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油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7296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3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热交换器,包括底座与油箱,油箱位于底座内,油箱上表面设有进油孔与出油孔,出油孔下设有水泵,油箱内设有第一绝热板与第二绝热板,第一隔板上端设有水浸传感器,第一绝热板与第二绝热板的底端设有第一溢流阀与第二溢流阀,第一绝热板与第二绝热板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底座内在油箱的上方两个凹孔,其中一个凹孔内分别设有真空泵,真空泵的上方设有出油口,另一个凹孔的上表面设有进油口,底座的上方设有换热座,换热座内设有换热管。本装置主要是有底座、油箱以及换热座组成,其中油箱中间设有两块绝热板,绝热板可以绝热,使得油箱分三部分,相互之间不会热传导,使得油箱内的液压油降温速度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油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液压油就是利用液体压力能的液压系统使用的液压介质,在液压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抗磨、系统润滑、防腐、防锈、冷却等作用。对于液压油来说,首先应满足液压装置在工作温度下与启动温度下对液体粘度的要求,由于润滑油的粘度变化直接与液压动作、传递效率和传递精度有关,还要求油的粘温性能和剪切安定性应满足不同用途所提出的各种需求。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或称回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本换热器采用液压油而为设备降温,利用液压油本身的特性,可以快速换热降温,同时本装置内的油箱分为三部分,可以使得液压油在冷却时没有热传递而加快冷却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冷却的液压油热交换器。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液压油热交换器,包括底座与油箱,其中所述底座的内设有内腔,所述油箱位于内腔内,油箱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进油孔与出油孔,出油孔的下方设有水泵,水泵与出油孔之间以油管相连,油箱内在进油孔与出油孔之间设有第一绝热板与第二绝热板,第一隔板在进油孔一侧上端设有水浸传感器,第一绝热板与第二绝热板的底端设有方形通孔,两个方形通孔内分别设有第一溢流阀与第二溢流阀,第一溢流阀与水浸传感器通过导线相连,第一绝热板与第二绝热板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溢流阀相连,底座在内腔的底部设有底板,内腔在油箱的上方两个凹孔,其中一个凹孔内分别设有真空泵,真空泵的上方设有出油口,另一个凹孔的上表面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出油口分别与进油孔、出油孔以油管相连,进油口与出油口内均设有接口,底座的上方设有换热座,换热座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为“M”型,换热座的的下表面在油管的两末端分别设有插头,插头与接口之间相互卡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万向轮,万向轮与底座之间设有支架,支架固定在底座的两侧。优选的,所述两个凹孔分别位于出油孔与进油孔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出油口内设有滤网。优选的,所述底板与底座之间为螺钉连接。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主要是有底座、油箱以及换热座组成,其中油箱中间设有两块绝热板,绝热板可以绝热,使得油箱分三部分,相互之间不会热传导,使得油箱内的液压油降温速度更快。油箱中中间的部分,可以快速降温,也可以隔绝进油孔与出油孔,使得出油孔流出的液压油的温度不会抬高,以降低换热效果。绝热板底部的第一溢流阀与第二溢流阀通过开关来联通油箱内的各部分,温度传感器可以及时检测油箱中间的温度,而当温度较低达到限定值时,温度传感器即可控制第二溢流阀的开关。进油孔下的水浸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此部分的油量,当油量过高时打开第一溢流阀,可以防止出油孔下油量过多而影响本装置运行。出油孔下的水泵可以将液压油运送到换热座内,而换热座内的换热管为吗型,可以更大程度的加大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果。此外,真空发可以在换热结束后将换热座内的液压油抽空,防止液压油泄漏,而且进油口内的滤网可以防止液压油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会有污染物,以保证油箱的洁净度。