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空装置,该放空装置包含:与容器的口部连接的屏蔽管和位于屏蔽管之上的端帽;其中,端帽内还设置有折流管,其中折流管的一端和端帽连接,另一端插入屏蔽管内;屏蔽管距离口部较近端与折流管之间构成第一气体进口,屏蔽管距口部较远端与折流管之间构成气体出口;而屏蔽管的管壁构成用于引导液体流回容器内的引流部;屏蔽管的管壁与折流管的管壁之间相互隔开,且屏蔽管与折流管的管壁之间构成气体通道,使得气体从第一气体进口进入气体通道后,从气体出口排出。这种放空装置使得容器在清洗过程中,可以有效排放容器内部的空气,防止液体从容器口部喷射到外部环境中造成污染,同时还能克服无法清洗放空装置自身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化行业卫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空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因使用有污染的日化产品而导致各种不良刺激和反应,严重者可能会产生并发疾病,因此相关部门对生产和储存日化产品的容器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多数容器都要具备CIP (Cleaning In Place,就地清洗)的能力,即在不拆分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利用内置清洗装置清洗内部环境,从而确保容器内部洁净无污染。目前,大多数容器都会设有放空装置,其原理就是在容器顶端设置一个放空口,这一放空口上通常会连有一个180度弯头,弯头的开口朝外向下,并与外界空气相通,用于容器进行清洗时放空气体。这一设计方案最大的缺点就是当容器内部进行CIP清洗时,与放空口相连的弯头内部的通道由于长度过长,使得清洗装置的喷射压力较小时,清洁液体无法流入弯头内部通道的最高部。另外,当清洗装置的喷射压力较大时,清洁液体很容易通过弯头开口流出到容器外。这不仅使得清洁液体容易洒到容器外部导致外部洁净环境遭到破坏,还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除此之外,传统设计方案中,容器的放空装置上没有加装足够的保护措施,可能使得大颗粒粉尘、飞虫等通过弯头的开口进入放空口,从而进入容器内部,污染内部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空装置,使得放空装置在容器的清洗过程中,可以有效排放容器内的空气,防止液体从容器口部喷射到外部环境中造成污染,同时还能克服无法清洗放空装置自身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放空装置,安装在容器上,用于放空容器,该放空装置包含:与容器的口部连接的屏蔽管和位于屏蔽管之上的端帽,屏蔽管的外径小于端帽的内径,屏蔽管距离口部较远端的管径大于屏蔽管距离口部较近端的管径。放空装置还包含:设置在端帽内的折流管,且折流管的一端和端帽连接,另一端插入屏蔽管内。屏蔽管距离口部较近端与折流管之间相互隔开构成能够让气体进入屏蔽管中的第一气体进口,屏蔽管距离口部较远端与折流管之间构成能够让气体排出屏蔽管外的气体出口。而屏蔽管的管壁构成用于引导液体从第一气体进口流回容器内的引流部。屏蔽管的管壁与折流管的管壁之间相互隔开,且屏蔽管的管壁与折流管的管壁之间构成气体通道,气体从第一气体进口进入气体通道后,从气体出口排出。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对放空装置结构的重新设计,使得放空装置既可以有效排放空气,又可以防止CIP时液体从容器口部喷出。另外,屏蔽管至少有一部分的管径从距离口部较远端向着距离口部较近端的方向逐步缩小,形成锥状管壁。这可以使得液体沿着管壁做螺旋式下降运动,最终通过引流部上管壁的径向和轴向快速回流至容器内。另外,放空装置还包括截流管,截流管与端帽连接,截流管至少有部分位于折流管与屏蔽管之间。这可以避免CIP过程中从第一进气口进入气体通道的气体与从第一进气口中流回容器内的液体发生对冲。另外,折流管上开设有第二气体进口,第二气体进口用于让气体和液体进入截流管中,截流管遮住第二气体进口。截流管用于阻挡通过第二气体进口进入气体通道的液体。这使得气体在容器中通过放空装置放空的过程中,气体和液体的流向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另外,液体从第二气体进口进入气体通道,经截流管阻挡后,沿引流部通过第一气体进口回到容器内,气体从第二气体进口进入气体通道后,从气体出口排出。这使得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气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并在气体通道内扩散。由于刚分离出来的气体在气体通道中不断积聚,使得气体通道内的气体压强会大于外界气压,气体通道内的气体会通过透气孔排放到外部空气中,从而保持内外气压的平衡,很好的实现了容器的放空。另外,截流管背离端帽的一端朝向屏蔽管管壁的一侧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用于拦截在气体通道内溅起的液体。