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放表层水体的装置,包括排水插管和浮力装置,所述的排水插管由上部分的滑动插管和下部分的固定插管组成,所述的滑动插管与固定插管为活动套接,固定插管的下端连接排水管,滑动插管的上端连接浮力装置。装置结构简单,通过有针对性地排放表层水体,既可以将有害藻类排出养殖池塘,又可以避免将中下层水体连带排出,造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养殖水体净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排放表层水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唯一一个水产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也是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富营养化的养殖水体中,蓝藻等有害藻类大量繁殖,这些藻类在繁殖过程将释放大量有害的次生代谢产物,对水生动植物造成极大危害。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除采取泼洒硫酸铜、生石灰等手段杀灭有害藻类外,将有害藻类直接从出水口排出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由于藻类具有较强的趋光性,晴天主要漂浮在水面,故排水口需要排出的主要是富集藻体的表层水体。但出于排水彻底,便于清整塘口的考虑,绝大部分池塘的出水口都设置在池塘底部,一旦拔开排水口的插管,所有水层的水体都将被排出,包括并不富含藻体的中下层水体,这对水资源缺乏地区的养殖池塘而言是极大的水资源浪费。201220742483.9,名称为“池塘除杂器”的技术专利,该池塘除杂器位于水面下,包括收纳结构、过滤结构、抽吸排水结构和浮力结构,所述收纳结构至少包括具有一容纳腔的主体,所述主体顶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过滤结构装于所述主体的容纳腔内,与所述进水口对应,所述主体底端有排水通孔,所述排水通孔和所述抽吸排水结构中抽吸主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抽吸主体的出水端接至池塘中,所述浮力结构装于所述收纳结构或抽吸排水结构上。该除杂器的抽吸排水结构的主体为潜水栗,装置的运转需要动力驱动,且装置的收纳结构对池塘污物的收纳能力有限,不适合开放型养殖大水面。201220087694.3,名称为“漂浮移动式水质净化器”的技术专利,包括其内设空腔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空腔底部设有入水仓,入水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带排污口的一级集污槽,入水仓通过出水口与壳体空腔连通,壳体空腔一侧设有出水口以及带排污口的二级集污槽,该水质净化器收集的污物需要人工清理出池塘系统,且对小型浮游藻类没有过滤处理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排放池塘表层水体的装置,既确保将表层水体中的有害藻类排出养殖池塘,也避免将中下层水体连带排出,造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种排放表层水体有害藻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插管和浮力装置,所述的排水插管由上部分的滑动插管和下部分的固定插管组成,所述的滑动插管与固定插管为活动套接,固定插管的下端与连接排水管,滑动插管的上端连接浮力装置,以便滑动插管随池塘水位的升降在固定插管上上下滑动。本技术所述滑动插管的上管口设置有管帽,当水面的有害藻类大部分排出池塘后,即可将管帽盖于滑动插管管口之上,停止水体排放。本技术所述浮力装置为设置有注水口的升力浮球。可以通过调节注水量控制浮力装置自身重量,继而调节滑动插管的入水深度。优选地,所述浮球的球体与注水口为吹塑工艺一体成型,以保持浮球的气密性。优选地,所述浮球的圆心位置高于滑动插管的上管口,有利于滑动插管的上管口浸没在水面以下。本技术所述滑动插管的管径大于固定插管,固定插管的上端活动套接在滑动插管中。优选地,所述固定插管的上管口外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滑动插管的下管口设置有环形接头,环形接头的下口径与固定插管的外径相同。密封圈的作用是:使固定插管与滑动插管紧密旋合,防止水体由滑动插管与固定插管的套接部渗漏;同时配合环形接头,防止滑动插管在上升过程中与固定插管脱节。