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皮肤护理和皮炎治疗的外用药膏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丹皮20~30份、川槿皮20~30份、防风15~25份、海桐皮15~25、马齿笕15~25份、紫荆皮12~22份、法半夏8~15份、轻粉8~12份、鸡血藤8~12份、百部7~12份、班蝥6~12份、刺五加8~12份、苍术6~12份、细辛6~10份、水蛭3~8份、冰片4~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中药,经临床使用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疏风养血,除湿止痒,凉血解毒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对皮肤炎症的治疗范围广,治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的疲劳以及精神上的负担,使一部分人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即气血衰弱、易疲劳,从而也易患皮肤方面的炎症,或者皮肤易衰老、失去弹性。由于导致皮肤出现炎症的原因多种多样,炎症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据现代医学研究,大致有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和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部位遍及脸、颈、手肘、膝窝、四肢背侧等,患部会出现红疹、皮肤变厚、粗糙情形。特应性皮炎会反复发作且患者常因为难耐瘙痒而抓得身上伤痕累累,不但影响外观,甚至情绪和睡眠都会受到影响,大大影响个人及家庭的生活品质。特应性皮炎病因不明,影响因素众多,涉及人群、地区、种族等诸多因素,目前特应性皮炎以外用类固醇软膏及抗组织胺口服药为主,长期使用可能产生皮肤萎缩、微细管扩张、肾上腺抑制、新陈代谢异常、继发性感染及免疫力下降等后遗症,涂抹在眼睛周围甚至可能导致青光眼。接触性皮炎是指人体接触某种物质后,在皮肤或粘膜上因过敏或强烈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皮肤炎症。中医学根据接触物的不同而分别命名,如“马桶癣”、“漆疮”、“膏药风”、“粉花疮”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种,多表现为红斑、水疱、大疱甚至坏死等。因为刺激物的不确定,从而使其治疗不易且疗效不确定。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苔藓,一般认为是皮质抑制和兴奋功能紊乱所致,情绪局部刺激和辛辣酒类可加重和诱发本病,常年不愈,愈后易复发,临床多表现为剧烈瘙痒或皮肤苔藓样病变。日光性皮炎是由日光诱发的一种迟发性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有人认为主要由中波紫外线引起,也有人认为主要由长波紫外线引起。临床表现为多形性皮疹可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鳞肩、苔藓样变,常以某种皮疹为主。脂溢性皮炎,中医称之为“白肩风”,系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地方,如头皮、面部、胸部及皱褶部。脂溢性皮炎一般认为与体质有关,属慢性发病,易反复发作,常伴有毛囊炎、睑缘炎,面部常与痤疮、酒渣鼻螨虫皮炎并发。目前市场上有售的用于皮肤炎症的口服药物或外用药膏,一般为类固醇或抗组织胺药物,对病因各类的不同皮肤炎症缺乏治疗针对性,尤其是多种皮炎与神经系统刺激、患者体质有关,疗效更是不能让人满意。此外,既使施药对症,也往往仅仅是抑制了炎症的发生,对发病导致的皮肤损伤,缺乏修补护理功能。因此,市场需要兼具治疗皮肤炎症与皮肤护理双重功能的皮肤炎症用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疏风养血,除湿止痒,凉血解毒之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丹皮20?30份川槿皮20?30份防风15?25份海桐皮15?25份马齿笕15?25份紫荆皮12?22份法半夏8?15份轻粉8?12份鸡血藤8?12份百部7?12份班蝥6?12份刺五加8?12份苍术6?12份细辛6?10份水蛭3?8份冰片4?8份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丹皮22?28份川槿皮22?28份防风18?22份海桐皮20?23份马齿笕18?22份紫荆皮14?18份法半夏10?12份轻粉8?12份鸡血藤8?12份百部8?10份班蝥8?10份刺五加9?12份苍术8?11份细辛7?10份水蛭4?6份冰片5?6份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丹皮24份川槿皮25份防风20份海桐皮21份马齿笕20份紫荆皮16份法半夏11份轻粉10份鸡血藤10份百部9份班蝥9份刺五加11份苍术10份细辛9份水蛭5份冰片5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百部放入容器中,加入4倍量的乙醇,浸泡2?3小时后取药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1.20?1.22的稠膏。