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无避让立体车库,涉及停车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避让立体车库设计不合理以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停车框架以及活动连接于该停车框架上的综合搬运装置,所述停车框架包括立柱与上层车位,该综合搬运装置包括横移框架、设于横移框架上的转盘、与转盘传动连接的升降托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上层车位由多根立柱支撑,设计更为合理,减小了每根立柱上所受的弯矩,延长了整个车库的使用寿命,多个上层车位只使用一套提升装置与推拉装置,使得停车框架的结构简单,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避让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无避让立体车库是根据我国国情,城市居住空间小,停车场地有限。原始车位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停车需求。以运用灵活的无避让机械停车设备是解决停车位不足的主要方向。无避让立体车库能有效解决停车难等问题。无避让车库有如下特点:占地面积小,应用范围广,不受场地限制,安装灵活。无避让停车设备在广场、大厦和小区原有地面停车位和地下停车库均可安装。在原有车位安装可增加车位100%。可广泛使用于大型酒店、超市、商场、商务写字楼、机关和居民小区等停车位不足的场所;停车无须避让,取车更快捷,上层车位移动90度后载车台板至地面,存取的车辆可直接驶入(出),无须倒车,地面停车位与日常停车相同,为新手顺利停车提供便利;可靠的安全性能,独立的动力系统,保证了每一个上层车位的安全可靠;空间利用率提升一倍,在地面停车位上增加一个停车位,不需要预留额外空间,充分诠释了该设备节约土地的理念;设备权属清晰,本产品可在原地面停车位上加设,独立性非常高,在车辆存取过程中不影响周边相邻的车位,属于地面车位的附属设备;设备故障率降至最低,每个车位独立运行,即使其中一个车位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车位的使用。正如上面所说的特点,目前的无避让立体车库存在着一些缺点:1、上层车位由一根立柱支撑,该立柱承受较大的弯矩,设计不合理;2、每个上层车位具有一套独立的动力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无避让立体车库,解决了现有技术无避让立体车库设计不合理以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无避让立体车库,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停车框架以及活动连接于该停车框架上的综合搬运装置,所述停车框架包括立柱与上层车位,该综合搬运装置包括横移框架、设于横移框架上的转盘以及与转盘传动连接的升降托盘,所述横移框架停放在左右两侧停车框架的前横梁上,其上设有横移驱动装置,所述转盘设于横移框架的顶部,并与转盘驱动装置传动连接,该转盘上设有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与升降托盘传动连接,转盘的中部设有推拉装置,所述升降托盘036与载车板037活动连接。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层车位设于停车框架上,该上层车位由停车框架上的多根立柱支撑,停车框架内设有下层车位。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横移驱动装置包括横移电机、横移转轴、横移主动滚轮以及横移从动滚轮,横移电机固定连接于横移框架的右上角,横移转轴转动连接于横移框架的右端,其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横移主动滚轮,该横移转轴与横移电机通过链传动连接,横移从动滚轮设于横移框架的后端。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转盘驱动装置包括转盘电机、卷筒以及转动钢丝绳,转盘电机设于横移框架顶面的一角,卷筒转动连接于横移框架上,,位于转盘电机的下方并与转盘电机同轴,该卷筒与转盘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转盘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的转动钢丝绳,该转动钢丝绳与卷筒连接。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横移框架位于转盘的下方设有两根水平设置的挡梁,且位于转盘的周围设有多个转盘压紧装置,该压紧装置包括与转盘接触的压紧滚轮以及对压紧滚轮施力的压紧弹簧;所述横移框架的左端设有横移定位行程开关,其底部设有提升安全限位光电开关,位于转盘底面的圆周上设有转盘推拉位限位开关与转盘提升位限位开关。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推拉装置包括推拉电机、推拉转轴、推拉主动链轮、推拉从动链轮、推拉链条以及推拉电磁铁,推拉电机固定连接于转盘的前端,推拉转轴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个推拉主动链轮,并转动连接于转盘的前端,该推拉转轴与推拉电机通过链传动连接,转盘的后端设有两个推拉从动链轮,左右两对推拉主动链轮与推拉从动链轮上各设有一个推拉链条,且推拉链条上设有推拉电磁铁;所述转盘的前端设有推拉前侧限位开关,其后端设有推拉后侧限位开关。