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信号发送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3806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线信号发送驱动电路,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正向输入端,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输出端并联有两个支路,第一个支路为串联的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第二个支路为串联的第一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容,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连接至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之间,第二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连接至参考电平,第二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连接至第二运放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简化了驱动电路,降低了驱动电路的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讯
,尤其是一种红外线信号发送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红外线凭借其较强的穿透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无线通讯领域。为了提高红外线通讯的稳定性,需要保证红外线的发射功率保持稳定。现有的红外线信号发送驱动电路结构复杂,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外线信号发送驱动电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简化了驱动电路,降低了驱动电路的功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外线信号发送驱动电路,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正向输入端,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输出端并联有两个支路,第一个支路为串联的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第二个支路为串联的第一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容,第二电容通过串联的第三电容和第六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连接至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之间,第二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连接至参考电平,第二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连接至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至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至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之间,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之间,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串联的第十三电阻和第六电容接地,第五电阻通过第十四电阻连接至第三运放的正向输入端,第五电阻和第十四电阻之间通过第四电容接地,第三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容接地,第三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接地,第三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六电阻连接至第三运放的输出端,第三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七电阻连接至信号输出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利用第一运放将输入信号进行比例放大,然后利用两个输出支路对放大后的信号中存在的干扰波动信号进行分离,干扰信号通过第一电容至第六电阻这一支路进行释放,第二运放对剩余的较为平稳的信号进行检测,当发现信号强度过低时,通过导通三极管将干扰信号进行二次利用,第六电容对被二次利用的干扰信号进行二次滤波,过滤掉其中干扰强度较大的信号,降低二次利用的干扰信号对于正常信号的影响。第三运放对输出的信号进行低通滤波,进一步降低二次利用的干扰信号对于正常信号的影响。本技术不需要使用任何复杂的集成电路芯片,并且通过合理利用干扰信号,降低了整个驱动电路的功耗。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中:IN、信号输入端;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R11、第^^一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3、第十三电阻;R14、第十四电阻;R15、第十五电阻;R16、第十六电阻;R17、第十七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L1、第一电感;A1、第一运放;A2、第二运放;A3、第三运放;Q、三极管;0UT、信号输出端;VCC、参考电平。【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信号输入端IN通过第一电阻Rl连接至第一运放Al的正向输入端,第一运放Al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运放Al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一运放Al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l的输出端并联有两个支路,第一个支路为串联的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第二个支路为串联的第一电容Cl、第一电感LI和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通过串联的第三电容C3和第六电阻R6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之间,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参考电平VCC,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R9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RlO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Rll连接至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至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之间,三极管Q的发射极连接至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之间,三极管Q的发射极通过串联的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六电容C6接地,第五电阻R5通过第十四电阻R14连接至第三运放A3的正向输入端,第五电阻R5和第十四电阻R14之间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第三运放A3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接地,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六电阻R16连接至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七电阻Rl7连接至信号输出端OUT。其中,第一电阻Rl为lOOkQ,第二电阻R2为350kQ,第三电阻R3为120kQ,第四电阻R4为200k Ω,第五电阻R5为250k Ω、第六电阻R6为50k Ω,第七电阻R7为90k Ω,第八电阻R8为90 kQ,第九电阻R9为150kQ,第十电阻RlO为65 1^,第^^一电阻Rll为120 kQ,第十二电阻R12为230 kΩ,第十三电阻R13为80 kΩ,第十四电阻R14为130kQ,第十五电阻R15为50 kQ,第十六电阻R16为85 kΩ,第十七电阻R17为180 kQ。第一电容Cl为200 μ F,第二电容C2为300 μ F,第三电容C3为220 μ F,第四电容C4为50 μ F,第五电容C5为60 μ F,第六电容C6为180 μ F,第一电感LI为3mH,参考电平VCC为24V。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红外线信号发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信号输入端(IN)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并联有两个支路,第一个支路为串联的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第二个支路为串联的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通过串联的第三电容(C3 )和第六电阻(R6 )接地,第二运放(A2 )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R7 )连接至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之间,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参考电平(VCC),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R9)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至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至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之间,三极管(Q)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线信号发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信号输入端(IN)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并联有两个支路,第一个支路为串联的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第二个支路为串联的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通过串联的第三电容(C3)和第六电阻(R6)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之间,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参考电平(VCC),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R9)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至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至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之间,三极管(Q)的发射极连接至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之间,三极管(Q)的发射极通过串联的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六电容(C6)接地,第五电阻(R5)通过第十四电阻(R14)连接至第三运放(A3)的正向输入端,第五电阻(R5)和第十四电阻(R14)之间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第三运放(A3)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接地,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六电阻(R16)连接至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七电阻(R17)连接至信号输出端(OUT)。...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莱森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