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织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5814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织管,包括由圆织机一次圆织成型的柔性管道,柔性管道包括经纱和纬纱,截面呈圆形,并可以任意变形,其内部还配合设置有牵引绳,柔性管道的经纱中至少有一根为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经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圆织管,通过将圆织管中的部分经纱替换成导电材料制成的经纱,可以配合金属探测仪,检测地下通道中铺设的圆织管在地下的延伸长度、延伸位置,保证今后其它施工时知道圆织管的正确位置是否完整,避免从地上向地下施工时误伤地下的圆织管,并且能保护地下线缆和其它设施。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经纱还能提高圆织管整体的抗拉强度;同时该圆织管还具有占用管孔物理空间小、阻燃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且制造工艺无缝一次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圆织管,用于光缆、电缆等其他线缆的辅助铺设。
技术介绍
随着运营商网络规模的不断拓展,业务多元化的变化,传输资源的需求也在迅猛增长。为避免在地上聚集线缆和线缆的支撑装置,并避免受各种气象条件、水及其它因素的损坏,光纤通讯线缆等一般都通过地下通道铺设,通道内需要铺设多根线缆,为了将铺设在同一通道内的线缆分隔,防止铺设过程中线缆表面相互摩擦,传统的方法是将一组大小不一的硬质内管或PVC内管穿入预埋的通道内,再将待铺线缆穿入硬质内管或PVC内管中,每一根内管中间穿放一根线缆,内管的内径必须比所穿放线缆外径大,以防止线缆表面摩擦受损。在这种情况下,预埋通道内硬质内管之间存在死区,硬质内管的内部空间存在浪费,这些都导致了预埋通道的空间利用率低,从而增加通道铺设成本,包括增加通道直径、重新开挖铺埋等。另外线缆铺设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弯道,如在大楼接入点等需要采用多弯曲通道的区域,采用传统的线缆硬质内管穿放,线缆不经过隔离、保护措施直接穿过,容易造成线缆的老化与破坏。为克服线缆铺设过程中使用硬质内管而存在的问题,目前已有柔性管道设计开发并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保证线缆分隔的前提下,明显节省预埋通道的空间。使用时,先将柔性管道预埋至地下通道内,柔性管道内孔设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牢固连接有线缆,然后拉动牵引绳的另一端,即可将线缆铺设在通道内。在预埋柔性管道时,由于地下通道内部无法检查勘探,很难发现通道内的柔性管道铺设是否完整,即只在通道的入口和出口附近铺设有柔性管道,中间部分未铺设柔性管道,这样对后续的施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埋柔性管道容易出现不完整的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圆织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织管,包括由圆织机一次圆织成型的柔性管道,所述的柔性管道包括经纱和玮纱,截面呈圆形,并可以任意变形,其内部还配合设置有牵引绳,所述柔性管道的经纱中至少有一根为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经纱。圆织管是一种新型化纤材质的管材,专门为通信线缆及电力电缆的铺设而设计的,跟传统的HDPE子管是同一类产品,区别在于圆织管是柔软的带状圆管,由化纤材料一次圆织而成,而HDPE子管则是固有形状的管材。本技术将圆织管中的部分经纱替换成导电材料制成的经纱,当圆织管铺设在地下通道中时,可在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金属探测仪,金属探测仪分别与圆织管上的同一根导电经纱的两端相连,若金属探测仪能够导通,则铺设完整,若金属探测仪无法导通,则铺设的圆织管存在不完整或断裂的现象。为了避免短路,影响探测仪探测,作为优选,所述柔性管道的经纱中至少有两根导电经纱,且每根导电经纱不相邻。进一步,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电经纱为两根,且两根导电经纱呈180°对称分布在柔性管道的圆形截面上。为了提高抗拉性能,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经纱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为了保证抗拉强度,作为优选,除导电经纱以外的经纱采用涤纶拉丝,玮纱采用涤纶原丝。为了提高阻燃性,作为优选,除导电经纱以外的经纱采用丙纶或尼龙,玮纱采用丙纶或尼龙。