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提升装置为两组,每组包括提升电机、提升主链轮、收链轮、提升辅链轮以及提升链条,提升电机固定连接于转盘的顶面,提升主链轮与提升电机相连,与升降托盘后端相连的提升链条绕过提升主链轮与收链轮后与收链弹簧相连,与升降托盘前端相连的提升链条绕过提升提升辅链轮、主链轮以及收链轮后与收链弹簧相连,提升链条与升降托盘的四个提升点通过提升钢丝绳相连。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转盘的底面边部设有多个转盘滚轮;所述转盘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框架以及右框架,左框架以及右框架在位于两根推拉链条的下方设有多个链条托架与推拉滚轮。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升降托盘的两侧边前后工设有四个提升点,其左侧为托盘前斜坡,右侧为托盘后斜坡,该托盘后斜坡处设有固定电磁铁。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载车板的底部设有四个载车板滚轮,其左端为载车板前斜坡,载车板的数量等于上层车位的数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上层车位设于停车框架上,并由停车框架上的多根立柱支撑,取代以往的一根立柱支撑,设计更为合理,减小了每根立柱上所受的弯矩,延长了整个车库的使用寿命;2、多个上层车位只使用一套提升装置与推拉装置,使得停车框架的结构简单,从而降低制造成本;3、转盘的使用,使得驾驶员在停车与取车时可以实现“正进正出”;4、升降托盘上的固定电磁铁通过电流的通断使得载车板与升降托盘连接时连接牢靠,需要脱离时即可脱离,没有机械的连接与脱离动作,降低故障率,且便于自动化的实现;5、横移框架左端的横移定位行程开关使得横移框架可以准确地停在所需位置;6、横移框架底部的提升安全限位光电开关避免了托盘没提升到位时转盘的转动,从而避免汽车因托盘没提升到位时转盘的转动而刮伤;7、转盘底面的转盘推拉位限位开关与转盘提升位限位开关保证了转盘在推拉载车板以及提升升降托盘时的所停位置的准确性;8、横移框架位于转盘的下方的两根水平挡梁使得托盘只能在水平方向时可以升降,并且在转盘转到其他位置时避免了托盘的坠落;9、推拉电磁铁通过电流的通断使得载车板与推拉装置连接时连接牢靠,需要脱离时即可脱离,没有机械的连接与脱离动作,降低故障率,且便于自动化的实现;10、推拉前侧限位开关与推拉后侧限位开关保证了载车板推出与拉回时的位置停放到位;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横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主视图。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右端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4左端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图8 (绕有与与升降托盘后端相连的提升链条时)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图8 (绕有与与升降托盘前端以及后端相连的提升链条时)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图13为升降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图15为载车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4、图15以及图16所示,本技术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停车框架以及活动连接于该停车框架上的综合搬运装置003,所述停车框架包括立柱与上层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无避让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停车框架以及活动连接于该停车框架上的综合搬运装置(003),所述停车框架包括立柱与上层车位(002),该综合搬运装置(003)包括横移框架(031)、设于横移框架(031)上的转盘(034)以及与转盘(034)传动连接的升降托盘(036),所述横移框架(031)停放在左右两侧停车框架的前横梁上,其上设有横移驱动装置(032),所述转盘(034)设于横移框架(031)的顶部,并与转盘驱动装置(033)传动连接,该转盘(034)上设有提升装置(402),该提升装置(402)与升降托盘(036)传动连接,转盘(034)的中部设有推拉装置(403),所述升降托盘(036)与载车板(037)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续航,凌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池续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