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反复开关投球滑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918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反复开关投球滑套,包括通过螺纹依次连接的上接头、轨道变换短节、滑套密封筒、弹簧导套和下接头构成的投球滑套本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投球滑套本体内部的传动轮、转轮、滚珠定位套、滑套和弹簧;该可反复开关投球滑套利用斜面反自锁原理实现转轮的旋转换向,利用齿轮的定轴转动原理保持传动轮和转轮的同心状态,利用弹簧的能量转换原理实现转轮和滑套的复位,利用滚珠滚动摩擦阻力小于平面滑套摩擦阻力的特点减小转轮旋转时的阻力等原理进行设计,实现了打开和关闭滑套只需在传动轮顶部投入同一尺寸的钢球开泵打压即可,无须动用钢丝作业设备,操作简单,施工风险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应用领域的井下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可反复开关投球滑套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开关滑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滑套,另一种是机械震击式滑套。一次性滑套只具有一次性开或者关的功能,不能满足一趟管柱进行多层试油及选择性投产的生产需求。机械震击式滑套虽然能实现多次开关动作,但它需要用特别的作业设备进行机械施震击,才能完成开或者关的动作,对作业设备和操作技巧的依赖性较高,对操作者的技术素质要求也较高,对井液中液体质量要求也较高,而且在深井和斜井中操作难度大。因此,急需研制一种能同时用于直井和斜井的不依赖地面操作的可反复开关滑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开和关闭滑套时只需要投入相同大小的球并打压即可的可反复开关投球滑套。为此,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种可反复开关投球滑套,包括通过螺纹依次连接的上接头、轨道变换短节、滑套密封筒、弹簧导套和下接头构成的投球滑套本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投球滑套本体内部的传动轮、转轮、滚珠定位套、滑套和弹簧。所述轨道变换短节沿内壁圆周方向均匀形成有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槽槽深,在所述轨道变换短节底端沿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间的凸起部分向下延伸分别形成有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导向斜齿和第二导向斜齿。所述传动轮上部沿轴向向上均匀形成有多瓣式分瓣爪,所述传动轮下部外壁局部向外凸起形成有多根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宽度相适应的定位条,使所述定位条能够插装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内并沿所述轨道变换短节内壁上下往复滑动,沿所述传动轮底端圆周方向还设有多个第三导向斜齿。进一步地,所述转轮上部内径小于所述下部内径,所述传动轮下部外径与所述轨道变换短节的最小内径相适应,所述多瓣式分瓣爪顶部切有能够与球配合的内倒角,所述上接头内壁局部凸起形成有环形台阶,使所述多瓣式分瓣爪上半部分位于小半径的环形台阶处、下半部分位于大半径处。所述转轮的上端沿圆周方向形成有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齿、所述第二导向斜齿和所述第三导向斜齿齿面配合的多个第四导向斜齿,所述转轮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轨道变换短节的所述第二定位槽相适应的导向筋条,使所述导向筋条只插装在所述第二定位槽中,并沿所述轨道变换短节内壁上下往复滑动,所述转轮的底端外壁凸起形成有环形台阶。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变换短节上的第一导向斜齿和第二导向斜齿、所述传动轮上的第三导向斜齿、所述转轮上的第四导向斜齿斜度均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转轮上部最大外径与所述轨道变换短节的最小内径相互匹配,所述转轮的环形台阶的外径大于所述转轮上部最大外径和所述轨道变换短节的第一导向斜齿和第二导向斜齿的最大外径,且所述转轮的环形台阶的外径与所述滑套密封筒的内径相适应。所述滚珠定位套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滑套的顶端,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滑套的底端,所述下接头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有一环形台阶,所述滑套通过所述弹簧压配在所述下接头内壁形成的环形台阶上,在所述滚珠定位套上端面与所述转轮的环形台阶的下端面的接触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滚珠;在所述滑套和所述滑套密封筒的侧壁上分别沿圆周方向加工有多个位于所述滑套侧壁上连通孔和位于所述滑套侧壁上的连通孔,所述滑套侧壁上连通孔位于所述滑套侧壁上的连通孔的上方,且在所述滑套侧壁上的连通孔的上侧和下侧侧壁处向内局部凹陷,使所述滑套与所述滑套密封筒之间局部形成有环空。在所述滑套外壁上分别设有位于所述滑套的连通孔的上方、位于所述滑套密封筒的连通孔的下方和位于所述滑套的连通孔和所述滑套密封筒的连通孔之间的0形密封圈组并形成密封。该可反复开关投球滑套利用斜面反自锁原理实现转轮的旋转换向,利用齿轮的定轴转动原理保持传动轮和转轮的同心状态,利用弹簧的能量转换原理实现转轮和滑套的复位,利用滚珠滚动摩擦阻力小于平面滑套摩擦阻力的特点减小转轮旋转时的阻力,利用闭合的分瓣爪与球配合时能够将上部的液体压力转化为推力,分瓣爪张开后又允许球通过的特点设计了动力部件,实现了打开和关闭滑套只需在传动轮顶部投入同一尺寸的钢球开栗打压即可,无须动用钢丝作业设备,操作简单,施工风险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反复开关投球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反复开关投球滑套的轨道变换短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这些实施例绝非对本技术有任何限制。