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青花料与坭兴陶结合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坯料:坯料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东泥50~60份、西泥40~50份、高岭土8~10份、膨润土1~3份、长石2~4份、石英3~5份、白云石1~3份;2)坯体成型;3)坯体修整;4)坯体干燥;5)装饰坯体:在坯体上用青花料描绘图案和书写文字;6)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调整青花料的配方使青花料的显色温度范围与坭兴陶坯体的烧制温度范围相一致,并结合阶梯式的连续升降温方法烧制,不仅实现了青花料装饰坭兴陶,增加坭兴陶的实用价值,而且配方合理,生产成本低,烧成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陶器制造
技术介绍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的专利技术,既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人类发展史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而在现代则一般作为工艺品。陶器的种类虽多,如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但在国内陶器市场知名度比较高的陶器主要有: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坭兴陶、重庆荣昌陶。其中,广西钦州坭兴陶的“窑变”艺术更是在国内陶瓷行业享受“中国一绝”的美誉。广西钦州坭兴陶,学名紫泥陶,它的原料包括东泥、西泥。泥名分东、西,缘于这两种泥分别分布于横穿钦州市区的钦江两岸。东泥主要分布在钦江以东地域,大都存于低洼地带,致密质软,为软质粘土,颜色为红色中略显黄白色,含铁量高,并含微量石英砂。东泥在坭兴陶的生产工艺中起调整可塑性及结合性的作用。西泥主要分布在钦江以西地域,贮存地以小山坡为主,致密块状,为硬质粘土,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紫泥石,颜色为紫红色,表面层有少量铁质浸染,为硬质粘土,可塑性及结合性较差。东软为肉,西硬为骨,按软六硬四比例混合,骨肉得以相互支撑而为上品。具体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备坯料:以东泥40?60%、西泥40?60%的重量百分比混合;2)坯体成型;3)坯体修整;4)坯体干燥;5)装饰坯体:坭兴陶在制作过程中既不添加任何颜料、不上釉,也不在坯体上用任何着色材料描绘色彩和图案,仅依靠偶尔出现的窑变使坭兴陶呈现无法预测和控制的色彩,及使用雕刻工艺来装饰坯体。6)烧制:将装饰好的坯体装窑,并按烧制温度为1100?1200°C,烧制时间为10小时进行烧制,即可得到坭兴陶器。坭兴陶利用了烧制时偶尔出现的窑变,从而使其出现不同色彩,进而增加其的实用价值。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制成的青花料,在青花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1300°C左右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经过高温物理化学变化,青花被固结于坯釉之间,不怕酸碱腐蚀,不易磨损,永不褪色,永不剥离。为能在坭兴陶上用青花料描绘纹饰,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如专利技术专利CN 102417346 B公开了一种《青花坭兴陶的制备工艺》,其是通过将坯体所能承受的烧制温度提高到与青花料显色温度相一致的温度范围(1210?1240°C)来实现。虽然该方法能很好地将青花料描绘纹饰在坭兴陶上,增加其实用价值,但是其提高烧制温度,不仅提高生产成本,还增加陶器变形的风险。因此,开发一种生产成本低,且烧成率高的青花坭兴陶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青花坭兴陶生产成本高且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生产成本低,且烧成率高的新型青花料与坭兴陶结合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种新型青花料与坭兴陶结合方法,其步骤如下:1)制备坯料:坯料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东泥50?60份、西泥40?50份、高岭土 8?10份、膨润土 1?3份、长石2?4份、石英3?5份、白云石1?3份;优选的,坯料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东泥55份、西泥45份、高岭土 9份、膨润土 2份、长石3份、石英4份、白云石2份。