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粒物料装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80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粒物料装运车(1),它用于编入由多辆这种车组成的运载列车,该散粒物料装运车具有一个支承在轨行机构(3)上的车底架(4)。上面装有一个具有沿车辆纵向延伸的车底传送带(6)的储料箱(5)和一条倾斜设置的、伸出车辆一端并有投料端(12)的转递传送带(8)。该散粒物料装运车(1)还具有一个缓和冲击力用的缓冲板(13)。利用一个驱动装置(14)可使缓冲板从位于投料端(12)和车底传送带(6)之间的、引导散粒物料(17)从投料端(12)投下的工作状态转入不工作状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粒物料装运车,用于编入由多辆这种车组成的一列运载列车。它有一个支承在轨行机构上的车底架,上面装有一个具有沿车辆纵向延伸的车底传送带的储料箱和一条倾斜设置的、伸出车辆一端并有投料端的转递传送带。专利文献中已介绍过许多这类散粒物料装运车。比如EP 96236B号专利描述了一辆轨行的散粒物料运送车,它具有一个装有车底传送带的储料箱。车辆端部有一条倾斜设置的转递传送带排列在该车底传送带后面并伸出车端以外。采用这种结构,就可将任意辆这种车连挂成一列运载列车。此时转递传送带的投料端位于排列在前的车辆的车底传送带受料端的上方。这样就形成了一条覆盖运载列车全长的传送带通道,从而可使挖取的道床道碴通过运载列车的全长。道碴的储存从最后一辆车开始,一旦这辆车装满了道碴,就使倒数第二辆车的转递传送带停止运转并开始向这辆车装道碴。AT 398993B号专利介绍的一辆车底架上装有数个配备有自己的车底传送带的存贮区,已为人们所知。每条车底传送带是倾斜设置的,使它的投料端位于下一条车底传送带受料端的上方。在转递物料的范围内设有控制盖板,以保证物料特别是在弯道上能顺利地流通。最后在CH609622号专利公开的一种轨行式物料运送与储存设备中,安装在车底架上的储料箱的上方设有一条传送带装置。在传送带装置的投料端区域设有一块可以转动的导向板,以保证将物料流可靠地引入储料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法延长车底传送带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散粒物料装运车来实现的,它用于编入由多辆这种车组成的运载列车中,该散粒物料装运车具有一个支承在轨行机构上的车底架,在该车底架上面装有一个具有沿车辆纵向延伸的车底传送带的储料箱和一条倾斜设置的、伸出车辆一端并具有投料端的转递传送带,该散粒物料装运车具有一块缓和冲击力用的缓冲板,利用一个驱动装置可使该缓冲板从位于投料端和车底传送带之间的、用于引导散粒物料从投料端投下的工作状态转入不工作状态。由于装设了这块缓冲板,散料物料或者道碴就不会从转递传送带以全力冲击车底传送带。道碴先落在缓冲板上,然后再滑到车底传送带上。这样就可避免车底传送带的损坏,确切地说可以避免车底传送带的过早磨损,而车底传送带的维修既费时又费钱。缓冲板本身可以相当迅速而价廉地予以更换。当然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现有的装运车上加装这种缓冲板。缓冲板的可调节性能保证缓和冲击力,而不影响散粒物料装运车的储料容量。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改进设计,缓冲板及其驱动装置装在转递传送带的投料端,这样,即便散粒物料或道碴投入另一辆车或投在载重汽车的装载面积上或投放在轨道一旁时,也会缓和冲击力。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有利设计,在缓冲板上涂覆塑料涂层。该塑料涂层一方面可缓和冲击力和降低噪音,另一方面可防止缓冲板的磨损。只需在使用一定期限后更新或更换涂层。下面借助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予以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粒物料装运车编在装载列车内的侧视图;图2为散粒物料装运车放大的局部视图;图3为散粒物料装运车另一实施例的放大的局部视图;图4为缓冲板的详细示图。图1所示散粒物料装运车1与多辆这种轨行车辆连挂成一列运载列车2。每辆散粒物料装运车1具有一个支承在轨行机构3上的车底架4,上面有一个储料箱5。这个储料箱5的底部是一条沿车辆纵向延伸的车底传送带6。该车底传送带前面有一条沿传送方向(箭头7)倾斜设置的转递传送带8伸出车辆前端9。