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装置,属于机械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电动机、齿轮架、壳体和多个齿轮;所述的齿条与一号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电动机输出轴连接三号齿轮,三号齿轮与所述的二号齿轮相啮合;所述的齿轮架与一号齿轮、二号齿轮所在的轴相铰接;所述的电动机与齿轮架固定连接;二号齿轮的下方设有四号齿轮,四号齿轮与二号齿轮相啮合,四号齿轮固定连接同轴的一号星形轮;所述的齿轮架上设有相互啮合的五号齿轮和六号齿轮,五号齿轮和六号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同轴的二号星形轮和三号星形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省电、性能稳定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技术专利申请《一种升降装置》(申请号:2015201128801)的分案申请,涉及一种机械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物料提升、辅助升降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升降结构广泛应用于多种机械装置装置中,如物料提升、辅助升降等。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升降装置为电动升降,其中下降过程中为防止自由下降速度过快而造成较大的冲击,通常采用电动机驱动下降和摩擦的方式减速下降。前者在下降的过程中的造成了电力的损耗,后者长期使用后会因为摩擦件的磨损而造成失灵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省电、性能稳定的一种提升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和卡死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齿条、电动机、齿轮架、壳体和多个齿轮;所述的齿条竖直放置,穿过壳体,所述的齿条与一号齿轮相嗤合,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共同组成一双联齿轮,双联齿轮的轴安装在所述的壳体上;所述的电动机输出轴连接三号齿轮,三号齿轮与所述的二号齿轮相啮合;所述的齿轮架与一号齿轮、二号齿轮所在的轴相铰接;所述的电动机与齿轮架固定连接;二号齿轮的下方设有四号齿轮,四号齿轮与二号齿轮相啮合,四号齿轮固定连接同轴的一号星形轮;四号齿轮及一号星形轮的轴安装在所述的壳体上;所述的齿轮架上设有相互嗤合的五号齿轮和六号齿轮,五号齿轮和六号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同轴的二号星形轮和三号星形轮;所述的三个星形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并且二号星形轮与三号星形轮最大半径之和小于五号齿轮与六号齿轮分度圆半径之和;所述的卡死装置包括第一棘条、棘爪,所述的第一棘条位置固定,第一棘条的齿面朝向所述的齿条;所述的齿条内设有水平盲孔和竖直孔,所述的水平盲孔开口处位于齿条朝向第一棘条的一面上,所述的竖直孔下端连通水平盲孔的中部;水平孔内设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靠近第一棘条端与棘爪相铰接;第一卡块与水平盲孔的盲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竖直孔内设有第一操作杆,第一操作杆下端远离第一棘条侧设有斜面;所述的第一卡块上侧面与所述的第一操作杆相接触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操作杆上端相适应的三角形凹槽,所述的相适应是指三角形凹槽能够刚好容纳第一操作杆的下端;竖直孔的上端设有第一电磁铁,第一操作杆上端设有磁铁,所述的磁铁上端的极性与所述的第一电磁铁下端的极性相同;第一操作杆中间朝向第一棘条的侧面上设有第一突起,齿条上靠近第一突起的位置上铰接测向块,测向块朝向第一棘条一侧有尖角,测向块上远离第一棘条一侧设有第二突起,第二突起位于第一突起的下方。上述一号齿轮直径小于二号齿轮直径,二号齿轮直径大于四号齿轮直径,四号齿轮直径小于一号星形轮的最大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通过自身重力下降,节省电能;2、缓降速度不会因零件磨损而发生改变,性能稳定;3、缓降速度不会因使用者的体重不同而明显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四中升降装置和卡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五中漏斗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五中升降装置和卡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六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六中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图10中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齿条7、电动机9、齿轮架10、壳体8和多个齿轮,所述的电动机9、齿轮架10、壳体8和多个齿轮位于壳体8内部。所述的齿条7竖直放置,穿过壳体8,齿条7连接需要升降的物体,所述的齿条7与一号齿轮1相嗤合,一号齿轮1与二号齿轮2共同组成一双联齿轮,双联齿轮的轴安装在所述的壳体8上。