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弹片的新型车载充电器,包括面罩壳、可透光连接壳、中段金属连接壳、绝缘连接件、金属尾端壳、PCB板组、USB充电接口及正极弹性柱;可透光连接壳具有第一环形限位台、第一前段螺合部及第一后段螺合部;面罩壳的周侧壁后段与第一前段螺合部、第一后段螺合部与中段连接壳前段、中段连接壳后段与绝缘连接件前段、绝缘连接件后段与金属尾端壳分别对应连接,且可透光连接壳的第一环形限位台呈环形式外露于面罩壳与中段连接壳之间;PCB板组上设置有电源指示灯,该电源指示灯的光线自可透光连接壳的第一环形限位台射出,以形成充电器周向环形发出效果,其结构设计简单、易于组装定位,确保了各零件、元件的稳定及充电器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无弹片的新型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人们随身携带的移动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对移动电子产品的使用、依赖也越来越大,当然,移动电子产品所需充电次数也相应增多;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人们在乘坐汽车时为移动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汽车内通过配置有车载充电器;现有车载充电器上为指示电源有无电的状态,通常需要安装电源指示灯,其电源指示灯外加设灯罩外露于充电器外表面,其存在结构复杂、零件数量较多等不足。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弹片的新型车载充电器,其巧妙实现周向环形发出效果,且其结构设计简单、易于组装定位,确保了各零件、元件的稳定及充电器性能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种无弹片的新型车载充电器,包括有面罩壳、可透光连接壳、中段金属连接壳、绝缘连接件、金属尾端壳、PCB板组、USB充电接口及正极弹性柱,其中,该中段金属连接壳外壁凸设有环形负极接触凸部,该正极弹性柱露出金属尾端壳外部;该面罩壳具有前端壁及一体成型连接于前端板周缘后侧的周侧壁,该前端壁上开设有与USB充电接口匹配的插口 ;该可透光连接壳具有第一环形限位台和分别一体成型连接于第一环形限位台前、后端的第一前段螺合部、第一后段螺合部,该第一前段螺合部、第一环形限位台及第一后段螺合部内均具有前后正对贯通的通孔结构,且第一前段螺合部的内径大于第一后段螺合部的内径;该面罩壳的周侧壁后段与第一前段螺合部、第一后段螺合部与中段连接壳前段、中段连接壳后段与绝缘连接件前段、绝缘连接件后段与金属尾端壳分别对应连接,且前述可透光连接壳的第一环形限位台呈环形式外露于面罩壳与中段连接壳之间;前述PCB板组上设置有电源指示灯,该电源指示灯的光线自可透光连接壳的第一环形限位台射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周侧壁后段部位内壁形成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前段螺合部、第一后段螺合部外壁分别形成有第一、二外螺纹;所述中段连接壳内部具有贯通前后端的空腔,且中段连接壳前段、后段部位内壁分别形成有第二、三内螺纹;所述绝缘连接件具有第二环形限位台和分别一体成型连接于第二环形限位台前、后端的第二前段螺合部、第二后段螺合部,该第二前段螺合部、第二环形限位台及第二后段螺合部内均具有前后正对贯通的通孔结构,且第二前段螺合部的内径大于第二后段螺合部的内径,该第二前段螺合部、第二后段螺合部外壁分别形成有第三、四外螺纹;所述金属尾端壳的前段形成有第四内螺纹;该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第三内螺纹与第三外螺纹、第四外螺纹与第四内螺纹分别对应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CB板组包括有沿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 PCB板和沿径向延伸设置的第二 PCB板,前述USB充电接口、第一 PCB板位于面罩壳内部,且第一 PCB板被抵挡于第一环形限位台前侧;所述正极弹性柱、环形负极接触凸部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二PCB板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后段螺合部的后端面一体向后凸伸有嵌入部,该嵌入部内开设有定位孔;前述金属尾端壳后端具有连通其内部螺孔的通孔结构,前述嵌入部伸入通孔结构内,前述正极弹性柱伸入定位孔内,嵌入部的壁体完全隔设于正极弹性柱与金属尾端壳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罩壳的周侧壁形成有防滑装饰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可透光连接壳的设计,形成充电器周向环形发出效果,同时,可透光连接壳具有第一环形限位台和分别一体成型连接于第一环形限位台前、后端的第一前段螺合部、第一后段螺合部,其第一环形限位台可将整个充电器内部腔体分隔形成两个安装定位腔,更适于对USB充电接口及PCB板组的布置定位,因此,其具有结构设计简单、易于组装定位等优点,确保了各零件、元件的稳定及充电器性能稳定,提高了充电器产品的质量。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图1中K向视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结构的截面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面罩壳2、可透光连接壳3、中段金属连接壳4、绝缘连接件5、金属尾端壳6、USB充电接口7、正极弹性柱8、防滑装饰部9、环形负极接触凸部10、第一环形限位台11、第一前段螺合部12、第一后段螺合部13、第一 PCB 板14、第二 PCB 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面罩壳1、可透光连接壳2、中段金属连接壳3、绝缘连接件4、金属尾端壳5、PCB板组、USB充电接口 6及正极弹性柱7,该正极弹性柱7露出金属尾端壳5外部。该面罩壳1具有前端壁及一体成型连接于前端板周缘后侧的周侧壁,该前端壁上开设有与USB充电接口 6匹配的插口,所述周侧壁后段部位内壁形成有第一内螺纹,所述面罩壳1的周侧壁形成有防滑装饰部8。该可透光连接壳2具有第一环形限位台10和分别一体成型连接于第一环形限位台10前、后端的第一前段螺合部11、第一后段螺合部12,该第一前段螺合部11、第一环形限位台10及第一后段螺合部12内均具有前后正对贯通的通孔结构,且第一前段螺合部11的内径大于第一后段螺合部12的内径;所述第一前段螺合部11、第一后段螺合部12外壁分别形成有第一、二外螺纹。该中段连接壳3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弹片的新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面罩壳、可透光连接壳、中段金属连接壳、绝缘连接件、金属尾端壳、PCB板组、USB充电接口及正极弹性柱,其中,该中段金属连接壳外壁凸设有环形负极接触凸部,该正极弹性柱露出金属尾端壳外部;该面罩壳具有前端壁及一体成型连接于前端板周缘后侧的周侧壁,该前端壁上开设有与USB充电接口匹配的插口;该可透光连接壳具有第一环形限位台和分别一体成型连接于第一环形限位台前、后端的第一前段螺合部、第一后段螺合部,该第一前段螺合部、第一环形限位台及第一后段螺合部内均具有前后正对贯通的通孔结构,且第一前段螺合部的内径大于第一后段螺合部的内径;该面罩壳的周侧壁后段与第一前段螺合部、第一后段螺合部与中段连接壳前段、中段连接壳后段与绝缘连接件前段、绝缘连接件后段与金属尾端壳分别对应连接,且前述可透光连接壳的第一环形限位台呈环形式外露于面罩壳与中段连接壳之间;前述PCB板组上设置有电源指示灯,该电源指示灯的光线自可透光连接壳的第一环形限位台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佐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