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摩托车蝶式制动器的比例阀,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体一体成型,阀体开设内腔、第一进油孔、第一出油孔、第二进油孔和第二出油孔,第一进油孔与内腔前端连通且第一进油孔与内腔沿轴向方向贯通阀体;阀杆从内腔后端插入内腔且阀杆与内腔沿轴向滑动配合,内腔前端和内腔后端分别与阀杆前端和阀杆后端密封配合,阀杆将内腔前端分隔出一液压驱动腔,第一进油孔与第一出油孔通过液压驱动腔连通,阀杆与内腔之间还形成一油压调节腔,第二进油孔和第二出油孔分别与油压调节腔的前端和后端连通,阀杆安装一密封件;油压调节腔内设置一弹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左总泵和右总泵油压制动力的联动调节,而且结构简单,易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液压制动
,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蝶式制动器的比例阀。
技术介绍
摩托车是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具有轻便灵活,行驶迅速的特点,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摩托车蝶式制动器是摩托车制动系统的一种,目前市场上的摩托车蝶式制动器主要由前卡钳、后卡钳、比例阀、左总栗和右总栗组成,左总栗和右总栗向前卡钳和后卡钳栗油,液压油推动前后卡钳的活塞,进而推动刹车片实现制动,比例阀连接于液压油的输送油路上,用于调节左总栗或右总栗的液压油比例,比例阀是实现联动制动的关键,通过比例阀可以分配前后制动力的大小;现有的比例阀结构一般接单侧的油栗(多为左总栗),其将左总栗的液压油分配至前卡钳和后卡钳,其比例阀的实际作用是分配左总栗往前卡钳和后卡钳的液压油比例,然而现有比例阀还存在以下缺陷:—、在欧洲新标准下,排量在125CC以下的摩托车要实现联动刹车,需要更好的联动刹车性能,特别是需要对左总栗和右总栗的油压进行联动调节,单侧制动力的调节实际效果并不好,无法对右总栗油压进行调节,右总栗的输出至前卡钳的制动力未与左总栗提供的制动力进行相互关联调配,因此不能以联动的方式分配前后卡钳的刹车压力比,该比例阀已不能满足要求;二、现有比例阀采用分体式设计,加工时配件精度要求高,难度大,结构复杂;三、由于前卡钳制动力来自于相互独立的左总栗和右总栗,前卡钳需要开设三个液压缸,导致卡钳沉重且结构复杂。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比例阀进行改进,特别研制出一种一体成型,易加工且实现左总栗和右总栗油压联动调节的比例阀,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蝶式制动器的比例阀,其实现左总栗和右总栗油压制动力的联动调节,而且结构简单,易加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蝶式制动器的比例阀,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体一体成型,阀体开设内腔、第一进油孔、第一出油孔、第二进油孔和第二出油孔,第一进油孔与内腔前端连通,且第一进油孔与内腔沿轴向方向贯通阀体,第一出油孔、第二进油孔和第二出油孔均开设于内腔侧面;阀杆从内腔后端插入内腔且阀杆与内腔沿轴向滑动配合,内腔前端和内腔后端分别与阀杆前端和阀杆后端密封配合,阀杆将内腔前端分隔出一液压驱动腔,第一进油孔与第一出油孔通过液压驱动腔连通,阀杆与内腔之间还形成一油压调节腔,第二进油孔与油压调节腔的前端连通,第二出油孔与油压调节腔的后端连通,阀杆上位于油压调节腔前端的前方安装一密封件,密封件可随阀杆沿轴向滑动;所述油压调节腔内设置一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一端抵在活塞腔后端壁上,弹性组件另一端抵在内腔后端上。进一步,所述内腔后端旋入一带有内孔的螺塞,阀杆后端伸入螺塞内孔且与螺塞密封配合,螺塞还与内腔密封配合。进一步,所述阀杆上开设一环形外凹槽,密封件为V型密封圈,V型密封圈安装在环形外凹槽中。进一步,所述弹性组件为弹簧,弹簧一端抵在螺塞上,弹簧另一端抵在阀杆环形外凹槽的侧壁上。进一步,所述内腔前端形成一限位凸台,阀杆对应限位凸台形成凸座,通过限位凸台与凸座的配合限制阀杆将液压驱动腔封堵。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非制动状态下,其中一路液压油经第一进油孔、液压驱动腔和第一出油孔通过比例阀,另一路油路经第二进油孔,油压调节腔和第二出油孔通过比例阀;制动状态下,驱动腔内液压持续增加,当液压驱动腔内的液压达到一定值时,液压油推动阀杆从内腔前端至后端滑动,阀杆上的密封件滑动至原油压调节腔前端的位置即第二进油孔与油压调节腔的连通处时,密封件将第二进油孔与油压调节腔的连通关系切断(封堵),该油路被阻断,制动力不在增加,而经液压驱动腔的油路制动力可持续增加,从而实现了前后制动力的联动调节,获得一定范围的前后制动力比值。