动力单元10用于向所有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从图2可以特别看出,车底传送带6受料端11的上方是沿传送方向排列在后面的一辆散粒物料装运车1的转递传送带8的投料端12。车底传送带6受料端11与转递传送带8投料端12之间有一块缓冲板13装在储料箱5上。利用驱动装置14可将这块缓冲板13从工作状态转入不工作状态(图2中用点划线所示)。缓冲板13与驱动装置14之间有一个平行四边形16形式的连接器15。小箭头所示为某种散粒物料或道碴17的流向。向运载列车2装道碴时,转递传送带8和车底传送带6以相应的循环速度将道碴17传送到沿传送方向位于最前面的散粒物料装运车1。在此作业方式时,每辆散粒物料装运车1的缓冲板13处于工作状态。此时道碴17从投料端12落在缓冲板13上,并在稍加转向的情况下最后落在直接位于缓冲板下面的车底传送带6上。一俟第一辆散粒物料装运车1几乎装满以后,就将该车的缓冲板13转入不工作状态,并在车底传送带6完全静止的情况下,将储料箱5完全装满。此后也按此方式将运载列车2的其余散粒物料装运车1装满。图3所示为散粒物料装运车1的另一结构方案。其中缓冲板13,确切地说连接器15铰接在转递传送带8的投料端12处。利用驱动装置14可使缓冲板13围绕一根水平的、大致沿车辆横向延伸的轴线18转动。转动(小箭头所示)的程度在必要时可以达到使缓冲板13在不工作状态时位于转递传送带8的上方(点划线示出)。图4为缓冲板13的一个专门结构形式。在这块缓冲板的正面,也就是面向图中未进一步示出的转递传送带8的一面涂有塑料涂层19。权利要求1.一种散粒物料装运车(1),它用于编入由多辆这种车组成的运载列车(2)中,该散粒物料装运车具有一个支承在轨行机构(3)上的车底架(4),在该车底架(4)上面装有一个具有沿车辆纵向延伸的车底传送带(6)的储料箱(5)和一条倾斜设置的、伸出车辆一端(9)并具有投料端(12)的转递传送带(8),其特征在于该散粒物料装运车(1)具有一块缓和冲击力用的缓冲板(13),利用一个驱动装置(14)可使该缓冲板从位于投料端(12)和车底传送带(6)之间的、用于引导散粒物料(17)从投料端(12)投下的工作状态转入不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粒物料装运车(1),其特征在于缓冲板(13)及其驱动装置(14)在车底传送带(6)受料端(11)的上方安装在储料箱(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粒物料装运车(1),其特征在于缓冲板(13)及其驱动装置(14)装在转递传送带(8)的投料端(12)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粒物料装运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3)涂有塑料涂层(19)。全文摘要一种散粒物料装运车(1),它用于编入由多辆这种车组成的运载列车,该散粒物料装运车具有一个支承在轨行机构(3)上的车底架(4)。上面装有一个具有沿车辆纵向延伸的车底传送带(6)的储料箱(5)和一条倾斜设置的、伸出车辆一端并有投料端(12)的转递传送带(8)。该散粒物料装运车(1)还具有一个缓和冲击力用的缓冲板(13)。利用一个驱动装置(14)可使缓冲板从位于投料端(12)和车底传送带(6)之间的、引导散粒物料(17)从投料端(12)投下的工作状态转入不工作状态。文档编号E01B27/00GK1340449SQ01126060公开日2002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约瑟夫·陶依尔, 曼弗雷德·布伦宁格 申请人:弗兰茨普拉塞铁路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粒物料装运车(1),它用于编入由多辆这种车组成的运载列车(2)中,该散粒物料装运车具有一个支承在轨行机构(3)上的车底架(4),在该车底架(4)上面装有一个具有沿车辆纵向延伸的车底传送带(6)的储料箱(5)和一条倾斜设置的、伸出车辆一端(9)并具有投料端(12)的转递传送带(8),其特征在于:该散粒物料装运车(1)具有一块缓和冲击力用的缓冲板(13),利用一个驱动装置(14)可使该缓冲板从位于投料端(12)和车底传送带(6)之间的、用于引导散粒物料(17)从投料端(12)投下的工作状态转入不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瑟夫陶依尔曼弗雷德布伦宁格
申请(专利权)人:弗兰茨普拉塞铁路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奥地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