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5957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07:29
一种面板模块,包含第一基板(10)、液晶层(30)、封框胶(50)、驱动电路(70)以及第二基板(90),由于驱动电路(70)上依据对光线穿透率的特性可以分为较高穿透率的走线以及较低穿透率的大面积金属组件,故在驱动电路(70)上将走线与大面积金属组件各自集中于相异两侧。再者,在组装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90)时,通过封框胶黏着两基板并以穿透光光照射封框胶时,因驱动电路(70)的设计可以使封框胶提升固化率,进而提升生产的良率并达到不增加面板模块外框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面板模块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窄边框的显示模块。
技术介绍
显示器产业中,较为耳熟能详的不外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 : CRT)、电衆显不器(Plasma Display Panel :PDP)以及液晶显不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IXD)等。其中,阴极射线管虽历史悠久,然而由于其显像原理是藉由阴极电子枪 发射电子,并在阳极施加高压电场,使电子受吸引而射向屏幕激发荧光粉,并同时在电子束 偏转磁场的作用下,作上下左右的移动来作扫描,因此相较于其他两者会存在于画面斜角 扭曲失真、占有空间大等问题,且阴极射线管回收时也可能会衍生出对环境生态造成的影 响较大的问题,因此已经逐渐被淘汰。其次,电浆显示器由于耗电量相较于液晶显示器高, 且切换时容易产生残影以及仅可以制作大尺寸而不能制作20寸以下的小尺寸等缺点,因 此也渐渐退出现今市场。如今,显示器产业当中,液晶显示器属于主流技术,尤其是在薄膜 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开发出来之后,更为液晶显示器具备相较于其他技术辐射更低、耗 电更低等优点。 如同上述,液晶显示器以其低辐射、低耗电等特性,已逐渐取代了传统影像管显示 器技术而成为当下的显示器主流产品。而传统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注入方式分为两种,其一 是在上基板及下基板对组之后以毛细原理将液晶慢慢吸入,这种灌液晶的方法的缺点是耗 费时间也浪费液晶;其二是滴下式注入法(One Drop Fill,0DF),即将液晶直接滴在下基板 上再进行两基板间的对组。两者相较之下,滴下式注入法可以大幅节省灌注液晶的时间与 液晶材料,尤其在大型尺寸面板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将上述两基板以封框胶进行对组之后,尚还需要透过穿透光照射才可以达到良好 的固化效果,若该穿透光无法确实照射至封框胶,则对整个显示器面板而言具有相当大的 影响。换言之,在滴下式注入法制程当中,考虑到穿透光能够确实照射到封框胶,并令其能 够有效率的固化是一重要课题。然而,在驱动电路的传统薄膜晶体管电路区与走线区的布 局中,由于穿透光容易被薄膜晶体管内较大块的金属所遮蔽,所以,薄膜晶体管内大块的金 属会使封框胶的固化程度无法达到标准,而造成液晶显示的良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面板模块,以达到满足窄边框面板的需求, 并提升封框胶的固化程度、提升产品良率、提升走线区整体的光穿透率的目的。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面板模块,其包含: 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封框胶以及驱动电路,液晶层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 封框胶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环设于液晶层,驱动电路位于封框胶与第一基板之 间,驱动电路包含走线区及含有多个电子组件的电路区,且走线区与封框胶重叠,上述多个 电子组件与封框胶相隔一距离。 在本技术的面板模块中,封框胶的宽度为500 μπι~1000 μπι。 在本技术的面板模块中,穿透光于走线区的光穿透率为20%~40%。 在本技术的面板模块中,穿透光的波长范围为100~780nm。 在本技术的面板模块中,驱动电路还包含另一走线区,另一走线区与封框胶 相隔一距离。 在本技术的面板模块中,走线区包含多条走线。 在本技术的面板模块中,各走线的宽度低于50mm。 在本技术的面板模块中,多条走线为具有多个孔洞的间隔形式。 实施本技术的显示模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透过驱动电路的间隔设计,将驱 动电路中走线区以及大块金属区分开,令封框胶在穿透光照射时不会被大块金属所遮蔽, 且令穿透光可以穿过走线区中各走线间之狭缝,照射至封框胶,使封框胶得以固化,以达到 提升上基板与下基板间之黏着力。【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面板模块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图中1AA'线段的剖面图; 图3是图1中S区域中的驱动电路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S区域中的驱动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5A是本技术走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B是本技术走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A是本技术走线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B是本技术走线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 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面板模块1,首先请参阅图1、图2,其为本技术面板模 块1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及剖面图,如图1所示,面板模块1具有外框区域2以及显示区域 3,外框区域2为面板模块1的外框部分,而显示区域3为面板模块1显示影像的区域,而由 图1中A-A'线段处剖面结构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得知本技术所提供的面板模块 1包含第一基板10、液晶层30、封框胶50、驱动电路70及第二基板90。 参考图2,第一基板10是选自具有良好光穿透率的基板材质,例如对可见光波 长范围的光穿透率在80%~100%之间,并对波长范围IOOnm至780nm的一穿透光具有 20 %~100 %之间的光穿透率,第二基板90所选用之材料可以同于第一基板10。液晶层30 与封框胶50均设于第一基板10之上且位于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90之间,封框胶50环 设于液晶层30,封框胶50是用于黏着所述第一基板10以及所述第二基板90,且封框胶50 受一穿透光照射后会逐渐固化,其中,封框胶50的宽度介于500 μm~1000 μm。 再者,驱动电路70设于封框胶50之下,从而位于第一基板10与封框胶50之间, 驱动电路70可分为具有细长走线之至少一走线区702,以及具有多个电子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90);液晶层(30),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与所述第二基板(90)之间;封框胶(50),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与所述第二基板(90)之间,且环设于所述液晶层(30);驱动电路(70),位于所述封框胶(50)与第一基板(10)之间,所述驱动电路(70)包含走线区(702)及含有多个电子组件的电路区(704),且所述走线区(702)与所述封框胶(50)重叠,所述多个电子组件与所述封框胶(50)相隔一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凯茹吴哲耀康镇玺赖谷皇
申请(专利权)人: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