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4544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13:28
在电动机壳体(3)设置沿风扇周向形成为环状且向主板突出的电动机侧肋(35),在电动机侧肋(35)上,在面对涡旋室(43)中的高压区域B的部位设置切口部(35a)。并且,流入涡旋室(43)的水分的一部分在涡旋室(43)中的送风空气的流速较高的低压区域越过电动机侧肋(35),浸入电动机侧肋(35)的内周侧空间,但该水分被从涡旋室(43)中的低压区域浸入电动机侧肋(35)的内周侧空间的送风空气推向切口部(35a)侧,并从切口部(35a)排出到涡旋室(4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送风机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2013年8月2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170394,该公开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电动机驱动产生空气流的风扇的送风机。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车辆用空调装置所使用的送风机,例如有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结构。该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送风机具备:由主板连结了多片叶片的风扇、驱动风扇的电动机、收容风扇且在风扇的外周形成涡旋状的涡旋室的涡旋壳体以及收容电动机且与主板相对而配置的电动机壳体。另外,在主板形成有向电动机壳体突出的环状的风扇侧肋,在电动机壳体形成有向主板突出的环状的电动机侧肋,由此,抑制在涡旋室流动的空气经由主板与电动机壳体之间的隙间而逆流向涡旋室的上游侧。此外,将送到车室的送风空气的一部分作为电动机冷却用空气而导入电动机的内部来冷却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内部后的电动机冷却用空气经由主板与电动机壳体之间的隙间而返回涡旋室。并且,在电动机侧肋上,在面对涡旋室中的低压区域的部位形成有使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与外周侧空间连通的切口部,由此,电动机冷却用空气经由切口部返回到涡旋室中的低压区域。另外,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关于压力的用语(例如“低压”、“高压”)均为静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4809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618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的研究,雨水、蒸发器清洗剂等水分容易与送风空气一起流入送风机。例如,该送风空气以及水分的一部分流入涡旋室后,越过电动机侧肋,或经由形成于电动机侧肋的切口部,浸入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另外,送风空气以及水分在涡旋室中的送风空气的流速较高的低压区域容易浸入肋的内周侧空间。因此,在如以往的送风机那样在涡旋室中的低压区域形成切口部的情况下,送风空气以及水分容易从涡旋室经由切口部浸入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另一方面,浸入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的水分难以经由切口部排出到涡旋室。并且,在浸入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的水分不顺利排出到涡旋室的情况下,水分浸入到电动机壳体中收容电动机的部位,其结果,有因浸入的水分导致电动机的结构部件腐蚀的担忧。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使浸入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的水分容易排出到涡旋室。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例的送风机具备:电动机;风扇,该风扇具有配置于电动机的旋转轴周围的多片叶片、以及连结多片叶片且将电动机产生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多片叶片的主板,该风扇从轴向一端侧吸引空气并向径向外侧吹出空气;涡旋壳体,该涡旋壳体收容风扇,且在风扇的外周形成涡旋状的涡旋室;以及电动机壳体,该电动机壳体收容电动机,且与主板相对而配置,主板具备风扇侧肋,该风扇侧肋配置于与电动机壳体相对的面,沿风扇周向形成为环状且向电动机壳体突出。电动机壳体具备电动机侧肋,该电动机侧肋配置于与主板相对的面,沿风扇周向形成为环状且向主板突出,电动机侧肋在面对涡旋室中的高压区域的部位具备使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与外周侧空间连通的切口部,高压区域是从涡旋室的涡旋开始部起沿着空气流的135°的范围,电动机侧肋包含内周侧肋和外周侧肋,切口部至少包含设置于内周侧肋的内周侧切口部和设置于外周侧肋的外周侧切口部,内周侧切口部和外周侧切口部配置于面对高压区域的部位。由此,将电动机侧肋的切口部配置在面对涡旋室中的送风空气的流速较低的高压区域的部位,因此浸入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的水分被从涡旋室中的送风空气的流速较高的低压区域浸入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的送风空气推向切口部侧,并从切口部有效地排出到涡旋室。