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毛细管微纳米粒子共聚整体柱紫外聚合制备的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2972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6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毛细管微纳米粒子共聚整体柱紫外聚合制备的旋转装置,它包括底座、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和用于控制毛细管旋转范围的挡块。驱动装置还设有毛细管固定装置,将待聚合的毛细管沿驱动装置的主轴方向放置,并用固定装置和挡块固定两端,而后通过控制装置启动驱动装置,使待聚合的毛细管进行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保证毛细管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旋转效率,且可用于毛细管微纳米粒子共聚整体柱紫外聚合制备,改善传统紫外聚合制备整体柱方法存在的聚合物中微纳米粒子沉积和预聚合溶液受紫外光照射不均匀等问题,提高微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提高所制备整体柱的均匀性和分离分析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用途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毛细管微纳米粒子共聚整体柱紫外聚合制备的旋转装置,它包括底座、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和用于控制毛细管旋转范围的挡块。驱动装置还设有毛细管固定装置,将待聚合的毛细管沿驱动装置的主轴方向放置,并用固定装置和挡块固定两端,而后通过控制装置启动驱动装置,使待聚合的毛细管进行旋转。本专利技术可保证毛细管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旋转效率,且可用于毛细管微纳米粒子共聚整体柱紫外聚合制备,改善传统紫外聚合制备整体柱方法存在的聚合物中微纳米粒子沉积和预聚合溶液受紫外光照射不均匀等问题,提高微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提高所制备整体柱的均匀性和分离分析性能,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用途广泛。【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毛细管微纳米粒子共聚整体柱紫外聚合制备的旋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毛细管微纳米粒子共聚整体柱紫外聚合制备的毛细管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整体柱是在空管柱内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连续多孔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作为连续床,由于利用了双官能团试剂可以实现连续床与管内壁的紧密结合,形成整体,因而避免了在填充柱制备时所需要的柱塞制作。整体柱可以方便地在小内径的毛细管柱中制备,因而可以提高柱效,整体柱可以通过在反应聚合物溶液中加入特定的功能单体或者在聚合反应后对连续床进行化学修饰,来实现对整体柱表面物理或化学性质的调控,用以满足不同的分离分析用途,因而整体柱在微型化色谱系统中的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新型整体柱基质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也为整体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整体柱的制备过程简单,一般是将由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组成的预聚合溶液注入毛细管中,再经由热引发或紫外引发使其发生聚合反应。由于石墨烯的超疏水性和η-η共轭结构,使得石墨烯聚合物整体柱可以广泛应用于物质的萃取和分离。 传统的紫外聚合制备整体柱方法,适用于均相溶液的聚合,但对于多相溶液,因其中含有石墨烯等微纳米粒子,在聚合的过程中由于紫外引发聚合时间过长而会产生石墨烯等微纳米粒子沉积的问题。且由于传统的紫外聚合制备整体柱方法是将待聚合毛细管放在单侧紫外光灯下引发聚合,也会造成预聚合溶液受紫外光照射不均匀的问题。因此,如何将石墨烯等微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到聚合物基体中制备均匀的石墨烯等微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一直是科学界及工业界尚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用于毛细管微纳米粒子共聚整体柱紫外聚合制备的毛细管旋转装置。使毛细管内预聚合溶液在聚合的过程中不停旋转,起到搅拌混匀的作用,使石墨烯等微纳米粒子在旋转的过程中均匀的分散到聚合物中。 为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毛细管微纳米粒子共聚整体柱紫外聚合制备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A)该旋转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驱动装置、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和用于控制毛细管旋转范围的挡块。 (B)挡块与驱动装置对应放置,用于放置待聚合的毛细管两端。 (C)驱动装置还设有毛细管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于驱动装置的主轴之上,用于封住毛细管端口并固定毛细管于驱动装置上。 (D)固定装置及挡块用于将待聚合的毛细管两端的固定,以控制毛细管沿驱动装置的主轴方向旋转。 (E)驱动装置包括变速器及马达,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马达的转动速度。 在进行毛细管旋转时,可将毛细管的两端位置分别放置于驱动装置和挡块之间,而后启动驱动装置进行旋转,挡块控制了毛细管旋转的范围,毛细管可沿主轴方向平稳转动,有效保证了毛细管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在驱动装置和挡块之间放置不同长度的毛细管。而后通过固定装置将毛细管固定于驱动装置和挡块之间,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固定装置转动,进而带动毛细管转动,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转速,毛细管即可可控转速转动。 可在驱动装置和挡块之间放置不同数量的毛细管,固定装置和挡块部分可根据需要同时旋转的毛细管的数量进行对应更换。进而可以达到不同数量的毛细管同时旋转的目的。 显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毛细管微纳米粒子共聚整体柱紫外聚合制备的旋转装置,可使毛细管内预聚合溶液在聚合过程中不停旋转,进而使石墨烯在旋转的过程中均匀的分散到聚合物基体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毛细管旋转装置可适用于不同长度不同数量的毛细管,进一步提高了旋转装置的工作效率。此外,控制装置可调节不同转速,使该毛细管旋转装置可以不仅用于石墨烯的均匀分散,也可拓展于别的微纳米粒子的应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他模式下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他模式下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石墨烯聚合物在静置下聚合后侧面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应用中石墨烯聚合物在旋转下聚合后侧面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应用中石墨烯聚合物在旋转下聚合后截面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应用中石墨烯聚合物整体柱萃取前的荧光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应用中石墨烯聚合物整体柱萃取后的荧光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应用中石墨烯聚合物整体柱萃取前后的荧光信号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毛细管整体柱紫外聚合制备的旋转装置,其能够使毛细管在聚合过程中平稳旋转,提高石墨烯在毛细管聚合物中的分散性。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单根毛细管旋转装置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挡块结构示意图。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旋转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I上的驱动装置2、用于控制驱动装置2的控制装置3、用于控制毛细管旋转范围的挡块4及用于固定待聚合毛细管5的固定装置6。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毛细管旋转装置,将由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以及石墨烯组成的预聚合溶液注入毛细管5,并用硅胶封住两端。将待聚合的毛细管5沿驱动装置2的主轴方向放置,并用固定装置6和挡块4固定两端。将毛细管旋转装置和毛细管5 —起放到紫外光下,开启毛细管旋转装置使毛细管旋转并进行聚合反应,在旋转聚合过程中,还可保证毛细管每部分都受到均匀的紫外光照。利用毛细管旋转装置的控制装置3可以控制毛细管旋转的速度,使毛细管内的预聚合溶液在聚合过程中不停旋转,使石墨烯在旋转的过程中均匀的分散到聚合物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毛细管旋转装置,所述挡块4与所述驱动装置2对应放置。在进行毛细管旋转时,可将毛细管5的两端分别放置于驱动装置2和挡块4之间,而后启动驱动装置2进行旋转,挡块4控制了毛细管旋转的范围,毛细管5可沿主轴方向平稳转动,有效保证了毛细管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毛细管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毛细管微纳米粒子共聚整体柱紫外聚合制备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A)该旋转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驱动装置、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和用于控制毛细管旋转范围的挡块;(B)挡块与驱动装置对应放置,用于放置待聚合的毛细管两端;(C)驱动装置还设有毛细管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于驱动装置的主轴之上,用于封住毛细管端口并固定毛细管于驱动装置上;(D)固定装置及挡块用于将待聚合的毛细管两端的固定,以控制毛细管沿驱动装置的主轴方向旋转;(E)驱动装置包括变速器及马达,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马达的转动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夏燕王昱张婧郭广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