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头戴式收纳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354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头戴式收纳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由耳机头及耳机带构成,耳机头中装置有电池及与电池连接的用电部件,耳机带由两半结构借助第一转轴连接构成,两半耳机带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带;耳机头借助第二转轴与耳机带连接,第二转轴上装置有导电扭簧,导电扭簧的一端触接导电杆的上端,另一端连接耳机中的用电部件,导电杆的下方设置有导电片,导电片通过导线与电池电连接;耳机头与耳机带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弹性带,耳机头的外侧端面设有磁块,耳机头的安装槽中装置有设定器,设定器与电池及用电部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音效好、能耗低、占用空间小、方便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是头戴式耳机。
技术介绍
头戴式耳机是区别于入耳式耳机的一种套置于头部的耳机,由于其不会对听力造成损害、音效好等优点,广泛受到人们喜爱。传统的头戴式耳机的两耳机头由中部的耳机带连接,依靠耳机带自身的弹力对人体头部夹紧,部分头戴式耳机的耳机头还可以转动调节角度及拉伸耳机带实现佩戴时的松紧调节,但其调节范围有限,不能以舒适的角度佩戴于头部,并且耳机头对耳部的夹持密闭性不高,导致音效不够佳;耳机未使用时由于耳机带的跨度较大,不便于收纳。传统的头戴式耳机需要操纵按键实现启动和关闭,其操作性有待提高,而且存在由于忘记关闭而浪费电能、部件损耗的缺点;耳机的开关设定按键均设置于耳机头的侧面,调节时需要盲摸设定或者取下耳机设定,其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传统头戴耳机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具有方便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性好、智能人性化的新型头戴式收纳耳机。—种新型头戴式收纳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由耳机头及耳机带构成,耳机头中装置有电池及与电池连接的用电部件,所述耳机带由两半结构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构成,两半耳机带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带;所述耳机头借助第二转轴与耳机带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装置有导电扭簧,所述导电扭簧的一端触接导电杆的上端,另一端连接耳机中的用电部件,导电杆的下方设置有导电片,导电片通过导线与电池电连接;所述耳机头与耳机带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弹性带,耳机头的外侧端面带有磁块,耳机头的安装槽中装置有设定器,设定器与电池及用电部件电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一端与耳机头固连,另一端通过插销插置于耳机带的插孔中;所述耳机带上带有多个所述插孔;所述导电杆借助滑套及弹簧滑动装置于耳机头中;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线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采用弹性带调节耳机带的夹持力及耳机头的夹持力,实现双重调节,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不同大小的头部佩戴;耳机头与耳机带间连接导电扭簧,实现耳机头对耳部的夹持密闭,提高了音效;导电扭簧的转动巧妙实现耳机的开启和关闭,无需手动操纵按键,提高了操作性,减小了能耗,延长了耳机的使用寿命;采用单独的设定器,方便耳机的设定操作;采用磁块实现耳机头向耳机本体内侧转动收纳,减小了耳机的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的收纳状态图。图中:1、耳机带;2、耳机头;21、安装槽;22、线槽;3、第一弹性带;4、第二弹性带;5、插孔;6、导电扭簧;7、第二转轴;8、插销;9、导线;10、导电片;11、导电杆;12、滑套;13、电池;14、弹簧;15、挡板;16、设定器;17、传输线;18、磁块;19、第一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头戴式收纳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由耳机头2及耳机带1构成,耳机头2中装置有电池13及与电池13连接的用电部件,耳机带1由两半结构通过第一转轴19连接组成,两半耳机带间连接第一弹性带3,第一弹性带3保持耳机带1间具有一定的弹性张力;耳机头2借助第二转轴7与耳机带1连接,第二转轴7上装置有导电扭簧6,导电扭簧6的一端触接导电杆11的上端,另一端连接耳机中的用电部件,导电杆11的下方设置有导电片10,导电片10通过导线9与电池13电连接,导电杆11借助滑套12、弹簧14及挡板15滑动装置于耳机头2中,弹簧14与滑套12固接,挡板15与导电杆11固接;弹簧14用于使导电杆11复位。当耳机佩戴于头部时,转动耳机头2,导电扭簧6转动一定的角度,带动导电杆11下滑触碰导电片10,从而接通用电部件,实现耳机的开启;当取下耳机时,导电扭簧6自动复位,导电杆11在弹簧14的作用下上升实现断电。