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长旻昊专利>正文

锥阀式永久防臭能控下水流量的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714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一种锥阀式永久防臭能控下水流量的地漏。包括地漏体,地漏体上开有下水孔;所述地漏体上安装有地漏盖,地漏盖与地漏体之间形成有气封腔,地漏盖上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进水孔;所述的地漏盖表面与地漏体下水孔相对处开有安装孔;所述地漏盖安装孔内安装有与地漏体下水孔配合的锥阀阀芯。锥阀结构关闭时,下水道与室内空间隔断,地漏靠锥阀结构防臭。锥阀结构正常打开时,一般来水量的水通过地漏排入下水道,地漏靠气封水防臭。调节锥阀阀芯或者直接取出锥阀阀芯可以达到快速排水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使用简便易行,采用气封水和锥阀阀芯与地漏体下水孔配合这两种防臭方法,防臭性能可靠;排水量可灵活调节,排水量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商业家庭等居所使用的地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臭并且能够根据来水量来改变下水流量的地漏。
技术介绍
地漏的功能是将水排向下水道,同时阻止下水道内的臭气进入室内。如图8所示,现在有的地漏是利用水进入地漏后在气封腔部位形成气封水,靠气封水来防止下水道内的臭气进入室内。但是,当气封水由于长时间蒸发或蒸发速度快而干涸消失时,这种地漏就不能阻止下水道内的臭气进入室内。还有弹簧式防臭地漏,这类地漏由于弹簧锈蚀,弹性逐渐减弱直至失效,从而失去防臭功能。另外这类弹簧防臭地漏还易缠绕毛发等不易清理。现在还有翻板式、浮球式、机械重力式、吸铁石式等防臭地漏,这些防臭地漏是采用自动平衡方式来密封排水口,这种自动平衡方式由于使用环境不同和使用过程的延续,自动平衡状态会慢慢破坏,从而失去防臭功效。现在的地漏只有固定的孔,当需要大量排水时,下水速度很慢,难以满足要求,导致水流大量存积,带来可能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地漏防臭功能易失效、排水量无法调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锥阀式永久防臭能控下水流量的地漏。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锥阀式永久防臭能控下水流量的地漏,包括地漏体,地漏体上开有下水孔;所述地漏体上安装有地漏盖,地漏盖与地漏体之间形成有气封腔,地漏盖上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进水孔;所述的地漏盖表面与地漏体下水孔相对处开有安装孔;所述地漏盖安装孔内安装有与地漏体下水孔配合的锥阀阀芯。其进一步是:所述地漏盖安装孔上开有内螺纹;所述锥阀阀芯是下端为圆锥形或球型的柱形体,锥阀阀芯外圆柱面开有与地漏盖安装孔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锥阀阀芯上端面固定有用于带动锥阀阀芯转动的立板。所述地漏盖呈圆形,多个地漏盖进水孔沿地漏盖圆心均匀分布;所述地漏体上端开有用于安装圆形地漏盖的抬肩,地漏体内部有一圈沉槽,地漏体中部为下水孔;所述地漏盖下表面固定有一圈伸进地漏体沉槽内的凸台,地漏体沉槽和地漏盖凸台配合形成所述气封腔。本技术中,锥阀阀芯与充当锥阀阀座的地漏体下水孔形成锥阀结构。地漏体下水孔内孔圆柱面与地漏体下水孔上端面垂直,使锥阀结构的阀座呈直角尖边结构。通过施加外力打开或关闭锥阀结构,通过加大关闭锥阀结构的力量,消除异物对密封口的影响。地漏盖和锥阀阀芯装取方便,易于清洁。锥阀结构关闭时,下水道与室内空间隔断,地漏靠锥阀结构防臭。锥阀结构正常打开时,一般来水量的水通过地漏排入下水道,地漏靠气封水防臭。当要求排水量大时,可调节锥阀阀芯的螺纹结构来加大锥阀结构开口量,或将锥阀阀芯取出形成直通地漏,以达到快速排水目的。将锥阀阀芯取出时,可将排水管接头直接与地漏配合,使水直接排进下水道,而不是先流经地面再进入地漏,避免了地面水平不好,而使水存积在某些低洼地方的问题,排水速度快。本技术的优点是:安装、使用简便易行,采用气封水和锥阀阀芯与地漏体下水孔配合这两种防臭方法,防臭性能可靠;排水量可灵活调节,排水量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俯视图;图3是锥阀阀芯主视图;图4是图3中左视图;图5是图3中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锥阀结构关闭时的防臭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锥阀结构打开时的防臭原理图。图8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普通水封防臭地漏的防臭原理图。