本技术带来的的有益技术效果:借助浮力装置可有针对性地对养殖池塘的表层水体实施排放,解决了现有池塘排水口设置在池塘底部,无法单独排放上层水体的问题。通过将富集于表层水体的有害藻类排出养殖池塘,既净化了养殖水体,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因施用化学试剂杀灭藻类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水域生态环境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各部位分离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各部位组合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滑动插管与固定插管的套接部位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为排水插管、2为浮力装置、3为滑动插管、4为固定插管、5为接头、6为浮球、7为管帽、8为密封圈、9为注水口、10为浮球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种排放表层水体的装置,包括排水插管I和浮力装置2,所述的排水插管I由上部分的滑动插管3和下部分的固定插管4组成,所述的滑动插管3与固定插管4为活动套接,固定插管4的下端连接排水管,滑动插管3的上端连接浮力装置2。实施例2—种排放表层水体的装置,包括排水插管I和浮力装置2,所述的排水插管I由上部分的滑动插管3和下部分的固定插管4组成,所述的滑动插管3与固定插管4为活动套接,固定插管4的下端连接排水管,滑动插管3的上端连接浮力装置2。所述滑动插管3的上管口设置有管帽7。实施例3—种排放表层水体的装置,包括排水插管I和浮力装置2,所述的排水插管I由上部分的滑动插管3和下部分的固定插管4组成,所述的滑动插管3与固定插管4为活动套接,固定插管4的下端连接排水管,滑动插管3的上端连接浮力装置2。所述滑动插管3的上管口设置有管帽7。所述浮力装置2为设置有注水口的浮球6。实施例4—种排放表层水体的装置,包括排水插管I和浮力装置2,所述的排水插管I由上部分的滑动插管3和下部分的固定插管4组成,所述的滑动插管3与固定插管4为活动套接,固定插管4的下端连接排水管,滑动插管3的上端连接浮力装置2。所述滑动插管3的上管口设置有管帽7。所述浮力装置2为设置有注水口的浮球6。所述浮球6的球体与注水口 9为吹塑工艺一体成型。实施例5—种排放表层水体的装置,包括排水插管I和浮力装置2,所述的排水插管I由上部分的滑动插管3和下部分的固定插管4组成,所述的滑动插管3与固定插管4为活动套接,固定插管4的下端连接排水管,滑动插管3的上端连接浮力装置2。所述滑动插管3的上管口设置有管帽7。所述浮力装置2为设置有注水口的浮球6。所述浮球6的球体与注水口 9为吹塑工艺一体成型。所述浮球6的圆心位置高于滑动插管3的上管口。实施例6—种排放表层水体的装置,包括排水插管I和浮力装置2,所述的排水插管I由上部分的滑动插管3和下部分的固定插管4组成,所述的滑动插管3与固定插管4为活动套接,固定插管4的下端连接排水管,滑动插管3的上端连接浮力装置2。所述滑动插管3的上管口设置有管帽7。所述浮力装置2为设置有注水口的浮球6。所述浮球6的球体与注水口 9为吹塑工艺一体成型。所述浮球6的圆心位置高于滑动插管3的上管口。所述滑动插管3的管径大于固定插管4,固定插管4的上端活动套接在滑动插管3中。实施例7—种排放表层水体的装置,包括排水插管I和浮力装置2,所述的排水插管I由上部分的滑动插管3和下部分的固定插管4组成,所述的滑动插管3与固定插管4为活动套接,固定插管4的下端连接排水管,滑动插管3的上端连接浮力装置2。所述滑动插管3的上管口设置有管帽7。所述浮力装置2为设置有注水口的浮球6。 所述浮球6的球体与注水口 9为吹塑工艺一体成型。所述浮球6的圆心位置高于滑动插管3的上管口。所述滑动插管3的管径大于固定插管4,固定插管4的上端活动套接在滑动插管3中。所述固定插管4的上管口外部设置有密封圈8,所述滑动插管3的下管口设置有环形接头5,环形接头的下口径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放表层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插管(1)和浮力装置(2),所述的排水插管(1)由上部分的滑动插管(3)和下部分的固定插管(4)组成,所述的滑动插管(3)与固定插管(4)为活动套接,固定插管(4)的下端连接排水管,滑动插管(3)的上端连接浮力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江孝军,杜小应,郭富华,孙家贤,韩永望,刘永富,宋超,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