(2)将马齿笕烧灰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3)将丹皮、川槿皮、防风、海桐皮、紫荆皮、法半夏、轻粉、鸡血藤、班蝥、刺五加、苍术、细辛、水蛭和冰片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4)将步骤(1)中制得稠膏与步骤(2)、步骤(3)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适量山楂油和凡士林,搅拌成软膏。本专利技术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丹皮: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发斑;吐衄;痈肿疮毒。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其提取物具有抑菌抗凝,提高血液通透性,,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发挥作用,抵制肾上腺素所致的脂细胞的分解,促进加脂细胞中葡萄糖生成脂肪,增加胰岛素所致的葡萄糖生成脂肪的多种作用,对治疗急性湿疹有显著效用。川槿皮:性甘苦、气平;温,无毒。入心、肺、脾、胃四经。清热、利湿、解毒、止痒,补肺渗湿,去热,安心神,通利关节,活血理气,祛风活络止痛。防风:性微温,辛,气和,无毒。入膀胱、肺、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防风榨出液对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海桐皮:性苦辛,平,入肝、脾经。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疥癣。《纲目》载:“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及《岭南采药录》载“生肌,止痛,凉皮肤,消肿,散瘀,敷跌打”。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海桐皮水浸剂对蓝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马齿笕:性酸,寒,味辛,无毒。入大肠、肝、脾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血消肿,主治疮疡痈疖、瘰疬、温癣。《唐本草》载:“主诸肿瘘疣目”。马齿笕常用方为烧灰研末,尤其适用于炎症皮肤,能有效增加皮肤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轻炎症。紫荆皮:性苦,平,温,有微毒。入肝、脾二经。活血通经,消肿解毒,治风寒湿痹,血气疼痛,喉痹,淋疾,痈肿,癣疥,跌打损伤,蛇虫咬伤。《分类草药性》载治一切痈疽、发痛、流注、诸肿毒冷热不明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紫荆皮对京科PR-1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孤儿病毒能延缓其病变”。法半夏:性辛、温,微寒,熟温。入脾、胃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哎,消痞散结,外消痈月中。《别录》载:“消痈肿,疗萎黄,悦泽面目”。轻粉:性辛,寒,辛冷而燥,有毒。入肝、肾经。杀虫,攻毒,利水,通便。《纲目》及《本草正》载:“治水肿膨胀,毒疮;治瘰疬诸毒疮,去腐肉,生新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轻粉能有效杀灭真菌,对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鸡血藤:苦、甘,性温。入心、脾二经。活血舒筋,养血调经,通络散气。《饮片新参》载:“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鸡血藤可促进肾脏及子宫的总磷代谢,对水及氯化物的排泄。百部:性甘、苦,微温。入肺经。润肺下气止咳,可有效杀灭头虱、体虱,功能主治蛲虫病、阴部瘙痒。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百部水浸液对某些皮肤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班蝥:性辛,寒。入大肠、小肠、肝、肾经。《本经》载:“主寒热,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攻毒蚀疮,逐瘀散结,主痈疽;瘰疬;顽癣;症瘕;用于积年顽癣,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刺五加:性温,味辛、微苦。舒筋活血、祛风湿,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其提取物能有效抗菌消炎,有极好的抗衰老效果。苍术:性辛苦,温。入脾、胃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用于脚气痿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皮肤护理和皮炎治疗的外用药膏组方,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丹皮20~30份 川槿皮20~30份 防风15~25份 海桐皮15~25马齿笕15~25份 紫荆皮12~22份 法半夏8~15份 轻粉8~12份鸡血藤8~12份 百部7~12份 班蝥6~12份 刺五加8~12份苍术6~12份 细辛6~10份 水蛭3~8份 冰片4~8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超,王秀娟,邵文珊,
申请(专利权)人:王秀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