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由于第一进油孔与内腔沿轴向方向贯通阀体,第一出油孔、第二进油孔和第二出油孔均开设于内腔侧面,加工时,可在一块原材料上一体成型,工艺简单,降低生产成本;二、本技术通过一路油栗的液压大小控制另一路油路,实现制动力联动调节,制动精度高,反应灵敏,提升刹车效果;三、采用本技术的制动器无需在前卡钳设置三缸,进一步降低制动系统的加工难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阀体1,内腔11,驱动腔111,油压调节腔112,第一进油孔12,第一出油孔13,第二进油孔14,第二出油孔15,限位凸台16,阀杆2,阀杆前端21,阀杆后端22,环形内凹槽23,凸座24,螺塞4,密封件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揭示的一种摩托车蝶式制动器的比例阀,包括阀体1和阀杆2,所述阀体1 一体成型,阀体1开设内腔11、第一进油孔12、第一出油孔13、第二进油孔14和第二出油孔15,第一进油孔12与内腔11前端连通,且第一进油孔12与内腔11沿轴向方向贯通阀体1,第一出油孔13、第二进油孔14和第二出油孔15均开设于内腔侧面;阀杆2从内腔后端插入内腔11且阀杆2与内腔11沿轴向滑动配合,内腔11前端和内腔11后端分别与阀杆前端21和阀杆后端22密封配合,阀杆2将内腔11前端分隔出一液压驱动腔111,第一进油孔12与第一出油孔13通过液压驱动腔111连通,阀杆2与内腔11之间还形成一油压调节腔112,第二进油孔14与油压调节腔112的前端连通,第二出油孔15与油压调节腔112的后端连通,阀杆2上位于油压调节腔前端的前方安装一密封件5,密封件5可随阀杆2沿轴向滑动;油压调节腔112内设置一弹性组件3,弹性组件3 —端抵在活塞腔后端壁上,弹性组件3另一端抵在内腔11后端上,本实施例中,述阀杆2上开设一环形外凹槽23,密封件5为V型密封圈,V型密封圈安装在环形外凹槽中23,内腔11后端旋入一带有内孔的螺塞4,阀杆后端22伸入螺塞4内孔且与螺塞4密封配合,螺塞4还与内腔11密封配合,弹性组3为弹簧,弹簧一端抵在螺塞4上,弹簧另一端抵在阀杆环形外凹槽23的侧壁上。螺塞4便于阀杆2的拆装和故障检查,并且螺塞3更适用于本技术的一体加工成型之阀体。内腔11前端形成一限位凸台16,阀杆2对应限位凸台16形成凸座24,通过限位凸台16与凸座24的配合限制了阀杆2向前获得,避免阀杆2将液压驱动腔111封堵。本技术的工作时:在非制动状态下,其中一路液压油经第一进油孔12、液压驱动腔111和第一出油孔13通过比例阀,另一路油路经第二进油孔14,油压调节腔112和第二出油孔15通过比例阀;制动状态下,液压驱动腔111内液压持续增加,当液压驱动腔111内的液压达到一定值时,液压油推动阀杆2从内腔前端至后端滑动,阀杆2上的密封件5滑动至原油压调节腔112前端的位置即第二进油孔14与油压调节腔112的连通处时,密封件5将第二进油孔14与油压调节腔112的连通关系切断(封堵),该油路被阻断,制动力不在增加,而经液压驱动腔111的油路制动力可持续增加,从而实现了前后制动力的联动调节,获得一定范围的前后制动力比值。本技术的优点为:本技术结构简单,由于第一进油孔12与内腔11沿轴向方向贯通阀体,第一出油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蝶式制动器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体一体成型,阀体开设内腔、第一进油孔、第一出油孔、第二进油孔和第二出油孔,第一进油孔与内腔前端连通,且第一进油孔与内腔沿轴向方向贯通阀体,第一出油孔、第二进油孔和第二出油孔均开设于内腔侧面;阀杆从内腔后端插入内腔且阀杆与内腔沿轴向滑动配合,内腔前端和内腔后端分别与阀杆前端和阀杆后端密封配合,阀杆将内腔前端分隔出一液压驱动腔,第一进油孔与第一出油孔通过液压驱动腔连通,阀杆与内腔之间还形成一油压调节腔,第二进油孔与油压调节腔的前端连通,第二出油孔与油压调节腔的后端连通,阀杆上位于油压调节腔前端的前方安装一密封件,密封件可随阀杆沿轴向滑动;所述油压调节腔内设置一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一端抵在活塞腔后端壁上,弹性组件另一端抵在内腔后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亨国厦门精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