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清洗粒状食品装置,包括外杯和可放置于所述外杯内部的两端开口的内杯筒,所述内杯筒内设置有将内杯筒分成上杯和下杯的隔板,所述上杯杯壁和隔板均设置有过滤孔;所述内杯筒与外杯之间设置有间隙;通过将内杯筒和外杯分开独立设置,便于上杯自由运动并使上杯内水能够流通,使得细小杂质从上杯杯壁和杯底过滤出,保证淘洗干净,并且外杯可单独作为其他容器使用,避免用途单一、占用空间的缺陷,而在将洗净后的大米倒入蒸饭器中,可直接向下杯中倒水冲出,避免需要用手或其他物体清理上杯中的剩余米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家用清洗粒状食品装置。
技术介绍
家庭中做米饭前,通常需要淘米,或者需要对一些粒状食品进行清洗;目前多采用普通的盆、碗等器具淘米,或采用现有的淘米器淘米;采用盆、碗等器具淘米时,由于倒出淘米水时,米粒易跟随淘米水一同倒出,导致米粒易洒落,且部分细粒杂质或细砂粒,无法从米粒中分离出来,难以淘洗干净。而现有的淘米器淘米时,淘米器通常机械化,为独立装置,需单独购买淘米器,且淘米器的用途单一,占用空间。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家用清洗粒状食品装置,针对现有的淘米装置米粒易洒落且难以淘洗干净,或者用途单一、占用空间的缺陷,实现避免米粒洒落、淘洗干净、用途广且占用空间小等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清洗粒状食品装置,针对现有的淘米装置米粒易洒落且难以淘洗干净,或者用途单一、占用空间的缺陷,实现避免米粒洒落、淘洗干净、用途广且占用空间小等功能。本技术的一种家用清洗粒状食品装置,包括外杯和可放置于所述外杯内部的两端开口的内杯筒,所述内杯筒内设置有将内杯筒分成上杯和下杯的隔板,所述上杯杯壁和隔板均设置有过滤孔;所述内杯筒与外杯之间设置有间隙。进一步,所述内杯筒的高度高于外杯的高度。进一步,所述外杯为下大上小的圆锥台结构并且外杯上端开口半径等于内杯筒的半径。进一步,所述上杯和下杯的高度比例为4:1、2:1或5:1。进一步,所述过滤孔的直径为0.5-1.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家用清洗粒状食品装置,通过将内杯筒和外杯分开独立设置,便于上杯自由运动并使上杯内水能够循环流动,使得细小杂质从上杯杯壁和杯底过滤出上杯,保证淘洗干净,并且外杯可单独作为其他容器使用,避免用途单一、占用空间的缺陷,而在将洗净后的大米倒入蒸饭器中,可直接向下杯中倒水冲出,避免需要用手或其他物体清理上杯中的剩余米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家用清洗粒状食品装置,包括外杯和可放置于所述外杯内部的两端开口的内杯筒,所述内杯筒内设置有将内杯筒分成上杯和下杯的隔板,所述上杯杯壁和隔板均设置有过滤孔;所述内杯筒与外杯之间设置有间隙;外杯1的上端可设有方便倒水的倒水嘴,类似于烧杯的杯嘴,外杯1上杯壁设有把手,使用时,先将需要淘洗的大米放置于上杯2中,然后将内杯放置于外杯1中,下杯3位于上杯2的下部,然后向上杯2中倒水,使得水没过大米,水从上杯2杯壁和隔板4上的过滤孔5透出流至下杯3和外杯1中,然后手持上杯2的上部,上下和水平摇动内杯筒,使得水在外杯1与上杯2、上杯2和下杯3之间流通,也可用筷子在上杯2中搅拌;细粒杂质通过透水孔5过滤至下杯3和外杯1中,若需要换水淘洗,则将内杯筒拿出,将外杯1中的淘米水倒出,再重复上述动作,淘米完成后,将拿起内杯筒倒扣于蒸饭容器中,上杯2位于下部,下杯3为位于上部,大米倒在容器中,然后,再向下杯3中倒水,水从隔板4流下,顺着上杯2的杯壁下流,从而将上杯2杯壁上粘附的大米冲入蒸饭容器中,即可蒸饭;所述内杯筒和外杯可采用透明的环保塑料制成,轻质且抗摔,环保塑料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将内杯筒和外杯分开独立设置,便于上杯2自由运动并使上杯2内水能够循环流动,使得细小杂质从上杯2杯壁和杯底过滤出上杯,保证淘洗干净,并且外杯可单独作为其他容器使用,避免用途单一、占用空间的缺陷,而在将洗净后的大米倒入蒸饭器中,可直接向下杯3中倒水冲出,避免需要用手或其他物体清理上杯中的剩余米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杯筒的高度高于外杯1的高度;通过内杯筒的高于外杯1,使得米粒完全被束缚在上杯2中,避免米粒从上杯2开口流出而进入外杯1,保证淘米过程中不造成浪费。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杯1为下大上小的圆锥台结构并且外杯1上端开口半径等于内杯筒的半径;通过将外杯1设置成圆锥台结构并且外杯1上端开口半径等于内杯筒的半径,使得在竖直上下摇晃内杯筒时,为内杯筒提供水平方向限位,同时避免外杯1中的水因震荡剧烈而被溅出,保持周围干净。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杯2和下杯3的高度比例为4:1、2:1或5:1 ;通过将上杯2和下杯3的高度比设置为不同比例,用户可针对煮饭量选择不同比例的内杯筒,保证本技术的适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孔5的直径为0.5-1.5mm ;过滤孔5过大会引起米粒从过滤孔5穿出,而过滤孔5过小会造成较大杂质不能从内杯筒内部渗出,本实施例中过滤孔5的直径优选为1mm。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一种家用清洗粒状食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杯和可放置于所述外杯内部的两端开口的内杯筒,所述内杯筒内设置有将内杯筒分成上杯和下杯的隔板,所述上杯杯壁和隔板均设置有过滤孔;所述内杯筒与外杯之间设置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清洗粒状食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筒的高度高于外杯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清洗粒状食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为下大上小的圆锥台结构并且外杯上端开口半径等于内杯筒的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清洗粒状食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和下杯的高度比例为4:1、2:1或5: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家用清洗粒状食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的直径为.0.5-1.5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清洗粒状食品装置,包括外杯和可放置于所述外杯内部的两端开口的内杯筒,所述内杯筒内设置有将内杯筒分成上杯和下杯的隔板,所述上杯杯壁和隔板均设置有过滤孔;所述内杯筒与外杯之间设置有间隙;通过将内杯筒和外杯分开独立设置,便于上杯自由运动并使上杯内水能够流通,使得细小杂质从上杯杯壁和杯底过滤出,保证淘洗干净,并且外杯可单独作为其他容器使用,避免用途单一、占用空间的缺陷,而在将洗净后的大米倒入蒸饭器中,可直接向下杯中倒水冲出,避免需要用手或其他物体清理上杯中的剩余米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IPC分类】A47J43/24【公开号】CN204970977【申请号】CN201520549822【专利技术人】王悦, 王清江 【申请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王清江【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7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清洗粒状食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杯和可放置于所述外杯内部的两端开口的内杯筒,所述内杯筒内设置有将内杯筒分成上杯和下杯的隔板,所述上杯杯壁和隔板均设置有过滤孔;所述内杯筒与外杯之间设置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悦,王清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王清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