所述的电动机9输出轴连接三号齿轮3,三号齿轮3与所述的二号齿轮2相啮合。所述的齿轮架10与一号齿轮1、二号齿轮2所在的轴相铰接,通过壳体8来限制齿轮架10旋转的角度,所述限制的限位结构可以为壳体8的外在形状,或者壳体8内的突出。所述的电动机9与齿轮架10固定连接。由于齿轮架10围绕二号齿轮2所在的轴旋转,所以旋转过程中,三号齿轮3能够始终与二号齿轮2相啮合。二号齿轮2的下方设有四号齿轮4,四号齿轮4与二号齿轮2相嗤合,四号齿轮4固定连接同轴的一号星形轮11。四号齿轮4及一号星形轮11的轴安装在所述的壳体8上。所述的齿轮架10上设有相互嗤合的五号齿轮5和六号齿轮6,五号齿轮5和六号齿轮6分别固定连接同轴的二号星形轮12和三号星形轮13。所述的三个星形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并且满足:①二号星形轮12与三号星形轮13最大半径(即尖角处与圆心之间距离)之和小于五号齿轮5与六号齿轮6分度圆半径之和,以保证二号星形轮12与三号星形轮13不会发生碰撞;②当齿轮架10旋转至最低处时,二号星形轮12的尖角与三号星形轮13的尖角都能够与一号星形轮11的尖角发生碰撞;③当齿轮架10旋转至最高处时,二号星形轮12的尖角与三号星形轮13的尖角都不能与一号星形轮11的尖角发生碰撞。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状态时,齿轮架10位于其行程的最低处。升降装置工作原理:当需要升降的物体带动齿条7下降时,一号齿轮1顺时针旋转,同时二号齿轮2顺时针旋转,二号齿轮2带动四号齿轮4逆时针旋转,同时一号星形轮11逆时针旋转,一号星形轮11尖角首先与二号星形轮12尖角相碰撞,二号星形轮12顺时针旋转,同时五号齿轮5顺时针旋转,带动六号齿轮6逆时针旋转,同时三号星形轮13逆时针旋转,随即一号星形轮11尖角与正在逆时针旋转的三号星形轮13相碰撞,使三号星形轮13反转,即顺时针旋转,同时六号齿轮6顺时针旋转,带动五号齿轮5逆时针旋转,同时二号星形轮12逆时针旋转,随即一号星形轮11的下一个尖角与正在逆时针旋转的二号星形轮12碰撞……经过周而复始的碰撞,一号星形轮11的转速始终被控制在一个较低的速度,即实现了齿条7缓慢下降的过程。缓降过程是通过机械方式来实现,无需开动电动机9,从而降低了能量损耗;缓降过程通过碰撞而非摩擦方式来实现的,因此不会因零件的磨损而导致摩擦系数改变进而使缓降速度发生变化。当需要升降的物体需要上升时,启动电动机9,电动机9带动三号齿轮3顺时针旋转,三号齿轮3带动二号齿轮2逆时针旋转,同时一号齿轮1逆时针旋转,一号齿轮1带动齿条7缓慢上升;同时三号齿轮3受到二号齿轮2作用的逆时针的力矩,齿轮架10受到三号齿轮3作用的顺时针的力矩,该力矩带动齿轮架10顺时针转动图中双点划线位置处,此时二号星形轮12与三号星形轮13不再与一号星形轮11相碰撞,避免了能量损耗。优化方案中,为获得更好地减速效果,一号齿轮1直径小于二号齿轮2直径,二号齿轮2直径大于四号齿轮4直径,四号齿轮4直径小于一号星形轮11的最大直径(即尖角处与圆心之间距离的两倍)。本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机械应用中,以下为具体实施应用。下述实施例中的升降装置结构具体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和卡死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齿条、电动机、齿轮架、壳体和多个齿轮;所述的齿条竖直放置,穿过壳体,所述的齿条与一号齿轮相啮合,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共同组成一双联齿轮,双联齿轮的轴安装在所述的壳体上;所述的电动机输出轴连接三号齿轮,三号齿轮与所述的二号齿轮相啮合;所述的齿轮架与一号齿轮、二号齿轮所在的轴相铰接;所述的电动机与齿轮架固定连接;二号齿轮的下方设有四号齿轮,四号齿轮与二号齿轮相啮合,四号齿轮固定连接同轴的一号星形轮;四号齿轮及一号星形轮的轴安装在所述的壳体上;所述的齿轮架上设有相互啮合的五号齿轮和六号齿轮,五号齿轮和六号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同轴的二号星形轮和三号星形轮;所述的三个星形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并且二号星形轮与三号星形轮最大半径之和小于五号齿轮与六号齿轮分度圆半径之和;所述的卡死装置包括第一棘条、棘爪,所述的第一棘条位置固定,第一棘条的齿面朝向所述的齿条;所述的齿条内设有水平盲孔和竖直孔,所述的水平盲孔开口处位于齿条朝向第一棘条的一面上,所述的竖直孔下端连通水平盲孔的中部;水平孔内设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靠近第一棘条端与棘爪相铰接;第一卡块与水平盲孔的盲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竖直孔内设有第一操作杆,第一操作杆下端远离第一棘条侧设有斜面;所述的第一卡块上侧面与所述的第一操作杆相接触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操作杆上端相适应的三角形凹槽,所述的相适应是指三角形凹槽能够刚好容纳第一操作杆的下端;竖直孔的上端设有第一电磁铁,第一操作杆上端设有磁铁,所述的磁铁上端的极性与所述的第一电磁铁下端的极性相同;第一操作杆中间朝向第一棘条的侧面上设有第一突起,齿条上靠近第一突起的位置上铰接测向块,测向块朝向第一棘条一侧有尖角,测向块上远离第一棘条一侧设有第二突起,第二突起位于第一突起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爱,江春霞,刘庆梅,徐婷,申作剑,辛本强,胡家宁,
申请(专利权)人:王春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