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接触网支柱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包括临时支柱(10)以及一端与所述临时支柱(10)连接、另一端与地面连接的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分别与所述临时支柱(10)、地面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接触网支柱的辅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范围较广,而且拆装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接触网支柱损坏时的辅助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接触网支柱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接触网是铁路电气化工程的主构架,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支柱是架设接触网的主要设备,在电气化区间发生事故,需要抢修时,用于接触网支柱的辅助装置将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传统的用于接触网支柱的辅助装置一般包括用于临时代替原有支柱的临时支柱和安装在支柱两侧的拉线,这样临时支柱只能承受向线路(即钢轨)内侧的拉力,因此,该辅助装置只能适用于区间安装于直线或曲线外侧且非高路肩的支柱损坏时用于临时代替原有支柱进行接触网的定位,这里的曲线外侧指的是。然而,上述辅助装置由于其临时支柱只能承受向线路(即钢轨)内侧的拉力,从而限制了该辅助装置的使用范围,例如,该辅助装置不适用于高路肩、曲线内侧、山区等现用抢修组合支柱无法使用的复杂地里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接触网支柱的辅助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辅助装置限制了该辅助装置的使用范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接触网支柱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包括临时支柱以及一端与所述临时支柱连接、另一端与地面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临时支柱、地面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临时支柱两侧的成人字形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角平分线与所述临时支柱形成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投影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的第一端与所述临时支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段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段的第二端与所述地面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三支撑段和第四支撑段,所述第三支撑段的第一端与所述临时支柱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段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段的第二端与所述地面连接。优选地,该辅助装置包括与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的稳固架。优选地,所述稳固架包括横支撑稳固架,所述横支撑稳固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横支撑稳固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优选地,所述稳固架包括X型支撑稳固架,该X型支撑稳固架包括第一支撑稳固杆和第二支撑稳固杆,所述第一支撑稳固杆和第二支撑稳固杆均设置为: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稳固杆和第二支撑稳固杆的交点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稳固架包括斜支撑稳固架,该斜支撑稳固架包括安装底座、第三支撑杆以及第四支撑杆,所述临时支柱与所述安装底座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分别位于所述临时支柱的两侧,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底座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底座连接。优选地,所述安装底座包括支腿、与所述支腿连接的横梁,所述临时支柱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优选地,该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长度的微调机构。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盘状部和从所述盘状部向所述第二支撑段延伸且呈中空的杆状部,所述微调机构包括具有正螺纹的正螺杆、具有反螺纹的反螺杆以及固定在所述正螺杆和反螺杆之间的手柄部;所述底座和微调机构均为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段和第四支撑段均呈中空杆状,两个所述正螺杆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段、第四支撑段的内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反螺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杆状部的内壁螺纹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接触网支柱的辅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范围较广,而且拆装方便快捷。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接触网支柱的辅助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用于接触网支柱的辅助装置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用于接触网支柱的辅助装置的侧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临时支柱; 20:支撑杆;21:第一支撑杆;21a:第一支撑段;21b:第二支撑段; 22:第二支撑杆;22a:第三支撑段;22b:第四支撑段;31:横支撑稳固架;32:X型支撑稳固架;32a:第一支撑稳固杆;32b:第二支撑稳固杆;33:斜支撑稳固架;33a:安装底座;33a_l:支腿;33a_2:横梁;33b:第四支撑杆;33c:第三支撑杆;41:正螺杆;42:反螺杆;43:手柄部;51:盘状部;52:杆状部;60:稳固针;100:路肩;200:钢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本技术基于现有技术中的辅助装置的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例如,不适用于高路肩、曲线内侧、山区等现用抢修组合支柱无法使用的辅助地里情况),提供一种用于接触网支柱的辅助装置,下文将参考图1至图3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接触网支柱的辅助装置包括临时支柱10以及一端与该临时支柱10连接、另一端与地面连接的支撑杆20,支撑杆20分别与临时支柱10、地面可拆卸连接。本技术中由于使用了支撑杆20而不是现有技术中的拉线,从而使得临时支柱10不仅可以承受向线路(即钢轨)内侧的拉力,还可以承受向线路(即钢轨)外侧的压力,从而使上述辅助装置不仅能够适用于区间安装于直线或曲线外侧且非高路肩的支柱损坏时用于临时代替原有支柱进行接触网的定位,而且能够适用于高路肩、曲线内侧、山区等现有技术中临时支柱10(也就是现有技术中提到的抢修组合支柱)无法使用的复杂地里情况(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是将临时支柱10安装在钢轨200的一侧,并位于路肩100的上方)。本技术提供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范围较广,而且拆装方便快捷,正是由于该辅助装置可以拆装,从而使得辅助装置运输方便。为了能够更好的支撑临时支柱10,所述支撑杆20包括分别设置在该临时支柱10两侧的成人字形的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优选地,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的角平分线与临时支柱10形成第一平面,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在第一平面的投影重合。其中,为了使上述辅助装置运输方便,所述第一支撑杆21包括第一支撑段21a和第二支撑段21b,第一支撑段21a的第一端与临时支柱10连接(优选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通过在第一支撑段21a的第一端设置单耳端,并在临时支柱10的对应位置设置支撑杆转轴底座,从而使单耳端与支撑杆转轴底座可以通过销钉连接),第一支撑段21a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段21b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支撑段21b的第二端与地面连接(优选为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接触网支柱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装置包括临时支柱(10)以及一端与所述临时支柱(10)连接、另一端与地面连接的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分别与所述临时支柱(10)、地面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方,马志强,柴书明,于国旺,马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