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病的真菌混和菌剂及其应用方法。该真菌混和菌剂由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CGMCC No.9344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CGMCC No.1037的两种真菌培养物培养制备而成。可与育苗基质、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混和使用或单独使用,处理土壤或移栽前后穴施或灌根,用于植物根结线虫病的防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林和园艺作物保护
,特别涉及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病的生防真菌混和菌剂及其应用。技术背景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是一类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寄主范围很广,超过3000种植物,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范围内每年可造成近1000亿美元的损失。近年来随着温室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它的发生亦逐年加重,产量损失可达30%~50%。目前,根结线虫的防治主要以化学杀线剂为主,如氯化苦、溴甲烷、威百亩、涕灭威等。化学杀线剂虽见效快,但成本高,严重污染环境,对人、畜不安全(杨文香等,2003)。生物防治能够有效防治根结线虫病,且不污染环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Tianetal.,2007)。Duddington于1951年最早提出用生物方法防治线虫,将微生物或微型动物引入有害线虫生活环境,借助竞争、捕食、寄生、拮抗等作用机制控制线虫。对根结线虫具有防治作用的真菌包括:捕食线虫真菌(节丛孢属、单胞霉属、小指孢霉属)、内寄生线虫真菌(Pochoniachlamydosporia,P.lilacinum,Nematophthoragynophila)、产毒真菌(侧耳)、和机会真菌(Fusariumsolani,F.oxysporum)等四类;防治根结线虫的细菌主要有巴氏杆菌(P.penetrans)和根际细菌P.fluorescens、B.subtilis、B.sphaericus、Agrobacteriumradiobacter(王会芳,2007)、B.thuringiensis、B.firmus等;放线菌如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Garabedian,1983)。目前,国内外注册登记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制剂主要有“BioActWG”和“NemaChek”(活性成分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Nematech”(活性成分为Pasteuriapenetrans)、”TiTera”(活性成分为Myrotheciumverruearia及其代谢物)、BioNem和BioSafe(活性成分为Bacillusfirmus)、厚孢轮枝菌(登记号:PD20070381)GliocladiumvirensGL-21(Junaid,2013)、蜡质芽孢杆菌(登记号:LS20120060)等。但单一生防菌在田间应用中常表现防效不稳定。通过混和使用对植物病原物不同阶段发生作用的、具多种方式和作用位点的生防菌,或可在植物不同生育期发挥作用的生防菌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Mendoza和Sikora(2009)研究表明利用诱导植株产生系统抗性的无毒镰刀菌和对根结线虫J2有强烈致死作用的坚强芽孢杆菌可有效降低香蕉穿孔线虫的种群密度;Khan等(2001)将淡紫紫孢菌和木霉菌混和使用后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均高于单一生防菌的防效;Frans等(1992)将Verticillumchlamydosporium与Pasteuriapenetrans混和使用后处理土壤,Anastasiadis等(2008)将淡紫紫孢菌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和使用于移栽前处理土壤并在移栽时再次施用,均可提高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但内生细菌和放线菌混和使用(彭双等,2012)、F.oxysporum和Rhizobiumetli混和使用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效下降(Martinuz,2012)。应用复合菌剂防治根结线虫病方面的专利有: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circulans)菌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复合菌剂(郭坚华和丁国春,专利公开号:CN1568710A)、由除虫链霉菌、淡紫拟青霉、厚垣轮枝菌和球形芽孢杆菌菌液混合甘油而成的微生物制剂(李峰,专利公开号:CN103039534A)、淡紫拟青霉菌剂和厚垣轮枝菌菌剂混和菌剂(王曦茁等,专利公开号:CN102524307A)。获得新的、效果稳定的根结线虫病生防微生物组合,对黄瓜、番茄、辣椒、芹菜、花生等作物根结线虫病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病的生防真菌混和菌剂,其特征在于混和菌剂由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lilacinum)CGMCCNo.9344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rosea)CGMCCNo.1037的培养物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两种生防真菌混和菌剂的用途及其应用方法,可单独使用或与育苗基质、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肥料混和使用,用于植物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根结线虫可以以卵或二龄幼虫存活于土壤中,其中二龄幼虫对植物具有侵染能力。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lilacinum)HS-12分离于海南省三亚市鸭子塘苦瓜根结线虫卵,对根结线虫具有强寄生能力,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保藏编号分别为CGMCCNo.9344。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rosea)HLD-1分离于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对核盘菌具有强寄生能力,可在24小时内侵入到菌核内部,破坏菌核组织,该菌株于2003年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No.1037),并在专利技术专利CN200310115191和201310113676.7中公开。申请人针对根结线虫的两种存活方式,进一步测定了淡紫紫孢菌HS-12和粉红螺旋聚孢霉HLD-1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卵的寄生性,发现两株菌的孢子对卵有很高的寄生性,寄生率分别可以达51.0%和44.0%,淡紫紫孢菌HS-12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性略高于粉红螺旋聚孢霉HLD-1。将两菌株接种于50mL查氏培养液(组分为:硝酸钠3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MgSO4·7H2O)0.5g、氯化钾0.5g、硫酸亚铁0.01g蔗糖30g、蒸馏水1000mL),28℃、180转/分钟振荡培养2天,然后以2%接种量再接种到500mL新鲜的查氏培养液中,28℃、180转/分钟培养3天。发酵液于5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上清液用0.22μm纤维素滤膜过滤,得到无菌发酵滤液。无菌滤液对线虫的二龄幼虫具有强致死作用,其中粉红螺旋聚孢霉67-1无菌滤液对二龄幼虫的致死作用比较快,处理后12小时,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9.9%;而淡紫紫孢菌无菌滤液处理二龄幼虫48小时,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才达到91.3%,说明粉红螺旋聚孢霉HLD-1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致死作用大于淡紫紫孢菌HS-12菌株。根据HS-12和HLD-1对根结线虫卵和二龄幼虫作用的强弱,设计使用不同的混和菌剂剂型。土壤中根结线虫主要为二龄幼虫时,使用两种真菌混和菌剂的液体菌剂;土壤中根结线虫主要为卵时,使用两种真菌混和菌剂的粉剂。制备方法:将两菌株接种于50mL查氏培养液,28℃、180转/分钟振荡培养2天,然后以2%接种量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病的生防真菌混和菌剂,其特征在于,混和菌剂由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CGMCC No.9344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CGMCC No.1037的培养物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病的生防真菌混和菌剂,其特征在于,混和菌剂由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CGMCCNo.9344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rosea)CGMCCNo.1037的培养物制备
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真菌混和菌剂的制备方法。液体菌剂由两种真菌经液体发酵培养后混和
制备而成;粉剂由液体菌剂经离心后的沉淀物用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东,郭荣君,张家家,孙漫红,缪作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