所述车体上表面最高处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线距离不超过15cm。进一步的,所述车体设置为矩形平板状。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长度大于宽度。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长度为40-50cm,所述车体的宽度为25_35cm,所述车体上表面最高处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线距离为6-12cm。进一步的,所述车轮包括左、右前轮及左、右后轮,其中,左、右前轮为定向轮,左、右后轮为多向轮。进一步的,所述电控驱动系统包括设置在车体内的左感应模块、右感应模块、控制器、左前轮驱动电机、右前轮驱动电机和供电电源,所述左、右重力感应模块均设有前感应器和后感应器。进一步的,所述电控驱动系统包括设置在车体内的左感应模块、右感应模块、控制器、左前轮驱动电机、右前轮驱动电机、左后轮驱动电机、右后轮驱动电机、左后轮转向伺服电机、右后轮转向伺服电机和供电电源,所述左、右重力感应模块均设有前感应器和后感应器。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后轮的轮架垂直于轮轴设置,所述左、右后轮轮架一侧分别设有螺母,所述左、右后轮转向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设有与该螺母传动配合的丝杆。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后端相对于车体前端向下倾斜一定角度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车体上表面至少在人体双脚站立区域设置有防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电动车体积小巧、款式新颖,整体上设计成类似像平板电脑一样大小的平板结构,因此不使用时,可以将其放入背包中进行携带,十分方便。2、本技术电动车平稳性好,无论是在未启动时还是在骑行中,电动车车体始终都处于平稳状态,因此对于乘客来说,无需掌握平衡技巧,上车即可骑行,而且其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转移身体重心,即可实现电动车的提速、减速及左右转弯,因而易学易用,不仅适合年轻朋友们使用,也适合年幼及年老朋友们使用,受用人群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便携式电动平板车一种实施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便携式电动平板车另一种实施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便携式电动平板车,包括车体1、车轮以及能使平板车前行和转弯换向的电控驱动系统。车体1设置为平板状,其上表面设有脚踏区域6,可供人体双脚并排站立,车体1的长度(系指车体左右方向的尺寸)最大不超过50cm,车体1的宽度(系指车体前后方向的尺寸)最大不超过40cm,车体1上表面(系指车体上表面这一个“面”,不包括设置在该“面”上的物件)最高处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线距离不超过15cm。优选的,车体1设置为矩形平板状,车体1的长度大于宽度。优选的,车体1的长度为40-50cm,车体1的宽度为25-35cm,车体1上表面最高处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线距离为6-12cm。更为优选的,车体1的长度为43-47cm,车体1的宽度为28_32cm,车体1上表面最高处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线距离为8-lOcm。进一步的,车体1后端相对于车体1前端向下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倾斜角度优选为2-5度,这样设置可以使乘客骑行时更好地控制车速。进一步的,车体1上表面至少在人体双脚站立区域设置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可以是防滑条或条状以外其它形状的防滑凸起。优选的,车轮包括左、右前轮2、3和左、右后轮4、5,其中,左、右前轮2、3为定向轮,左、右后轮4、5为多向轮。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中电控驱动系统的一种实施结构,所述电控驱动系统包括设置在车体1内的左感应模块7、右感应模块8、控制器9、左前轮驱动电机11、右前轮驱动电机12和供电电源10。左、右重力感应模块7、8与控制器9电连接,用以检测人体是否站立在车体上以及人体重心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位移,并将该检测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9。控制器9与左、右前轮驱动电机11、12电连接,用以根据左、右重力感应模块7、8的检测信号控制左、右前轮驱动电机11、12运转,进而控制电动车的“启动”、“停止”、“前行”、“速度”与“转弯”。当人体双脚垂直站立在车体上时,左、右重力感应模块7、8检测到这一重力信号,并通过控制器9控制左、右前轮驱动电机11、12带动左、右前轮2、3开始运转,进而实现电动车的“启动”及“前行”。当人体重心经过双脚前移时,左、右重力感应模块7、8检测到这一重心前移信号,并通过控制器9控制左、右前轮驱动电机11、12带动左、右前轮2、3加速运转,进而实现电动车的“提速”。当人体重心经过双脚后移时,左、右重力感应模块7、8检测到这一重心后移信号,并通过控制器9控制左、右前轮驱动电机11、12带动左、右前轮2、3减速运转,进而实现电动车的“减速”。当人体重心前移至左脚前端时,左重力感应模块7检测到这一重心左前移信号,并通过控制器9控制左前轮驱动电机11带动左前轮2加速运转,进而利用左前轮2与右前轮3的速度差实现电动车的“右转弯”。当人体重心前移至右脚前端时,右重力感应模块8检测到这一重心右前移信号,并通过控制器9控制右前轮驱动电机12带动右前轮3加速运转,进而利用右前轮3与左前轮2的速度差实现电动车的“左转弯”。当人体双脚离开车体时,左、右重力感应模块7、8检测到的重力信号为零,则通过控制器9控制左、右前轮驱动电机11、12带动左、右前轮2、3停止运转,进而实现电动车的“停止”。供电电源10为控制器9以及左、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电动平板车,包括车体、车轮以及能使平板车前行和转弯换向的电控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设置为平板状,其上表面可供人体双脚并排站立,所述车体的长度最大不超过50cm,所述车体的宽度最大不超过40cm,所述车体上表面最高处距离水平地面的垂线距离不超过15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董建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