为了使坯料颗粒更适于成型和烧制,可使用球磨机对原料进行球磨混合:首先按原料:氧化错球:水=1:1.7:3的配比加入,同时氧化错球的大小配比为大:中:小=1:2: 3,球磨10?12h ;然后过两道筛:第一道目数为40?60目,第二道目数为100?120目;最后经沉淀、压滤、真空练泥,陈腐后得到坯料; 2)坯体成型:将坯料制成各种器型坯体;3)坯体修整:将坯体修整以达到设计要求;4)坯体干燥:对坯体进行干燥,使坯体水分排出;5)装饰坯体:在坯体上用青花料描绘图案和书写文字;由于坭兴陶的烧成温度为1100?1200°C,而青花料的显色温度为1300°C左右,远远高于坭兴陶的烧成温度,为了使青花料的显色温度范围与坭兴陶的烧制温度范围相一致,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青花料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二氧化硅22?26份、氧化铝24?26份、三氧化二铁2?6份、二氧化钛0.2?0.4份、氧化妈0.3?0.5份、氧化镁0.1?0.3份、氧化钴2?4份、氧化锰22?28份、氧化镍0.02?0.04份、氧化钡1.2?1.8份、氧化钾0.3?0.5份、氧化钠0.1?0.3份、氧化硼0.01?0.03份、氧化锁0.01?0.03份、纳米氧化锌0.1?0.3份、纳米氧化错1?2份,纳米二氧化娃0.1?0.3份;优选的,所述的青花料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二氧化硅24份、氧化铝25份、三氧化二铁4份、二氧化钛0.3份、氧化钙0.4份、氧化镁0.2份、氧化钴3份、氧化猛25份、氧化镍0.03份、氧化钡1.5份、氧化钾0.4份、氧化钠0.2份、氧化硼0.02份、氧化锁0.02份、纳米氧化锌0.2份、纳米氧化错1.5份,纳米二氧化娃0.2份。所述的青花料的制备方法是按现有的制备青花料的方法制备;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错、纳米二氧化娃的粒径范围为20?80nm。6)烧制:为了能有效地提高坯体的烧成率和青花料的显色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阶梯式的连续升降温方法。a)预热阶段:先将装饰好的坯体入窑烧制,然后按45?55°C /h的升温速度将窑内温度升到85?95°C,并保温11?13h,使窑、坯体的预热和干燥;b)升、保温阶段:首先将窑内温度以75?85°C /h的速度升温到125?135°C,并保温0.1?0.2h,此阶段主要是对坯体进一步的干燥;其次以85?95°C /h的速度升温到270?360°C,并保温0.1?0.2h,此阶段主要是排坯体内残余的水分,使坯体的颗粒逐步靠拢收缩;然后以105?115°C /h的速度升温到680?800°C,并保温0.1?0.3h,此阶段主要是坯体化合物发生化学变化,如氧化反应、分解反应;最后以115?125°C /h的速度升温到1160?1180°C,并保温0.8?lh,此阶段主要是氧化和分解反应更加充分、均匀,且保温一段时间,窑内温度均匀,坯体熟透;c)降温阶段:先将窑内温度以180?200°C /h的速度降温到835?915°C,并保温0.1?0.2h,此阶段主要是防止坯体内液相析晶及低价金属的再度氧化,从而提高坯体的机械强度和釉面光泽度;其次以45?55°C /h的速度降温到400?780°C,并保温0.1?0.2h,此阶段主要是坯体液相凝固,使青花料的显色效果更加明显;然后以85?95°C /h的速度降温到150?400°C,并保温0.1?0.2h,此阶段主要是增大坯体的硬度;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取出陶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在坯体组成中增加了膨润土、长石、石英和白云石,这是由于高岭土的加入,虽然能增加坯体中氧化铝的含量,提高坯体烧制温度,减少烧成时的变形,改善陶器的强度和质量,但是其的吸收能力小,可塑性和结合性较差,不利于坯料成型。然而,膨润土可塑性强,能提高坯料可塑性和干坯强度;长石能填充于各颗粒间,促进坯体致密化;石英不仅可以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青花料与坭兴陶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1)制备坯料:坯料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东泥50~60份、西泥40~50份、高岭土8~10份、膨润土1~3份、长石2~4份、石英3~5份、白云石1~3份;2)坯体成型:将坯料制成各种器型坯体;3)坯体修整:将坯体修整以达到设计要求;4)坯体干燥:对坯体进行干燥,使坯体水分排出;5)装饰坯体:在坯体上用青花料描绘图案和书写文字;6)烧制:a)预热阶段:先将装饰好的坯体入窑烧制,然后按45~55℃/h的升温速度将窑内温度升到85~95℃,并保温11~13h;b)升、保温阶段:首先将窑内温度以75~85℃/h的速度升温到125~135℃,并保温0.1~0.2h;其次以85~95℃/h的速度升温到270~360℃,并保温0.1~0.2h;然后以105~115℃/h的速度升温到680~800℃,并保温0.1~0.3h;最后以115~125℃/h的速度升温到1160~1180℃,并保温0.8~1h;c)降温阶段:先将窑内温度以180~200℃/h的速度降温到835~915℃,并保温0.1~0.2h;其次以45~55℃/h的速度降温到400~780℃,并保温0.1~0.2h;然后以85~95℃/h的速度降温到150~400℃,并保温0.1~0.2h;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取出陶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默,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市华夏太极泉坭兴陶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