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机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送风机的卸下了风扇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送风机的主视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3的送风机的卸下了风扇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之间,对相互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在图中标记相同的符号。(第1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送风机具备:电动机1、被该电动机1旋转驱动而吹出空气的树脂制的风扇2、收容电动机1的树脂制的电动机壳体3以及收纳风扇2的树脂制的涡旋壳体4。另外,以下将电动机1的旋转轴11的轴线方向称为旋转轴方向。在风扇2中,在旋转轴11的周围配置有多片板状的叶片21。在该叶片21中,旋转轴方向的一端侧即后述的吸入口45侧的端部通过环状的侧板(未图示)连结。另外,在叶片21中,旋转轴方向的另一端侧端部通过主板22连结。主板22为向旋转轴方向的一端侧即吸入口45侧凸出的大致圆锥形状。另外,主板22在其中心部与旋转轴11结合,并将电动机1产生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叶片21。并且,该风扇2被电动机1旋转驱动,从而从旋转轴方向的一端侧向风扇2内吸引空气,将该吸入的空气朝向风扇径向的外侧吹出。电动机壳体3由第1电动机壳体31和第2电动机壳体32构成。并且,电动机壳体3在内部形成有将送风空气的一部分作为电动机冷却用空气导入电动机1的内部的冷却风导入通路33。另外,在第1电动机壳体31与主板22之间形成有使通过电动机1的内部后的电动机冷却用空气返回后述的涡旋室43的冷却风排出通路34。涡旋壳体4由第1涡旋壳体41和第2涡旋壳体42构成。并且,涡旋壳体4在风扇2的外周形成涡旋状的涡旋室43。该涡旋室43为了使从风扇2吹出的空气高效地集合且流向下游侧,从涡旋室43的涡旋开始部即鼻部44至涡旋结束部,流路截面积慢慢扩大。另外,图2中的箭头A表示涡旋室43内的空气流。在第1涡旋壳体41的旋转轴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吸入口45,该吸入口45为风扇2所吸引的空气的入口的。在第2涡旋壳体42中,在与吸入口45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嵌合第1电动机壳体31的贯通孔46。在主板22上,在与第1电动机壳体31相对的面形成有向冷却风排出通路34突出的风扇侧肋23。该风扇侧肋23沿旋转轴方向延伸且沿风扇周向形成为环状。在第1电动机壳体31上,在与主板22相对的面形成有向冷却风排出通路34突出的电动机侧肋35。该电动机侧肋35沿旋转轴方向延伸且沿风扇周向形成为环状。在电动机侧肋35上形成有使电动机侧肋35的内周侧空间与外周侧空间连通的第1切口部35a以及第2切口部35b。第1切口部35a配置于面对涡旋室43中的高压区域B的部位。另外,涡旋室43内的压力从涡旋开始部(即鼻部44)至涡旋结束部而逐渐变低。因此,高压区域B是从鼻部44沿着空气流A的规定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压区域B是从鼻部44起约135°的范围。第2切口部35b配置于除高压区域B外的低压区域,更详细而言,相对于第1切口部35a沿风扇周向偏移约180°。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在送风机的空气流上游侧连接有内外气切换箱,在送风机的空气流下游侧连接有空调单元。在该空调单元内配置有冷却送风空气的蒸发器、加热送风空气的加热器芯以及设定送风空气的送风目的地的模式门等。并且,通过风扇2吸入的空气经由涡旋室43被送到空调单元,并通过空调单元朝向空气流最下游侧的各吹出口送风。在上述结构的送风机中,通过电动机1驱动风扇2,则经由涡旋室43对空调单元送风,且将送风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送风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动机(1);风扇(2),该风扇具有配置于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周围的多片叶片(21)、以及连结所述多片叶片且将所述电动机产生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多片叶片的主板(22),该风扇从轴向一端侧吸引空气并向径向外侧吹出空气;涡旋壳体(4),该涡旋壳体收容所述风扇,且在所述风扇的外周形成涡旋状的涡旋室(43);以及电动机壳体(3),该电动机壳体收容所述电动机,且与所述主板相对而配置,所述主板具备风扇侧肋(23),该风扇侧肋配置于与所述电动机壳体相对的面,沿风扇周向形成为环状且向所述电动机壳体突出,所述电动机壳体具备电动机侧肋(35,36),该电动机侧肋配置于与所述主板相对的面,沿风扇周向形成为环状且向所述主板突出,所述电动机侧肋在面对所述涡旋室中的高压区域的部位具备使电动机侧肋的内周侧空间与外周侧空间连通的切口部(35a、36b)。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8.20 JP 2013-1703941.一种送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动机(1);风扇(2),该风扇具有配置于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周围的多片叶片(21)、以及连结所述多片叶片且将所述电动机产生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多片叶片的主板(22),该风扇从轴向一端侧吸引空气并向径向外侧吹出空气;涡旋壳体(4),该涡旋壳体收容所述风扇,且在所述风扇的外周形成涡旋状的涡旋室(43);以及电动机壳体(3),该电动机壳体收容所述电动机,且与所述主板相对而配置,所述主板具备风扇侧肋(23),该风扇侧肋配置于与所述电动机壳体相对的面,沿风扇周向形成为环状且向所述电动机壳体突出,所述电动机壳体具备电动机侧肋(35,36),该电动机侧肋配置于与所述主板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部知恵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