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智能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4655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15:00
一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智能控制电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廉但控制效果好的可以配合电致液晶雾化玻璃使用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电路还包括采光模块、过零检测和脉冲整形单元、锁存单元、译码单元、驱动单元以及控制电压输出单元;锁存单元由74LS273芯片和74LS74芯片连接后构成,用以实现锁存并过零同步,译码单元两片74LS139芯片和非门连接后构成,驱动单元由3片74LS07驱动芯片连接后构成,控制电压输出单元由18个高压过零型双向可控硅光电隔离器MOC3041和18只双向可控硅构成,双向可控硅光电隔离器控制双向可控硅以实现对变压器次级绕组的组合控制,绕组的电压输出端即为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控制电压输入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致液晶雾化玻璃控制领域中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智能调光控制玻璃学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英文名称Switchable TransparentGlass,简称STG)。该产品利用干法夹胶玻璃工艺,把调光膜(英文名称SwitchableTransparent Film,简称STF)胶合在两片玻璃之间制成。调光玻璃的调光功能是由调光膜STF实现的。调光膜是由两片透明导电膜中间夹着一层塑胶-液晶芯层构成,当施加外电场后,两片透明导电薄膜之间形成电场,液晶分子指向矢沿电场方向排列,垂直入射的可见光透过玻璃、透明导电薄膜后入射到液晶球和聚合物界面时,随着所加电场的不同,调光玻璃呈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通电时雾度越小越好,断电时雾度越大越好。目前为智能调光控制玻璃所配置的调光电路,虽然控制精准度较高,但是由于其制造成本高昂,根本无法在大学实验室内被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智能控制电路,该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智能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同时采用的是常规电子元件,在保证价格便宜的同时还能够确保对电致液晶雾化玻璃控制的精准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智能控制电路,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为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源模块、接收来自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发出的显示信号的液晶显示模块以及向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发出信号的遥控模块,其中,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作为核心芯片,所述电源模块由桥式整流单元和7805稳压芯片以及1117-3.3稳压芯片依次连接后构成,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为配合IXD12864液晶显示屏的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电路还包括采光模块、过零检测和脉冲整形单元、锁存单元、译码单元、驱动单元以及控制电压输出单元;其中,所述采光模块主要由0n9658型可见光照度传感器及与其相配合的电阻、电容组成;可见光照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光强数据通过LIGHT端口传输到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LIGHT信号端口进行处理;所述过零检测和脉冲整形单元主要由两个光电耦合器TLP281芯片和两个74LS04非门芯片以及限流电阻连接后组成;其中,调压器初级的220V交流电压经限流电阻限流后直接加到两个反向并联的光电親合器的输入端;由所述光电親合器的输出端输出的脉冲信号经所述非门芯片整形后作为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中断请求信号和可控硅的过零同步信号;所述锁存单元由74LS273芯片和74LS74芯片连接后构成,用以实现锁存并过零同步,所述锁存单元接收来自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发出的光强控制信号;所述译码单元两片74LS139芯片和非门连接后构成,可译出18根控制信号,所述译码单元接收来自于所述锁存单元输出的信号;所述驱动单元由3片74LS07驱动芯片连接后构成,所述驱动单元接收来自于所述译码单元输出的信号;所述控制电压输出单元由18个高压过零型双向可控硅光电隔离器M0C3041和18只双向可控硅构成,其中所述双向可控硅光电隔离器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以实现对变压器次级绕组的组合控制,所述变压器次级绕组的电压输出端即为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控制电压输入端,所述双向可控硅光电隔离器接收来自于所述驱动单元输出的驱动信号。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种电路采用一片STM32F103C8T6单片机控制,工作在不扩展外围接口的单片运行方式,设置了过零检测脉冲整形电路、由锁存单元、译码单元和驱动单元构成的可控硅调压控制电路、遥控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电路。当采光模块采集的光强和系统内设值不同时,单片机通过控制74LS273、74LS139等芯片用锁码译码的方式控制光电耦合管,最终实现对输出高电压的交流控制电压,从而控制调光玻璃的通光率。本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智能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同时采用的是常规电子元件,在保证价格便宜的同时还能够确保对电致液晶雾化玻璃控制的精准度。另外,该电路中的无线遥控模块,在用户需求改变时,通过按键修改系统内设光强值从而改变玻璃通光率,电路中的LCD显示模块可方便用户更直观的了解屋内的亮度以及方便即时的调整。