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心衰定量联检试纸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59608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梗心衰定量联检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荧光标记物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所述试纸条由样品垫、荧光标记物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吸水垫依次搭接粘贴在底板上构成。所述荧光标记物结合垫含有链霉亲和素标记荧光蛋白和生物素标记的心肌肌钙蛋白I单克隆抗体、生物素标记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单克隆抗体、生物素标记的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所述硝酸纤维膜上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同时联合检测还大大提高了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免疫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灵敏度心梗心衰定量联检试纸条
技术介绍
心肌肌I丐蛋白I (Cardiac troponin I,cTnl)是分子量22.5kD的心肌蛋白,和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C(TnC) —起,形成肌钙蛋白复合体,从而对细胞内钙离子信号的传递和肌动-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起着极其主要的作用,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心肌损伤的标志物。1987年英国Cummins等首先报告了测定周围血中心肌肌I丐蛋白浓度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注意,近年来关于心肌肌钙蛋白的研究初步表明,心肌肌钙蛋白I(cTnl)是心脏的特异性抗原,其释放入血循环是心肌细胞损伤的敏感和高度特异性标志,对某些心血管病的诊断、预告及疗效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1955年美国FDA批准cTnl作为AMI的最新试验诊断指标。1999年和2000年世界生化检测标准化协会、欧洲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提出了新的AMI定义和诊断标准,把血清标志物检测,特别是肌钙蛋白,放在了特别重要的位置。2001年11月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心脏病协会提出测定cTnl作为诊断AMI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危险分层的第一位标准。在人类心肌损伤的诊断中,cTnl已经成为“金标准”之一。与其他指标相比,cTnl具有在血中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且为心肌细胞所特有的优点,所以心肌肌钙蛋白I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的前景。1988年日本学者Tetsuji Sudoh首次从猪脑内分离得到一种具有强力的利钠、利尿、扩血管和降压作用的多肽,命名为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以后的研究表明,不只是BNP这一种多肽,而是有一组多肽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产生(在人类和脊椎动物至少包括ANP、BNP、CNP、DNP、VNP和Urodilatin),称为利钠肽(NP)家族。其功能是维持循环系统的容量、渗透压和压力调节的稳态。目前用于临床检测的包括BNP和NT-proBNP两种。在心肌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初始基因产物前BNP前体(pre-proBNP),该肽的一个26氨基信号肽被立即去除,形成含108个氨基酸的的BNP前体(proBNP),后者在内切酶的作用下裂解为含有76个氨基酸、无生物活性的NT-proBNP和含有32个氨基酸、有活性的BNP。NT-proBNP具有较强的舒张血管的作用,有排钠利尿作用,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当AMI时,引起缺血损伤心肌细胞中NT-proBNP的合成及释放增加,AMI患者在发病后21h其血浆中NT-proBNP的浓度上升达峰值,升高程度与心梗面积显著相关,NT-proBNP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有重要意义。D- 二聚体(D-Dimer,简称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降解产物之一,分子量大小约为190kDa,在体内半衰期> 3小时,主要经肾脏排泄。人体纤溶系统对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维持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起着重要作用。正常人纤溶酶和抑制酶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使血液循环能正常进行。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交联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开始,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各种可溶片段,形成纤维蛋白产物(FDPs),包括X-寡聚体(X-oligomer)、D-二聚体(D-Dimer)、中间片段(Intermediate fragments)、片段 E (Fragment E)组成。其中,X-寡聚体和D-聚体均含D- 二聚体单位,其中最小、最简单的降解终产物即是D- 二聚体。