耳机头2与耳机带1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弹性带4,第二弹性带4的一端与耳机头2固连,另一端通过插销8插置于耳机带1的插孔5中,耳机带1上带有多个插孔5,插销8插置于不同的插孔5中,调节耳机头2对头部的夹紧程度。耳机头2的安装槽21中装置有设定器16,设定器16通过传输线17与电池13及用电部件电连接。设定器16用于替代传统耳机头2上的按键,方便操作,传输线17可隐蔽于线槽22中。为便于耳机的收纳,耳机头2的外侧端面带有磁块18,当耳机未使用时,转动耳机带1并向耳机本体内侧转动耳机头2,两侧耳机头2的外侧磁块18转向内侧相吸固定。本技术中,设定器16通过传输线17连接于耳机头2中属于现有技术,故设定器16的具体结构及设定过程未作详述。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主权项】1.一种新型头戴式收纳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由耳机头(2)及耳机带(1)构成,耳机头⑵中装置有电池(13)及与电池(13)连接的用电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带(1)由两半结构通过第一转轴(19)连接构成,两半耳机带(1)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带(3);所述耳机头(2)借助第二转轴(7)与耳机带(1)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上装置有导电扭簧(6),所述导电扭簧(6)的一端触接导电杆(11)的上端,另一端连接耳机中的用电部件,导电杆(11)的下方设置有导电片(10),导电片(10)通过导线(9)与电池(13)电连接;所述耳机头⑵与耳机带⑴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弹性带(4),耳机头⑵的外侧端面带有磁块(18),耳机头(2)的安装槽(21)中装置有设定器(16),设定器(16)与电池(13)及用电部件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头戴式收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带(4)的一端与耳机头⑵固连,另一端通过插销⑶插置于耳机带⑴的插孔(5)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头戴式收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带(1)上带有多个所述插孔(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头戴式收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11)借助滑套(12)及弹簧(14)滑动装置于耳机头(2)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头戴式收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1)中设置有线槽(2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头戴式收纳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由耳机头及耳机带构成,耳机头中装置有电池及与电池连接的用电部件,耳机带由两半结构借助第一转轴连接构成,两半耳机带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带;耳机头借助第二转轴与耳机带连接,第二转轴上装置有导电扭簧,导电扭簧的一端触接导电杆的上端,另一端连接耳机中的用电部件,导电杆的下方设置有导电片,导电片通过导线与电池电连接;耳机头与耳机带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弹性带,耳机头的外侧端面设有磁块,耳机头的安装槽中装置有设定器,设定器与电池及用电部件电连接。本技术的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音效好、能耗低、占用空间小、方便收纳。【IPC分类】H04R1/10【公开号】CN204993743【申请号】CN201520435358【专利技术人】不公告专利技术人 【申请人】苏州凯枫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头戴式收纳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由耳机头(2)及耳机带(1)构成,耳机头(2)中装置有电池(13)及与电池(13)连接的用电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带(1)由两半结构通过第一转轴(19)连接构成,两半耳机带(1)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带(3);所述耳机头(2)借助第二转轴(7)与耳机带(1)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上装置有导电扭簧(6),所述导电扭簧(6)的一端触接导电杆(11)的上端,另一端连接耳机中的用电部件,导电杆(11)的下方设置有导电片(10),导电片(10)通过导线(9)与电池(13)电连接;所述耳机头(2)与耳机带(1)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弹性带(4),耳机头(2)的外侧端面带有磁块(18),耳机头(2)的安装槽(21)中装置有设定器(16),设定器(16)与电池(13)及用电部件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枫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