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用防水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5103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用防水插座,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容纳电连接件的内腔,所述上盖上开设有插头插口,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扣合缝隙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下盖上沿着下盖的长度方向一体化竖向设有两道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下盖两侧的内侧壁围成三道隔离室,三道所述隔离室相互绝缘隔离所述电连接件;所述插头插口的下沿突出于所述上盖的内侧面,所述下盖上正对每个插头插口处的隔板对应贴设于该插头插口下沿内侧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棚用防水插座,能够防止因进水而引起短路,适合在大棚内的潮湿环境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插座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棚用防水插座
技术介绍
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每天都离不开电。现有的插座一般包括上盖和下盖,在下盖上设置多条铜线串联,引出火线、零线、地线,上盖与下盖扣合在一起,在上盖上开设插头若干组插头插口。现有的这种插座结构,上盖与下盖扣合处的缝隙、以及上盖上开设的插头插口处容易进水,水进入上盖与下盖扣合形成的内腔中后,致使火线、地线以及零线之间容易相互短路,就会发生漏电、起火、触电等事故,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在种植大棚中使用时,种植大棚中空气比较潮湿,有时候大棚的棚顶因为潮湿往下滴水,因此在大棚中使用现有的插座,更容易因为进水而导致发生漏电、起火、触电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因进水而引起短路的大棚用防水插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棚用防水插座,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容纳电连接件的内腔,所述上盖上开设有插头插口,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扣合缝隙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下盖上沿着下盖的长度方向一体化竖向设有两道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下盖两侧的内侧壁围成三道隔离室,三道所述隔离室相互绝缘隔离所述电连接件;所述插头插口的下沿突出于所述上盖的内侧面,所述下盖上的隔板贴设于对应插头插口下沿内侧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扣合缝隙处通过防水胶粘贴有密封防水层。优选的,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为PVC材料的上盖和下盖。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大棚用防水插座,扣合在一起的上盖与下盖扣合缝隙处设有密封结构,使上盖与下盖之间的扣合缝隙得到了有效地密封,使水不会从上盖与下盖之间的空隙进入。而下盖与上盖之间的内腔形成了相互绝缘隔离电连接件的三道隔离室。此种结构,使得从上盖上插头插口处进入内腔的水,会分别流入各个隔离室内,火线电连接件、零线电连接件以及地线电连接件分别位于不同的相互绝缘隔离的隔离室内,各个隔离室相互之间绝缘,因此各个隔离室内的积水不会相互电连接,也就有效地避免了上盖与下盖之间的内腔进水相互连通,引起各个电连接件短路的问题。使本技术的大棚用防水插座能够防止因进水而引起短路,适合在大棚内的潮湿环境中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11、插头插口 ;12、下沿;2、下盖;21、隔板;22、隔离室;3、密封防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图2、图3以及图4,本技术的防水插座,包括上盖1和下盖2,上盖1和下盖2之间形成容纳电连接件的内腔,上盖1上开设有插头插口 11,上盖1与下盖2扣合缝隙处粘贴有密封防水层3 ;电连接件包括零线电连接件、火线电连接件以及地线电连接件,均采用导电铜片制成。下盖2上沿着下盖2的长度方向一体化竖向设有两道隔板21,隔板21与下盖2两侧的内侧壁围成三道隔离室22,三道隔离室22分别用于放置零线电连接件、火线电连接件以及地线电连接件。三道隔离室22将零线电连接件、火线电连接件以及底线电连接件相互绝缘隔离。上盖1与下盖2为PVC材料的上盖和下盖。PVC即聚氯乙稀,英文简称PVC(Polyvinyl chloride),是氯乙稀单体(vinylchloride monomer,简称VCM)在过氧化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PC即聚碳酸酯,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当然,上盖1和下盖2并不局限于采取PVC材料制作,可以采取其它具有相同或相似品质的塑料制作。插头插口 11的下沿12突出于上盖1的内侧面,下盖2上的隔板21贴设于对应插头插口 11的下沿12内侧的外壁上。其中,零线插口与火线插口,或者零线插口、火线插口以及地线插口共同组成一组插头插口,这里,定义一组插头插口中并列的火线插口、零线插口相互靠近的下沿侧为其下沿内侧。本技术的大棚用防水插座,扣合在一起的上盖1与下盖2扣合缝隙处设有密封防水层3,使上盖1与下盖2之间的扣合缝隙得到了有效地密封,使水不会从上盖1与下盖2之间的扣合缝隙进入。而下盖2与上盖1之间的内腔设有相互绝缘隔离电连接件的三道隔离室22,此种结构的防水插座在使用时,使得从上盖1上插头插口 11处进入内腔的水,会分别流入各道隔离室22内,火线电连接件、零线电连接件以及地线电连接件分别位于不同的相互绝缘隔离的隔离室22内,各道隔离室22相互之间绝缘,因此各道隔离室22内的积水不会相互电连接,也就有效地避免了上盖1与下盖2之间的内腔进水相互连通,引起各个电连接件短路的问题,使本技术的大棚用防水插座能够防止因进水而引起短路,适合在大棚内潮湿的环境中使用。下盖2上还可以设置指示灯等一些其它插座的常用结构,在此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大棚用防水插座,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容纳电连接件的内腔,所述上盖上开设有插头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扣合缝隙处设有密封结构; 所述下盖上沿着下盖的长度方向一体化竖向设有两道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下盖两侧的内侧壁围成三道隔离室,三道所述隔离室相互绝缘隔离所述电连接件; 所述插头插口的下沿突出于所述上盖的内侧面,所述下盖上的隔板贴设于对应插头插口下沿内侧的外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用防水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扣合缝隙处通过防水胶粘贴有密封防水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棚用防水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为PVC材料的上盖和下盖。【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用防水插座,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容纳电连接件的内腔,所述上盖上开设有插头插口,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扣合缝隙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下盖上沿着下盖的长度方向一体化竖向设有两道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下盖两侧的内侧壁围成三道隔离室,三道所述隔离室相互绝缘隔离所述电连接件;所述插头插口的下沿突出于所述上盖的内侧面,所述下盖上正对每个插头插口处的隔板对应贴设于该插头插口下沿内侧的外壁上。本技术的大棚用防水插座,能够防止因进水而引起短路,适合在大棚内的潮湿环境中使用。【IPC分类】H01R13/52【公开号】CN204992115【申请号】CN201520778993【专利技术人】王胜 【申请人】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10月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棚用防水插座,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容纳电连接件的内腔,所述上盖上开设有插头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扣合缝隙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下盖上沿着下盖的长度方向一体化竖向设有两道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下盖两侧的内侧壁围成三道隔离室,三道所述隔离室相互绝缘隔离所述电连接件;所述插头插口的下沿突出于所述上盖的内侧面,所述下盖上的隔板贴设于对应插头插口下沿内侧的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