为了防止经纱出现松散,便于加工生产,作为优选,所述经纱纵向竖直环绕排列,玮纱自下而上与经纱进行圆织,且玮纱从头到尾为一根纱线,所述的玮纱一下一上穿过经纱。进一步,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柔性管道截面的周长为50?204mm,经纱密度为250?330根/10cm,玮纱密度为40?55根/1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圆织管,通过将圆织管中的部分经纱替换成导电材料制成的经纱,可以配合金属探测仪或其它特种仪器,检测地下通道中铺设的圆织管在地下的延伸长度、延伸位置,保证今后其它施工时知道圆织管的正确位置是否完整,避免从地上向地下施工时误伤地下的圆织管,并且能保护地下线缆和其它设施;二、本技术的圆织管,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经纱还能提高圆织管整体的抗拉强度;三、本技术的圆织管,具有占用管孔物理空间小、摩擦系数低、阻燃性好、使用寿命长、占用施工场地小等优点,而且制造工艺无缝一次成型,无多余的材料浪费,更适用于光纤、光缆、电缆等其它线缆的铺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圆织管压扁后的截面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3的仰视图。图中:1、柔性管道,11、经纱,111、导电经纱,12、玮纱,2、牵引绳。【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5所示,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一种圆织管,包括由圆织机一次圆织成型的柔性管道1,柔性管道1包括经纱11和玮纱12,截面呈圆形,并可以任意变形,其内部还配合设置有牵引绳2,牵引绳2是由化纤或金属制成的软性绳带,牵引绳2的端部超出柔性管道1的端口,用于牵引光缆。柔性管道1的经纱11中至少有一根为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经纱111。本实施例中,导电经纱11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柔性管道1的经纱11中有两根导电经纱111,每根导电经纱111不相邻,且两根导电经纱111呈180°对称分布在柔性管道1的圆形截面上。制造时,固定盘上环绕设置多根经纱11竖直排列(即多根经纱11周向均布排列,两根导电经纱111呈180°对称分布),玮纱12通过圆织机的梭子自下而上与经纱11进行圆织,且玮纱12从头到尾为同一根纱线(多股合股的纱线或多股和单股混合的纱线),玮纱12 一下一上(即相对于竖直排列的经纱11是一内一外)穿过经纱11进行圆织,然后再拉紧经玮纱12,即可得到柔性管道1,最终形成一体成型独立无缝的圆织管,无需缝合,没有多余材料浪费。柔性管道1截面的周长为50?204mm,经纱11密度为为250?330根/10cm,玮纱12密度为40?55根/10cm,经纱11之间紧密排列,每圈玮纱12之间间隔有0.8-1.2mm的间隙。除导电经纱111以外的经纱采用涤纶拉丝,玮纱12采用涤纶原丝。除导电经纱111以外的经纱采用丙纶或尼龙,玮纱12采用丙纶或尼龙,并经过阻燃处理,阻燃性较好。使用时,可将内设有牵引绳2的柔性管道1铺设在地下通道中,在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金属探测仪,金属探测仪分别与柔性管道1上的同一根导电经纱111的两端相连,若金属探测仪能够导通,则圆织管铺设完整现象,若金属探测仪无法导通,则铺设的圆织管不完整或存在断裂现象。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柔性管道1 一端上的两根导电经纱111相连接,金属探测仪设置在柔性管道1的另一端,并连接柔性管道1另一端上的两根导电经纱111,看金属探测仪是否有显示导通状态,从而检测柔性管道1本身在制造过程中是否存在铺设不完整或产品不合格的现象。还可以通过特种仪器在探测圆织管在地下铺设的长度和所在位置等等。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主权项】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织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圆织机一次圆织成型的柔性管道(1),所述的柔性管道(1)包括经纱(11)和纬纱(12),截面呈圆形,并可以任意变形,其内部还配合设置有牵引绳(2),所述柔性管道(1)的经纱(11)中至少有一根为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经纱(1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平张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南方玻纤毡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