这样的一款电路就可以在大学时实验室广泛被应用,便于开展对电致液晶雾化玻璃展开相应的实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成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以及与其相连接的必要外围电路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过零检测和脉冲整形单元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锁存单元、译码单元和驱动单元依次连接后的电路图。上述三个单元依次连接后,构成了一个可控硅调压控制电路。图5是本技术所述控制电压输出单元的电路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采光模块的电路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电路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遥控模块的电路图。图9是本技术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路图。图10是本技术的整体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所示,该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智能控制电路,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为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源模块、接收来自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发出的显示信号的液晶显示模块以及向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发出信号的遥控模块。其中,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作为核心芯片,图2是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以及与其相连接的必要外围电路的电路图。所述必要外围电路主要是为保证单片机正常工作而需要的一个复位电路、一个晶振电路以及用于烧写程序的接口,为了更加明确的了解单片机的工作情况外加一个LED显示灯。所述电源模块由桥式整流单元和7805稳压芯片以及1117-3.3稳压芯片依次连接后构成,图9是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路图,电源电路主要由7805和1117-3.3组成。在P2处输入9V交流电压经D1桥式整流之后由7805稳压芯片输出电压为5V的VCC,再经过AMS1117-3.3稳压芯片后输出3.3V电压,AMS1117是一个正向低压降稳压器,在1A电流下压降为1.2V。AMS1117有两个版本:固定输出版本和可调版本,固定输出电压为1.5V、1.8V、2.5V、2.85V,3.0V、3.3V、5.0V,具有1%的精度;固定输出电压为1.2V的精度2%。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为配合IXD12864液晶显示屏的供电单元,图7是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电路图。12864液晶是128X64个点构成,带中文字库的128X64是一种具有4位/8位并行、2线或3线串行多种接口方式;其显示分辨率为128X64,内置8192个中文汉字和128个ASCII字符,利用该模块灵活的接口方式和简单、方便的操作指令,可构成全中文人机交互图形界面。所述遥控模块主要由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两部分组成。如图8所示。发射元件采用自带编码器的H)6A模块,其核心是FT2262,其发射频率稳定在315MHz,工作电压范围为3?12V,发射功率为10mW。该模块有8位/3态地址编码,用于识别发射与接收装置的一一对应,以防对其他遥控电器影响而产生误动作。接收模块采用与F06A配套使用的J06A,其核心是FT2272,该模的工作电压为2.6?3.6V,接收灵敏度为5 μ V,其上有8个地址编端,使用时其连接必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智能控制电路,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为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源模块、接收来自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发出的显示信号的液晶显示模块以及向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发出信号的遥控模块,其中,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作为核心芯片,所述电源模块由桥式整流单元和7805稳压芯片以及1117‑3.3稳压芯片依次连接后构成,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为配合LCD12864液晶显示屏的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电路还包括采光模块、过零检测和脉冲整形单元、锁存单元、译码单元、驱动单元以及控制电压输出单元;其中,所述采光模块主要由On9658型可见光照度传感器(U31)及与其相配合的电阻、电容组成;可见光照度传感器(U31)采集到的光强数据通过LIGHT端口传输到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LIGHT信号端口进行处理;所述过零检测和脉冲整形单元主要由两个光电耦合器TLP281芯片(U2,U3)和两个74LS04非门芯片以及限流电阻连接后组成;其中,调压器初级的220V 交流电压经限流电阻(R3)限流后直接加到两个反向并联的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由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输出的脉冲信号经所述非门芯片整形后作为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中断请求信号和可控硅的过零同步信号;所述锁存单元由74LS273芯片(U5) 和74LS74芯片连接后构成,用以实现锁存并过零同步,所述锁存单元接收来自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发出的光强控制信号;所述译码单元两片74LS139芯片(U7A,U7B) 和非门连接后构成,可译出18 根控制信号,所述译码单元接收来自于所述锁存单元输出的信号;所述驱动单元由3 片74LS07 驱动芯片(U10,U11,U12)连接后构成,所述驱动单元接收来自于所述译码单元输出的信号;所述控制电压输出单元由18个高压过零型双向可控硅光电隔离器MOC3041和18只双向可控硅构成,其中所述双向可控硅光电隔离器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以实现对变压器次级绕组的组合控制,所述变压器次级绕组的电压输出端即为电致液晶雾化玻璃的控制电压输入端,所述双向可控硅光电隔离器接收来自于所述驱动单元输出的驱动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龙陈宏燚任子健王硕李孟瑶孙希君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