万向轮便于本装置的移动,使得本装置使用时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液压油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换热座;2,换热管;3,插头;4,接口;5,出油口;6,凹孔;7,出油孔;8,油管;9,底座;10,油箱;11,水泵;12,第一绝热板;13,第一溢流阀;14,温度传感器;15,第二溢流阀;16,第二绝热板;17,底板;18,万向轮;19,支架;20,进油孔;21,真空泵;22,进油口;23,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出示本技术一种液压油热交换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液压油热交换器,包括底座9与油箱10,其中所述底座9的内设有内腔,所述油箱10位于内腔内,油箱10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进油孔20与出油孔7,出油孔7的下方设有水泵11,水泵11与出油孔7之间以油管8相连,油箱10内在进油孔20与出油孔7之间设有第一绝热板12与第二绝热板16,第一隔板在进油孔20一侧上端设有水浸传感器,第一绝热板12与第二绝热板16的底端设有方形通孔,两个方形通孔内分别设有第一溢流阀13与第二溢流阀15,第一溢流阀13与水浸传感器通过导线相连,第一绝热板12与第二绝热板16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与第二溢流阀15相连,底座9在内腔的底部设有底板17,内腔在油箱10的上方两个凹孔6,其中一个凹孔6内分别设有真空泵21,真空泵21的上方设有出油口5,另一个凹孔6的上表面设有进油口22,进油口22、出油口5分别与进油孔20、出油孔7以油管8相连,进油口22与出油口5内均设有接口4,底座9的上方设有换热座1,换热座1内设有换热管2,换热管2为“M”型,换热座1的的下表面在油管8的两末端分别设有插头3,插头3与接口4之间相互卡接。结合附图,所述底座9的下方设有万向轮18,万向轮18与底座9之间设有支架19,支架19固定在底座9的两侧。所述两个凹孔6分别位于出油孔7与进油孔20的正上方。所述出油口5内设有滤网23。所述底板17与底座9之间为螺钉连接。本装置是由换热座1进行换热,换热座1内的换热管2中有液压油,液压油存储在油箱10中。当使用时,油箱10内的液压油在水泵11的作用下经由出液孔流入到换热箱内,再从换热箱中流入到油箱10中,当油箱10中在进油孔20下过多时,水浸传感器即可检测到,控制第一溢流阀13打开,流向中间,而在中间降温,当温度降到设定值时,温度传感器14将测到,即可控制第二溢流阀15打开,流入出油孔7的下方,再由水泵11重复之间工序。当本装置换热结束后,真空泵21工作,将换热管2内的液压油抽空即可。基于上述,本装置主要是有底座9、油箱10以及换热座1组成,其中油箱10中间设有两块绝热板,绝热板可以绝热,使得油箱10分三部分,相互之间不会热传导,使得油箱10内的液压油降温速度更快。油箱10中中间的部分,可以快速降温,也可以隔绝进油孔20与出油孔7,使得出油孔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油热交换器,包括底座与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设有内腔,所述油箱位于内腔内,油箱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进油孔与出油孔,出油孔的下方设有水泵,水泵与出油孔之间以油管相连,油箱内在进油孔与出油孔之间设有第一绝热板与第二绝热板,第一隔板在进油孔一侧上端设有水浸传感器,第一绝热板与第二绝热板的底端设有方形通孔,两个方形通孔内分别设有第一溢流阀与第二溢流阀,第一溢流阀与水浸传感器通过导线相连,第一绝热板与第二绝热板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溢流阀相连,底座在内腔的底部设有底板,内腔在油箱的上方两个凹孔,其中一个凹孔内分别设有真空泵,真空泵的上方设有出油口,另一个凹孔的上表面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出油口分别与进油孔、出油孔以油管相连,进油口与出油口内均设有接口,底座的上方设有换热座,换热座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为“M”型,换热座的的下表面在油管的两末端分别设有插头,插头与接口之间相互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油热交换器,包括底座与油箱,其特征在于:所
述底座的内设有内腔,所述油箱位于内腔内,油箱上表面两端分别设
有进油孔与出油孔,出油孔的下方设有水泵,水泵与出油孔之间以油
管相连,油箱内在进油孔与出油孔之间设有第一绝热板与第二绝热板,
第一隔板在进油孔一侧上端设有水浸传感器,第一绝热板与第二绝热
板的底端设有方形通孔,两个方形通孔内分别设有第一溢流阀与第二
溢流阀,第一溢流阀与水浸传感器通过导线相连,第一绝热板与第二
绝热板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溢流阀相连,底座在
内腔的底部设有底板,内腔在油箱的上方两个凹孔,其中一个凹孔内
分别设有真空泵,真空泵的上方设有出油口,另一个凹孔的上表面设
有进油口,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明王江明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姜堰奥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