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提供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包括2条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的导轨,2条导轨由夹持调节机构进行固定,导轨的一端与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出料口相连,另一端通过平行四辊送料装置与下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进料口相连。通过导轨及平行四辊送料装置来实现两台卧轴双端面磨床之间的零件传递,通过平行四辊送料装置变换运送零件的速率,并且能根据零件厚度,调整导轨间隙,在零件到达平行四辊送料装置时随着平行四辊送料装置的带动,将零件平稳地送进下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的进料口,从而实现两台卧轴双端面磨床的送料连线。节省了人工转运零件的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人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连线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
技术介绍
卧轴双端面磨床传统的加工方法分为上料、磨削、收料三个部分。假如一种零件需要经过多道磨削才能达到所要求的尺寸和磨削精度的话,必须在一台设备上反复加工或分几台设备交替加工,其中零件的上料和下料以及零件在设备之间的转运都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使用这种方法存在加工效率底下,造成零件混料,人工成本增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解决了复杂的零件转运工作,其既简化了操作要求,又可实现卧轴双端面磨床之间自动连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包括2条间隙配合的导轨,2条导轨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它们之间的间隙为3?1mm, 2条导轨由夹持调节机构进行固定,导轨的一端与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出料口相连,另一端通过平行四辊送料装置与下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进料口相连。按上述技术方案,夹持调节机构的数量为2个,每个夹持调节机构包括立方体结构框、调节螺栓,立方体结构框由上端面、2个侧面组成,2条导轨的侧面、立方体结构框的2个侧面对应处均开设螺纹孔,2条导轨与立方体结构框的2个侧面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螺接。通过立方体结构框对2条导轨的位置进行夹持固定,通过旋转调节螺栓对2条导轨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按上述技术方案,平行四辊送料装置包括呈平行设置的2组辊轮,2组辊轮分别设置在2条导轨的两侧,每组辊轮中包含2个辊轮、用于包覆辊轮并对辊轮限位的辊轮套、辊轮驱动电机。2组辊轮同步运动,将待运送零件从导轨中输送到下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进料□ O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通过导轨及平行四辊送料装置来实现两台卧轴双端面磨床之间的零件传递,通过平行四辊送料装置变换运送零件的速率,并且能根据零件厚度,调整导轨间隙,在零件到达平行四辊送料装置时随着平行四辊送料装置的带动,将零件平稳地送进下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的进料口,从而实现两台卧轴双端面磨床的送料连线。节省了人工转运零件的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人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的俯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2条间隙配合的导轨1,2条导轨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它们之间的间隙为3?10mm,2条导轨由夹持调节机构3进行固定,导轨的一端与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出料口 4相连,另一端通过平行四辊送料装置2与下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进料口 5相连。进一步地,夹持调节机构的数量为2个,每个夹持调节机构包括立方体结构框、调节螺栓,立方体结构框由上端面、2个侧面组成,2条导轨的侧面、立方体结构框的2个侧面对应处均开设螺纹孔,2条导轨与立方体结构框的2个侧面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螺接。通过立方体结构框对2条导轨的位置进行夹持固定,通过旋转调节螺栓对2条导轨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一步地,平行四辊送料装置包括呈平行设置的2组辊轮,2组辊轮分别设置在2条导轨的两侧,每组辊轮中包含2个辊轮、用于包覆辊轮并对辊轮限位的辊轮套、辊轮驱动电机。2组辊轮同步运动,将待运送零件6从导轨中输送到下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进料口。本技术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通过导轨及平行四辊送料装置来实现两台卧轴双端面磨床之间的零件6传递,通过平行四辊送料装置变换运送零件6的速率,并且能根据零件6厚度,调整导轨间隙,在零件6到达平行四辊送料装置时随着平行四辊送料装置的带动,将零件6平稳地送进下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的进料口,从而实现两台卧轴双端面磨床的送料连线。节省了人工转运零件的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人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2条间隙配合的导轨,2条导轨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它们之间的间隙为3?10mm,2条导轨由夹持调节机构进行固定,导轨的一端与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出料口相连,另一端通过平行四辊送料装置与下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进料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夹持调节机构的数量为2个,每个夹持调节机构包括立方体结构框、调节螺栓,立方体结构框由上端面、2个侧面组成,2条导轨的侧面、立方体结构框的2个侧面对应处均开设螺纹孔,2条导轨与立方体结构框的2个侧面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平行四辊送料装置包括呈平行设置的2组辊轮,2组辊轮分别设置在2条导轨的两侧,每组辊轮中包含2个辊轮、用于包覆辊轮并对辊轮限位的辊轮套、辊轮驱动电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提供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包括2条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的导轨,2条导轨由夹持调节机构进行固定,导轨的一端与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出料口相连,另一端通过平行四辊送料装置与下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进料口相连。通过导轨及平行四辊送料装置来实现两台卧轴双端面磨床之间的零件传递,通过平行四辊送料装置变换运送零件的速率,并且能根据零件厚度,调整导轨间隙,在零件到达平行四辊送料装置时随着平行四辊送料装置的带动,将零件平稳地送进下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的进料口,从而实现两台卧轴双端面磨床的送料连线。节省了人工转运零件的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人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IPC分类】B24B27/00, B24B41/00【公开号】CN204976269【申请号】CN201520596747【专利技术人】李立, 崔庆, 葛洲汗 【申请人】武汉中航精冲技术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8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2条间隙配合的导轨,2条导轨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它们之间的间隙为3~10mm,2条导轨由夹持调节机构进行固定,导轨的一端与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出料口相连,另一端通过平行四辊送料装置与下一台卧轴双端面磨床进料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崔庆,葛洲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航精冲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