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泰州机械厂专利>正文

摆线针轮电动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863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摆线针轮电动滚筒是一种用于胶带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它由旋转外壳、中心刚性支承及摆线针轮传动机构三部分组成。柱销(8)为简支梁结构。柱销(8)两端分别压入机座(18)和右法兰轴(9)的支承孔内。传动机构采用针齿体(4)输出转矩。传动机构由电机输出轴(1)、偏心套(2)、轴承(10)、摆线齿轮(3)、针齿套(5)、针齿销(6)以及针齿体(4)构成。滚筒外壳上的胶带起到输送物料的作用。(*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摆线针轮电动滚筒是用来作物料搬运机械用的,是胶带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电动滚筒从六十年代开始就在胶带输送机上得到了应用。由于它比老式的电动减速机外传动结构紧凑方便,此此,发展速度较快,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国家、美、日、英、苏等国,以及我国不少厂家先后研制出各种形式的产品,尽管各种结构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来看,电动滚筒都是将电机、减速机同装于滚筒内,这是它的固有特点。由于滚筒体内腔空间有限,电机又受到传统规范尺寸的限制,定子、转子尺寸难于缩小。因此,寻求一种结构紧凑、简单、功率大、速比大、效率高的减速机构,就成了本专利技术的研制课题。现就各种结构的电动滚筒列表比较如下2、行星齿轮传动。3、三轴定心齿轮传动。现对以上三种类型的减速机构分析如下1、两级齿轮减速机构,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但减速比受到限制,当减速比i大于20时,就很难满足要求,另外,结构也不够紧凑,轴向尺寸大。2、行星齿轮减速具有减速比大,功率范围大等优点,但结构复杂,效率随减速比增大而下降,一般情况下,电机输出小齿轮负荷重,容易损坏,直接影响整机使用寿命。3、三轴定心齿轮减速,仅考虑到齿轮受力的均匀性,实际的减速比与两级齿轮减速相同,同样无法实现低转速的要求。结构庞大、重量重。出于目前齿轮减速存在着速比小、效率低、体积大、重量重的一些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由摆线针轮减速机中针齿体旋转的减速机构,应用到电动滚筒上,它将电机、减速机组合为一体,装入滚筒体内,当电机输出轴的转距由减速机传至滚筒体外壳时,缠绕在滚筒体外壳上的胶带就起到输送物料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设计出适当的摆线针轮减速机构,应用到胶带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电动滚筒上,以提高电动滚筒的效率、速比,并使结构简化,外型尺寸缩小,使用范围扩大。本专利技术摆线针轮电动滚筒结构说明如下本摆线针轮电动滚筒由旋转外壳、中心刚性支承及摆线针轮传动机构三部分组成。滚筒外壳(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端盖(14)及右端盖(11)连接,通过左、右两端盖内孔中的滚筒轴承(图中未编号)固定在左法兰轴(15)及右法兰轴(3)上,本摆线针轮传动机构的输出零件针齿体(4)与右端盖(11)通过螺钉连接,从而可将转距传至滚筒外壳(12),以上组成旋转外壳部分。柱销(8)的左端压入机座(18)上的支承孔,并用螺母拧紧。同样柱销(8)的右端压入右法兰轴(9)上的支承孔,再用螺母拧紧,机座(18)向左依次与电机外壳(13)、左法兰轴(15)用螺栓连接,因此,左法兰轴(15)、电机外壳(13)、机座(18)、柱销(8)、右法兰轴(9)就形成了一串刚性整体结构,右法兰轴(9)通过平键(19)固定在右支座(17)上,左法兰轴(15)固定在左支座(16)上,左支座(16)与右支座(17)叉于胶带输送机机架相固定,形成本摆线针轮电动滚筒中心整体刚性支承结构。电机输出轴(1)通过平键与偏心套(2)相连,轴承(10)的内圈压在偏心套(2)上,轴承(10)的滚柱直接装入摆线齿轮(3)的中心内孔中,以其中心内孔作为轴承滚道,摆线齿轮(3)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柱销孔,柱销(8)从这些柱销孔中穿过,为减少摩擦损失,柱销(8)上套有转动灵活的柱销套(7),摆线齿轮(3)的圆周齿廓为短幅外摆线齿形,与套在针齿销(6)上的针齿套(5)相切,针齿销(6)压入针齿体(4),端部有挡圈固定,防止串动,以上为摆线针轮传动机构。本摆线针轮电动滚筒的工作过程如下电机输出轴(1)的旋转,带动偏心套(2),通过装在偏心套(2)上的轴承(10),将运动传至摆线齿轮(3),起支承作用的柱销(8)及柱销套(7),穿过摆线齿轮(3)上的柱销孔,由于柱销套(7)的外径比摆线齿轮(3)上的柱销孔直径小2倍的偏心距,因此,摆线齿轮(3)只能以电机轴线为中心作圆周平移运动,摆线齿轮(3)的圆周齿廓为短幅外摆线齿形,与针齿套(5)啮合,经针齿销(6)将运动传至针齿体(4),再通过右端盖(11)带动滚筒外壳旋转。