如图1?3所示,该可反复开关投球滑套包括通过螺纹依次连接的上接头1、轨道变换短节3、滑套密封筒8、弹簧导套10和下接头11构成的投球滑套本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投球滑套本体内部的传动轮2、转轮4、滚珠定位套6、滑套7和弹簧9,具体地:所述上接头1、轨道变换短节3、滑套密封筒8、弹簧导套10和下接头11的中心均设有通孔;所述传动轮2、转轮4、滚珠定位套6和滑套7中心也设有通孔;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沿内壁圆周方向均匀形成有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所述第二定位槽32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槽31槽深,在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底端沿所述第一定位槽31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2之间的凸起部分向下延伸分别形成有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导向斜齿33和第二导向斜齿34 ;沿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上端外壁和下端的外壁的圆周方向向内凹陷形均成有环形台阶,并且在凹陷处内壁上设有连接外螺纹,使所述上接头1的下端和所述滑套密封筒8的上端分别插装在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的上端和下端,并通过所述上接头1的下端和所述滑套密封筒8的上端的内壁上设有的连接内螺纹与述轨道变换短节3螺纹连接固定;所述传动轮2上部沿轴向向上均匀形成有多瓣式分瓣爪21分瓣爪21的个数至少为3个,所述传动轮2下部外壁局部向外凸起形成有多根与所述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宽度相适应的定位条22,使所述定位条22能够插装在所述第一定位槽31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2内并沿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内壁上下往复滑动,所述转轮4上部内径小于所述下部内径,所述传动轮2下部外径与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的最小内径相适应,所述多瓣式分瓣爪21顶部切有能够与球配合的内倒角,所述上接头1内壁局部凸起形成有环形台阶,使所述多瓣式分瓣爪21上半部分位于小半径的环形台阶处、下半部分位于大半径处,当所述多瓣式分瓣爪21向下运动至全部位于大半径处时,其多瓣式分瓣爪21可以打开使其内径变大,与所述转轮4下部内经一致,沿所述传动轮2底端圆周方向还设有多个第三导向斜齿23 ;所述转轮4的上端沿圆周方向形成有与所述传动轮2的第三导向斜齿23相互配合的多个第四导向斜齿41,所述转轮4的外壁上形成有仅与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的所述第二定位槽32相适应的导向筋条42,使所述导向筋条42只能嵌入所述第二定位槽32中,而不能嵌入所述第一定位槽31中,当所述转轮4旋转至所述导向筋条42嵌入所述第二定位槽32中时,所述转轮4能够在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内壁上下往复滑动,所述转轮4的底端外壁凸起形成有环形台阶43,所述转轮4上部最大外径与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的最小内径相互匹配,所述转轮4的环形台阶43的外径大于所述转轮4上部最大外径和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的第一导向斜齿33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反复开关投球滑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螺纹依次连接的上接头(1)、轨道变换短节(3)、滑套密封筒(8)、弹簧导套(10)和下接头(11)构成的投球滑套本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投球滑套本体内部的传动轮(2)、转轮(4)、滚珠定位套(6)、滑套(7)和弹簧(9),其中: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沿内壁圆周方向均匀形成有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所述第二定位槽(32)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槽(31)槽深,在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底端沿所述第一定位槽(31)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2)之间的凸起部分向下延伸分别形成有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导向斜齿(33)和第二导向斜齿(34);所述传动轮(2)上部沿轴向向上均匀形成有多瓣式分瓣爪(21),所述传动轮(2)下部外壁局部向外凸起形成有多根与所述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宽度相适应的定位条(22),使所述定位条(22)能够插装在所述第一定位槽(31)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2)内并沿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内壁上下往复滑动,沿所述传动轮(2)底端圆周方向还设有多个第三导向斜齿(23);所述转轮(4)的上端沿圆周方向形成有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齿(33)、所述第二导向斜齿(34)和所述第三导向斜齿(23)齿面配合的多个第四导向斜齿(41),所述转轮(4)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的所述第二定位槽(32)相适应的导向筋条(42),使所述导向筋条(42)只插装在所述第二定位槽(32)中,并沿所述轨道变换短节(3)内壁上下往复滑动,所述转轮(4)的底端外壁凸起形成有环形台阶(43);所述滚珠定位套(6)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滑套(7)的顶端,所述弹簧(9)设置在所述滑套(7)的底端,所述下接头(11)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有一环形台阶,所述滑套(7)通过所述弹簧(9)压配在所述下接头(11)内壁形成的环形台阶上,在所述滚珠定位套(6)上端面与所述转轮(4)的环形台阶(43)的下端面的接触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滚珠(5);在所述滑套(7)和所述滑套密封筒(8)的侧壁上分别沿圆周方向加工有多个位于所述滑套(7)侧壁上连通孔(71)和位于所述滑套(7)侧壁上的连通孔(81),所述滑套(7)侧壁上连通孔(71)位于所述滑套(7)侧壁上的连通孔(81)的上方,且在所述滑套(7)侧壁上的连通孔(71)的上侧和下侧侧壁处向内局部凹陷,使所述滑套(7)与所述滑套密封筒(8)之间局部形成有环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良张世林王玉忠李金凤张武滕俊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