1971年Wilson等首先应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用于诊断肺动脉栓塞(PE)。随着研究的开展和深入,临床工作者对D- 二聚体在肺动脉栓塞中的意义认识日益深刻。199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推荐用ELISA方法检测D- 二聚体。阴性的D- 二聚体值对于肺动脉栓塞具有理想的阴性预告作用,阴性的结果可以基本排除肺动脉栓塞,从而可以减少有创的检查。但是临床医生必须清楚它的局限性和应用的指证。D-二聚体的浓度和血栓的位置有关,在肺动脉干主要分支的浓度较高,而在次要分支的浓度较低。在大分支的敏感性为93 %,小分支的敏感性为50 %。虽然D- 二聚体对于小分支血栓的诊断意义不够明显,然而其他检查对于小的血栓同样不明确,如肺动脉造影等。对于这些小的血栓,只要D-二聚体是阴性的,在患者心肺储备功能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不采取抗凝治疗,临床随访的结果表明这样做是安全的。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DVT)中总的诊断价值和在PE中的诊断类似价值,阴性的D-二聚体可以基本排除DVT形成的可能。阳性的结果意义不大,特异性不够强,很多疾病可以引起D- 二聚体的升高。D- 二聚体在DVT诊断中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40%,阳性预测值为48%,阴性预测值为95%。综上所述,cTnl、NT-proBNP、DD几种标志物的临床诊断价值各不相同,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反应心肺功能,三项联合检测可用于心肺疾病的辅助诊断。目前国内市场上暂无同类产品。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1tinavidin system,BAS),是一种新型生物反应放大系统。随着各种生物素衍生物的问世,BAS很快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将该系统应用于免疫组化,酶联免疫,荧光免疫,放射免疫等检测技术中,可显著地提高以上技术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使方法更简便,有助于临床快速诊断,并利于进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成为研究免疫反应的有力工具。由于BAS检测系统经济快速,又无放射物质污染,不需复杂仪器,充分显示了此系统的巨大潜力和应用的可能性。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检测原理:BAS是在常规ELISA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生物素与亲和素间的高度放大作用,而建立的一种检测系统。亲和素是卵白蛋白中提取的一种碱性糖蛋白,分子量为68kDa,由4个亚单位组成,对生物素有非常高的亲和力(结合常数高达115M1K生物素很易与蛋白质(如抗体等)以共价键结合。这样,结合了酶的亲和素分子与结合有特异性抗体的生物素分子产生反应,既起到了多级放大作用,又由于酶在遇到相应底物时的催化作用而呈色,达到检测未知抗原(或抗体)分子的目的。链霉亲和素是与亲和素有相似生物学特性的一种蛋白质,链霉亲和素与亲和素一样分子中每条肽链都能结合一个生物素,因几乎所有用于标记的物质均可以同亲和素或链霉亲合素结合。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研制心梗心衰定量联检快速诊断试剂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梗心衰定量联检试纸条,其基于双抗体夹心法、荧光免疫侧向层析和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放大系统,提供高灵敏度心梗心衰定量联检试纸条。使用本技术时,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检测稳定性,降低了非特异性结合,联合检测大幅度提尚检测的准确性和便利性,检测时间不大于10分钟,大大提尚了诊断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心梗心衰定量联检试纸条,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依次设有样品垫、荧光标记物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所述吸水垫和荧光标记物结合垫分别交叠压在硝酸纤维素膜的两端后在硝酸纤维素膜的表面形成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心梗心衰定量联检试纸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依次设有样品垫、荧光标记物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所述吸水垫和荧光标记物结合垫分别交叠压在硝酸纤维素膜的两端后在硝酸纤维素膜的表面形成检测区,所述样品垫交叠压在荧光标记物结合垫上,所述荧光标记物结合垫上固定有生物素标记的心肌肌钙蛋白I单克隆抗体、生物素标记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单克隆抗体、生物素标记的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和链霉亲和素标记的荧光蛋白;所述检测区内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固定有识别心肌肌钙蛋白I另外一个表位的单克隆抗体构成的第一检测线、识别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另外一个表位的单克隆抗体构成的第二检测线、识别D‑二聚体另外一个表位的单克隆抗体构成的第三检测线和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构成的质控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坤王小明佟顺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宝颂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