图中:1、地漏体;11、下水孔;2、地漏盖;21、进水孔;3、气封腔;4、锥阀阀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锥阀式永久防臭能控下水流量的地漏,地漏体1上开有下水孔11,地漏体1上安装有地漏盖2,地漏盖2与地漏体1之间形成有气封腔3,地漏盖2上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进水孔21 ;地漏盖2表面与地漏体1下水孔11相对处开有安装孔;地漏盖2安装孔内安装有与地漏体1下水孔11配合的锥阀阀芯4。再结合图2所示,地漏盖2呈圆形,多个地漏盖2进水孔21沿地漏盖2圆心均匀分布;地漏体1上端开有用于安装圆形地漏盖2的抬肩,地漏体1内部有一圈沉槽,地漏体1中部为下水孔11 ;地漏盖2下表面固定有一圈伸进地漏体1沉槽内的凸台,地漏体1沉槽和地漏盖2凸台配合形成所述气封腔3。再结合如图3至图5所示,地漏盖2安装孔上开有内螺纹;锥阀阀芯4是下端为圆锥形或球型的柱形体,锥阀阀芯4外圆柱面开有与地漏盖2安装孔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锥阀阀芯4上端面固定有用于带动锥阀阀芯4转动的立板。如图6所示,锥阀结构关闭时,下水道与室内空间隔断,地漏靠锥阀结构防臭。如图7所示,锥阀结构正常打开时,一般来水量的水通过地漏排入下水道,地漏靠气封水防臭。当要求排水量大时,可调节锥阀阀芯的螺纹结构来加大锥阀结构开口量,或将锥阀阀芯取出形成直通地漏,以达到快速排水目的。将锥阀阀芯取出时,可将排水管接头直接与地漏配合,使水直接排进下水道,而不是先流经地面再进入地漏,避免了地面水平不好,而使水存积在某些低洼地方的问题。【主权项】1.一种锥阀式永久防臭能控下水流量的地漏,包括地漏体(I ),地漏体(I)上开有下水孔(11);所述地漏体(I)上安装有地漏盖(2),地漏盖(2)与地漏体(I)之间形成有气封腔(3),地漏盖(2)上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进水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漏盖(2)表面与地漏体(I)下水孔(11)相对处开有安装孔;所述地漏盖(2)安装孔内安装有与地漏体(I)下水孔(11)配合的锥阀阀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阀式永久防臭能控下水流量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盖(2)安装孔上开有内螺纹;所述锥阀阀芯(4)是下端为圆锥形或球型的柱形体,锥阀阀芯(4)外圆柱面开有与地漏盖(2)安装孔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阀式永久防臭能控下水流量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阀阀芯(4)上端面固定有用于带动锥阀阀芯(4)转动的立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锥阀式永久防臭能控下水流量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盖(2)呈圆形,多个地漏盖(2)进水孔(21)沿地漏盖(2)圆心均匀分布;所述地漏体(I)上端开有用于安装圆形地漏盖(2)的抬肩,地漏体(I)内部有一圈沉槽,地漏体(I)中部为下水孔(11);所述地漏盖(2)下表面固定有一圈伸进地漏体(I)沉槽内的凸台,地漏体(I)沉槽和地漏盖(2 )凸台配合形成所述气封腔(3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布一种锥阀式永久防臭能控下水流量的地漏。包括地漏体,地漏体上开有下水孔;所述地漏体上安装有地漏盖,地漏盖与地漏体之间形成有气封腔,地漏盖上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进水孔;所述的地漏盖表面与地漏体下水孔相对处开有安装孔;所述地漏盖安装孔内安装有与地漏体下水孔配合的锥阀阀芯。锥阀结构关闭时,下水道与室内空间隔断,地漏靠锥阀结构防臭。锥阀结构正常打开时,一般来水量的水通过地漏排入下水道,地漏靠气封水防臭。调节锥阀阀芯或者直接取出锥阀阀芯可以达到快速排水目的。本技术安装、使用简便易行,采用气封水和锥阀阀芯与地漏体下水孔配合这两种防臭方法,防臭性能可靠;排水量可灵活调节,排水量大。【IPC分类】E03F5/04, E03F5/06【公开号】CN204983111【申请号】CN201520749711【专利技术人】张长旻昊 【申请人】张长旻昊【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阀式永久防臭能控下水流量的地漏,包括地漏体(1),地漏体(1)上开有下水孔(11);所述地漏体(1)上安装有地漏盖(2),地漏盖(2)与地漏体(1)之间形成有气封腔(3),地漏盖(2)上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进水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漏盖(2)表面与地漏体(1)下水孔(11)相对处开有安装孔;所述地漏盖(2)安装孔内安装有与地漏体(1)下水孔(11)配合的锥阀阀芯(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旻昊
申请(专利权)人:张长旻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