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5412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包括能上下翻转并能支撑于所施工高层建筑各楼层楼板上的联动翻板,联动翻板安装在施工电梯轿厢内且其支撑于楼板上的宽度d1=30~50mm;施工电梯轿厢的前防护门由上防护门和开关过程中带动联动翻板同步进行翻转的下防护门组成;联动翻板后部以铰接方式安装在轿厢底板上且其后部与下防护门之间的间距d2=180~280mm;联动翻板的前后向宽度D1=d1+d2+d3,其中d3为施工电梯轿厢与楼板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与施工电梯轿厢连接为一体,能解决现有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存在的多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电梯安全防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施工电梯是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重要的垂直运输设备,施工电梯平层防护搭建了施工电梯轿厢与楼层之间的施工通道,同时保证了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传统施工电梯的平层防护结构是采用落地式脚手架随层搭设的防护平台,防护平台存在施工工期长、脚手架搭设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低、费工费料等问题,并且由于防护平台与所施工高层建筑楼层之间的存在至少50mm的间隙,存在高空落物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而上述防护平台的安全防护效果较差。因而,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与施工电梯轿厢连接为一体,能有效解决现有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存在的施工效率低、施工工期长、费工费料、安全防护效果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与施工电梯轿厢连接为一体,能解决现有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存在的施工效率低、施工工期长、费工费料、安全防护效果较差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上下翻转并能支撑于所施工高层建筑各楼层的楼板上的联动翻板,所述联动翻板安装在施工电梯轿厢内且其支撑于楼板上的宽度dl = 30mm?50mm ;所述施工电梯轿厢包括轿厢底板、位于轿厢底板正上方的轿厢顶板、安装于轿厢底板后侧与轿厢顶板后侧之间的后防护门和安装于轿厢底板前侧与轿厢顶板前侧之间的前防护门,所述前防护门由上防护门和开关过程中带动联动翻板同步进行翻转的下防护门组成,所述下防护门位于上防护门下方;所述联动翻板后部以铰接方式安装在轿厢底板上,且联动翻板后部与下防护门之间的水平间距d2 = 180mm?280mm ;所述联动翻板为所述前防护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前部支撑于下防护门上的长方形平板,且联动翻板的前后向宽度Dl = dl+d2+d3,其中d3为所述施工电梯轿厢与楼板之间的间距。上述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d3 =80mm ?120mmo上述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联动翻板后部与轿厢底板之间通过多个铰接件进行连接,多个所述铰接件的结构均相同且其均布设在轿厢底板的前侧上部;多个所述铰接件布设在同一直线上且其与轿厢底板前侧壁之间的水平间距均为d2。上述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铰接件包括固定在轿厢底板前侧上部的轴套和同轴套装在所述轴套内的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在联动翻板后部。上述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铰接件为合页。上述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铰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铰接件分别为布设在轿厢底板左右两侧上部的左侧铰接件和右侧铰接件,所述左侧铰接件与轿厢底板左侧壁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右侧铰接件与轿厢底板右侧壁之间的间距均为80_?120mm。上述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联动翻板的前后向宽度D2 = D-Dd,其中D为下防护门的宽度,Dd = 15mm?25mm。上述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防护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供联动翻板前部上下滑移的导向杆,多个所述导向杆均呈竖直向布设。上述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为布设在下防护门中部的中部导向杆和两个分别位于下防护门左右两侧的侧部导向杆,两个所述侧部导向杆与所述中部导向杆之间的间距相同;三个所述导向杆均为焊接固定在下防护门上的方形钢管。上述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联动翻板为平直钢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加工制作简便,投入成本较低。2、使用操作简便,联动翻板的上下翻转与前防护门的开关过程进行联动:当施工电梯轿厢的前防护门打开过程中,下防护门向下移动时,联动翻板随之向下翻转直至其前部支撑于楼板上,形成连接于施工电梯轿厢与楼板之间的施工通道,起到平层防护作用;当施工电梯轿厢的前防护门关闭过程中,下防护门向上移动时,联动翻板随之向上翻转。3、使用效果好,安全防护性能强,比常规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用材少,大大节约了人工与材料租赁成本,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能有效解决现有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存在的施工效率低、施工工期长、费工费料、安全防护效果较差等问题;并且,适用于所有高层建筑的施工电梯,推广应用前景广泛。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与施工电梯轿厢连接为一体,能解决现有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存在的施工效率低、施工工期长、费工费料、安全防护效果较差等问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前侧防护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前侧防护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联动翻板支撑于楼板时的支撑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铰接件在轿厢底板上的布设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导向杆的布设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 一联动翻板;2—楼板;3_1 —轿厢底板;3-2一轿厢顶板;3_3—后防护门;3_4—上防护门;3-5—下防护门;4 一铰接件;5—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能上下翻转并能支撑于所施工高层建筑各楼层的楼板2上的联动翻板1,所述联动翻板1安装在施工电梯轿厢内且其支撑于楼板2上的宽度dl = 30mm?50mm。所述施工电梯轿厢包括轿厢底板3_1、位于轿厢底板3_1正上方的轿厢顶板3-2、安装于轿厢底板3-1后侧与轿厢顶板3-2后侧之间的后防护门3-3和安装于轿厢底板3-1前侧与轿厢顶板3-2前侧之间的前防护门,所述前防护门由上防护门3-4和开关过程中带动联动翻板1同步进行翻转的下防护门3-5组成,所述下防护门3-5位于上防护门3-4下方。所述联动翻板1后部以铰接方式安装在轿厢底板3-1上,且联动翻板1后部与下防护门3-5之间的水平间距d2 = 180mm?280mm。所述联动翻板1为所述前防护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前部支撑于下防护门3-5上的长方形平板,且联动翻板1的前后向宽度Dl = dl+d2+d3,其中d3为所述施工电梯轿厢与楼板2之间的间距。实际使用时,所述轿厢底板3-1和轿厢顶板3-2均呈水平布设,所述前防护门和后防护门3-3均呈水平布设。同时,所述施工电梯轿厢还包括安装于轿厢底板3-1左侧与轿厢顶板3-2左侧之间的左侧挡板和安装于轿厢底板3-1右侧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联动翻板的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平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上下翻转并能支撑于所施工高层建筑各楼层的楼板(2)上的联动翻板(1),所述联动翻板(1)安装在施工电梯轿厢内且其支撑于楼板(2)上的宽度d1=30mm~50mm;所述施工电梯轿厢包括轿厢底板(3‑1)、位于轿厢底板(3‑1)正上方的轿厢顶板(3‑2)、安装于轿厢底板(3‑1)后侧与轿厢顶板(3‑2)后侧之间的后防护门(3‑3)和安装于轿厢底板(3‑1)前侧与轿厢顶板(3‑2)前侧之间的前防护门,所述前防护门由上防护门(3‑4)和开关过程中带动联动翻板(1)同步进行翻转的下防护门(3‑5)组成,所述下防护门(3‑5)位于上防护门(3‑4)下方;所述联动翻板(1)后部以铰接方式安装在轿厢底板(3‑1)上,且联动翻板(1)后部与下防护门(3‑5)之间的水平间距d2=180mm~280mm;所述联动翻板(1)为所述前防护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前部支撑于下防护门(3‑5)上的长方形平板,且联动翻板(1)的前后向宽度D1=d1+d2+d3,其中d3为所述施工电梯轿厢与楼板(2)之间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占国任冠军袁李增郭俊青武彩荣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