这可以避免溅起的液体通过端帽内的气体通道从气体出口溅出容器外。另外,端帽还包括帽体和支撑板,帽体通过支撑板连接容器的口部。这种设计使得放空装置的拆解和清洁更简单。能够保证折流管和屏蔽管之间预留的空间,相对于将放空装置采用将帽体与容器口部焊接连为一体的方式而言,提升了放空装置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上预留有透气孔。将透气孔设于支撑板上具有更好的防尘效果。另外,透气孔上还设有防虫网。防虫网可以防止飞虫或大颗粒异物进入容器。另外,防虫网的孔径为40目。这是综合考虑的常见的飞虫体积和装置的放空、防尘需求。另外,放空装置还包括配对接头,屏蔽管通过配对接头与容器的口部连接。这使得操作人员得以对端帽和屏蔽管进行快速拆解。另外,配对接头与容器口部的连接部位设有密封圈。这可以有效防止液体从帽体中流到外部导致的对外部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放空装置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放空装置的正视剖面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放空装置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放空装置在A-A面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其中,各个附图标记分别为:1容器口部、3端帽、5折流管、7屏蔽管、9第一气体进口、11气体出口、13、截流管、15第二气体进口、17支撑板、19防虫网、21配对接头、23密封圈、25、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放空装置,安装在容器上,用于放空容器,参见图1所示,该放空装置包含:与容器的口部1连接的屏蔽管7和位于屏蔽管7之上的端帽3,屏蔽管7的外径小于端帽3的内径,屏蔽管7距离口部1较远端的管径大于屏蔽管7距离口部1较近端的管径。此外,该放空装置还包含:设置在端帽3内的折流管5,且折流管5的一端和端帽3连接,另一端插入屏蔽管7内。屏蔽管7距离口部1较近端与折流管5之间相互隔开构成能够让气体进入屏蔽管7中的第一气体进口 9,屏蔽管7距离口部1较远端与折流管5之间构成能够让气体排出屏蔽管7外的气体出口 11,而屏蔽管7的管壁构成用于引导液体从第一气体进口 9流回容器内的引流部。屏蔽管7的管壁与折流管5的管壁之间相互隔开,且屏蔽管7的管壁与折流管5的管壁之间构成气体通道,气体从第一气体进口 9进入气体通道后,从气体出口 11排出。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折流管5的一端和端帽3连接,另一端插入屏蔽管7,在插入的折流管5与屏蔽管7的管壁之间是相互隔开的,使得折流管5与屏蔽管7的管壁之间的空间通道构成了第一气体进口 9。当进行CIP清洗时,在清洗装置的带动下,清洗液体挟带着气体在容器内冲洗,并不断改变冲洗方向。当冲洗到放空口位置时,气体可以从第一气体进口 9进入到气体通道中,并被排放出去。液体则在沿着折流管5管壁上升的过程中受到折流管5管壁的阻挡回流至容器中。其中,有极少部分的液体会从第一进气口冲入气体通道,然而由于屏蔽管7距离口部1较远端的管径大于屏蔽管7距离口部1较近端,使得这部分的液体被屏蔽管7阻挡,从第一气体进口 9折返流回容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空装置,安装在容器上,用于放空所述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装置包含:与所述容器的口部连接的屏蔽管和位于所述屏蔽管之上的端帽,所述屏蔽管的外径小于所述端帽的内径,所述屏蔽管距离所述口部较远端的管径大于所述屏蔽管距离所述口部较近端的管径;所述放空装置还包含:设置在所述端帽内的折流管,且所述折流管的一端和所述端帽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屏蔽管内;所述屏蔽管距离所述口部较近端与所述折流管之间相互隔开构成能够让气体进入所述屏蔽管中的第一气体进口,所述屏蔽管距离所述口部较远端与所述折流管之间构成能够让气体排出所述屏蔽管外的气体出口;而所述屏蔽管的管壁构成用于引导液体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流回所述容器内的引流部;所述屏蔽管的管壁与所述折流管的管壁之间相互隔开,且所述屏蔽管的管壁与所述折流管的管壁之间构成气体通道,气体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进入所述气体通道后,从所述气体出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蓉蓉,贺国伦,喻进,范传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森松制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