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滚筒的内腔充填冷却润滑油液,滚筒外壳(12)旋转时,将油液带起,同时起到冷却电机及润滑运动部件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摆线针轮减速传动应用于电动滚筒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相当紧凑、与同功率等级的齿轮减速机相比体积和重量均可减少1/2~1/3。2、速比范围大、单级传动可达11~87,足以满足使用要求。3、效率高,一般可达到0.92~0.97,并且不受传动比变化的影响。4、运转平稳、噪声低、寿命长,具有较大的过载能力和承受冲击性能。5、结构简单,装配维修方便。本专利技术的摆线针轮油冷式电动滚筒与普通摆线针轮减速机是有差别的,现在对照图4的普通摆线针轮减速机的传动机构来作对照说明,由图4可见,普通摆线针轮减速机的传动是由输入轴(即电机输出轴)(1)的旋转带偏心套(2),通过装于偏心套(2)上的轴承(10),将运动传至摆线齿轮(3),摆线齿轮(3)的外侧设计成短幅外摆线的等距曲线,与固定不动的针齿体(4)上的针齿销(6)针齿套(5)啮合,经由柱销套(7),柱销(8),右法兰轴(9)等零件组成的W输出机构,将运动传出。而本专利技术的摆线针轮油冷式电动滚筒的传动机构与上述内容的主要区别是1、右法兰轴(9)不动,改由针齿体(4)旋转,从而将运动传出。2、将柱销(8)由悬臂结构改为简支梁结构,大大改善了受力状态。这种悬臂结构正如图4中所示,其柱销(8)只由右法兰轴(9)一端支承,其另一端套上柱销套(7),悬挂在两摆线齿轮(3)的柱销孔中,而图2中的简支梁结构则将套有柱销套(7)的柱销(8)的一端由机座(18)支承,另一端则由右法兰轴(9)支承,而机座(18)与电机外壳(13)固连,电机外壳(13)又与左法兰轴(15)固连,这样就形成了右法兰轴(9)、柱销(8)、机座(18)、电机外壳(13)、左法兰轴(15)的一个刚性整体,分别由右支座(17)、左支座(16)支承。本专利技术由于改变了普通摆线针轮减速机的输出方式,应用在电动滚筒上,就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以下几点1、柱销(8)由悬臂结构改为简支梁结构,可以提高承载及耐冲击能力。2、通过简支梁结构的柱销(8),恰到好处地在电动滚筒内组成一串刚性固定的整体,这是普通摆线针轮减速机无法达到的。本专利技术采用针齿体(4)输出,以及将柱销(8)设计成简支梁结构,这种技术,可应用在各种型号的电动滚筒,卷扬机、减速机等场合。再对附图作如下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摆线针轮电动滚筒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摆线针轮电动滚筒结构图。图3为图2的A-A的剖视图。图4普通摆线针轮减速机。以上四幅附图中的零件号说明如下(1)电机输出轴、(2)偏心套、(3)摆线齿轮、(4)针齿体、(5)针齿套、(6)针齿销、(7)柱销套、(8)柱销、(9)右法兰轴、(10)轴承、(11)右端盖、(12)滚筒外壳、(13)电机外壳、(14)左端盖、(15)左法兰轴、(16)左支座、(17)右支座、(18)机座、(19)平键。权利要求1.一种摆线针轮电动滚筒,由旋转外壳、中心刚性支承及摆线针轮传动机构三个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滚筒外壳(12)由左端盖(14)及右端盖(11)支承,通过安装在左、右端盖内孔中的轴承与左法兰轴(15)及右法兰轴(9)相连,组成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摆线针轮电动滚筒,由旋转外壳、中心刚性支承及摆线针轮传动机构三个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滚筒外壳(12)由左端盖(14)及右端盖(11)支承,通过安装在左、右端盖内孔中的轴承与左法兰轴(15)及右法兰轴(9)相连,组成旋转外壳部分,由左法兰轴(15)向右依次与电机外壳(13)、机座(18)、柱销(8)、右法兰轴(9)用螺栓连接,形成一串刚性整体,右法兰轴(9)通过平键(19)固定在右支座(17)上,左法兰轴(15)固定在左支座(16)上,形成中心刚性支承,电机输出轴(1)通过平键与偏心套(2)相连,轴承(10)装在偏心套(2)上,轴承(10)的滚柱装入摆线齿轮(3)的中心内孔中,柱销(8)及柱销套(7)从摆线齿轮(3)上沿圆周分布的柱销孔中穿过,柱销套(7)的外径比摆线齿轮(3)上的柱销孔直径小两倍的偏心距,摆线齿轮(3)的圆周齿廓为短幅外摆线齿形,与套在针齿销(6)上的针齿套(5)相切,针齿销(6)固定在针齿体(4)上,针齿体(4)再与右端盖(11)连接,组成摆线针轮传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康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