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电池的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支架,包括承载平板,承载平板的两长边侧壁向外延伸且沿垂直板面方向形成支撑柱,支撑柱的侧壁内侧与承载平板两端的板面围合形成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之间形成用于供胶料流通的流道,第二容置槽内设有防呆结构,这样,通过在支架的两端设置容置槽,在低压注胶时,胶料从两容置槽的槽口进入,利用设于两容置槽之间的流道,胶料均匀分散且一次注满,简化整个注胶过程,提高生产效率;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支架的注塑电池,胶料一次性填满电芯顶端与高压上盖之间的间隙,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电池产品的一致性与互换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电池的
,尤其涉及一种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数码终端产品的不断发展,其使用的电池也各有不同,为了适应不同的电子设备对电池的需求的不同,电池的结构也在随之改变,在传统的外置可拆卸的注塑电池中,印制电路板与电芯之间无任何支撑件,仅通过镍片将二者电连接,造成印制电路板与电芯之间间距过大,因此,在电池装配过程中,易造成元器件掉落,尤其是在低压注胶过程,易出现注胶不满的现象,需二次注胶,使得整个流程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支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注塑电池在低压注胶过程中出现注胶不满的现象。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支架,包括承载平板,所述承载平板两端的长边侧壁向外延伸且沿垂直板面方向形成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壁内侧与所述承载平板两端的板面围合形成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之间形成用于供胶料流通的流道。具体地,所示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一容置槽的纵向截面均呈“H”型结构。或者,所示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一容置槽的纵向截面均呈“U”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设有防呆结构。具体地,所述防呆结构为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两侧壁内侧且相对设置的圆柱。或者,所述防呆结构为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内侧的竖板,所述竖板平行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侧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支架包括承载平板,承载平板两端的长边侧壁向外延伸且沿垂直板面方向形成支撑柱,支撑柱的侧壁内侧与承载平板两端的板面围合形成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之间形成用于供胶料流通的流道,这样,通过在支架的两端设置容置槽,在低压注胶时,胶料从两容置槽的槽口进入,利用设于两容置槽之间的流道,胶料均匀分散且一次注满,简化整个注胶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注塑电池,包括电芯、电连接于所述电芯顶部的印制电路板以及高压壳上盖,还包括上述所述的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与所述电芯之间,所述高压壳上盖套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顶端。进一步地,所述电芯通过镍片电连接于所述印制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印制电路板的元器件卡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注塑电池,包括电芯、电连接于电芯顶部的印制电路板以及高压壳上盖,还包括上述所述的支架,支架设于印制电路板与电芯之间,高压壳上盖套设于印制电路板的顶端,这样,通过采用上述支架,在低压注胶时,胶料从两容置槽的槽口进入,利用设于两容置槽之间的流道,胶料均匀分散且一次注满,简化整个注胶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支架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注塑电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考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支架1,包括承载平板10,承载平板10两端的两长边侧壁向外延伸且沿垂直板面方向形成支撑柱11,支撑柱11的侧壁内侧与承载平板10两端的板面围合形成第一容置槽12和第二容置槽13,第一容置槽12与第二容置槽13之间形成用于供胶料流通的流道15,胶料通过第一容置槽12和第二容置槽13的槽口进入,支撑柱11的排布平行于胶料的流动方向,有利于胶料的流动,这里,两容置槽之间并未通过支撑柱11延伸而相连接,即流道15的两侧无支撑柱11,且流道15的宽度小于第一容置槽12和第二容置槽13的宽度,目的在于当胶料流进流道15时,减小流动过程中的阻力,使得胶料均匀分散且一次注满。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12和第二容置槽13的纵向截面呈“H”型,当对电池的容量大小要求较低,但在外形上和标准容量的电池相同时,通过调整支撑柱11的高度,使得整个支架I的高度产生变化,以满足上述需求,即支撑柱11沿垂直承载平板10的板面方向上向两端同时延伸,以增加支架I的整体高度,其纵向截面呈现出“H”型。或者,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12和第二容置槽13的纵向截面呈“U”型,与之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柱11沿垂直承载平板10的板面方向上的一侧延伸,以增加支架I的整体高度,其纵向截面呈现出“U”型。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置槽13内设有防呆结构,用于区分支架的左右,以防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支架装反的问题。具体地,请参考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呆结构为一体成型于第二容置槽13的侧壁的圆柱14,在第二容置槽13的两侧壁内侧且相对各设一个圆柱14,用于在安装过程中区分支架I的左右,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防呆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的形式,对此不做唯一限定。或者,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防呆结构为一体成型于第二容置槽13的内侧的竖板,竖板平行于第二容置槽13的侧壁。请参考图3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注塑电池,包括电芯4、电连接于电芯4顶部的印制电路板2以及高压壳上盖3,还包括上述所述的支架1,支架I设于印制电路板2与电芯4之间,高压壳上盖3套设于印制电路板2的顶端。在现有的注塑电池中,电芯4与印制电路板2之间无支撑结构,二者电连接之后流入下一工序,该过程易造成印制电路板2中元器件的掉落,且在低压注塑过程中,胶料注不满,需要二次补胶,而本技术实施例所提的注塑电池,采用了上述所述的支架1,将支架I设于电芯4与印制电路2之间,使得印制电路板2的元器件的位置得到固定,将高压壳上盖3套设于印制电路板2顶端之后,将组装好的电池置于模具中进行注塑工序,胶料从第一容置槽12和第二容置槽13的槽口进入,通过流道15对胶料的分散作用,将电芯4的顶端与高压壳上盖3之间的间隙被一次性填充满,保证注塑的流畅性与饱满性,避免了注塑缺胶的现象,减少了后续补胶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电池产品的一致性与互换性,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芯4通过镍片5电连接于印制电路板2,镍片5本身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将两片伸直的镍片5 —端点焊于电芯4的正负极上,镍片5的另一端点焊于印制电路板2上,再将支架I固定于印制电路板2的元器件一侧后,弯折镍片5使得印制电路板2扣于电芯4的顶端。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印制电路板2的元器件设于第一容置槽12内,这里的元器件是指MOS管(图中未示出),第一容置槽12与MOS管之间为过盈配合,通过第一容置槽12的侧壁卡扣入MOS管内,实现支架I固定于印制电路板2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板,所述承载平板两端的长边侧壁向外延伸且沿垂直板面方向形成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壁内侧与所述承载平板两端的板面围合形成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板,所述承载平板两端的长边侧壁向外延伸且沿垂直板面方向形成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壁内侧与所述承载平板两端的板面围合形成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之间形成用于供胶料流通的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生,孟亚斌,马崴,王潜宝,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