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智能感应路灯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2561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太阳能智能感应路灯控制器,包括设置在密封外壳内的控制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主控芯片、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模块、微处理器主控芯片与LED路灯之间的恒流源模块、密封在塑胶外壳内的人体感应模块、LED状态指示模块和无线遥控收发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人体感应模块,可以实现有人时全功率亮灯,人离开后,降低功率或者灭灯,可有效延长亮灯时间,更加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路灯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智能感应路灯控制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太阳能应用的广泛深入,其在LED路灯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LED路灯优势在于节能,其最大特点是可以调光和调节功率。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现有的太阳能路灯控制器分为多时段及多功率调光,即不同时间段采用不同功率运行。现有的控制方式,有一定的节能作用,但是并不十分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即无法感知有人和无人,以提供不同的亮灯功率。在无人经过时,浪费掉了很大一部分能量,不利于环保节能。在现实的使用环境中,人们迫切的希望有一种全新的控制方式,可以实现有人时全功率亮灯,人离开后,降低功率或者灭灯。传统的太阳能LED路灯控制器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LED太阳能控制器无法感知有人和无人,自动调节LED的负载功率,提供一种太阳能智能感应路灯控制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智能感应路灯控制器,包括设置在密封外壳内的控制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主控芯片、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模块、微处理器主控芯片与LED路灯之间的恒流源模块、密封在塑胶外壳内的人体感应模块、LED状态指示模块和与遥控器通信的无线遥控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模块、恒流源模块、人体感应模块分别与所述的微处理器主控芯片相连,人体感应模块还分别连接无线遥控收发电路和LED状态指示模块,所述的人体感应模块通过反馈信号给微处理器主控芯片对所述的恒流源模块的负载电流进行调节;所述的人体感应模块包括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IR和信号处理芯片U1,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的1脚通过电阻R7接5V电源,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12、电阻R11、电阻R10和信号处理芯片U1的14脚,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的3脚接GND,所述的信号处理芯片U1的2脚接电阻R26,信号处理芯片U1的3脚接电阻R4,信号处理芯片U1的4脚接电容C8,信号处理芯片U1的5脚接电容C7,信号处理芯片U1的6脚接电阻R5,所述的电阻R4另一端接电容C8,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容C7,所述的电容C7、电容C8的另一端接GND,所述信号处理芯片U1的7脚接GND,信号处理芯片U1的8脚接5V,信号处理芯片U1的9脚接电阻R9,信号处理芯片U1的10脚接电阻R8,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5V,电阻R8的另一端接GND,所述信号处理芯片U1的12脚分别接电阻R15、电阻R16和电容C6,信号处理芯片U1的13脚分别接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另一端,所述信号处理芯片U1的14脚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信号处理芯片U1的15脚分别接电阻R1、电容C3和电阻R3,所述信号处理芯片U1的16分别接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的无线遥控收发电路包括接收头U7、发射头IR和三极管Q21,所述接收头U7的1脚接微处理器主控芯片的IR-1N,接收头U7的2脚接GND,接收头U7的3脚通过电阻R44连接5V电压,发射头IR的1脚接电阻R44的另一端,发射头IR的2脚接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三极管Q21的发射极接电阻R52,三极管Q21的基极分别接电阻R49、电阻R46、二极管D15的阳极和三极管Q2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52的另一端和电阻R49的另一端分别接GND,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0的集电极,三极管Q20的发射极接5V电压,三极管Q20的基极分别接电阻R45和电阻R43,所述R43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0的发射极,R45的另一端接数据发送端IR-0UT,所述三极管Q22的发射极接GND,三极管Q22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15的阳极,三极管Q22的基极通过电阻R50至调制信号IR_carrier。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调制信号IILcarrier由微处理器主控芯片产生,IR-0UT接微处理器主控芯片的串口发送端,经载波信号调制后从发射头IR送出,所述的接收头U7采用一体化接收头,接收到信号经IR-1N引脚送至微处理器主控芯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模块包括将太阳能电池板的阳极与蓄电池阳极之间的连线,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的阴极与蓄电池阴极连接线上的控制开关管,所述的控制开关管由微处理器主控芯片控制产生的PWM信号控制开、关,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模块还包括蓄电池电压采集电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太阳能LED智能感应路灯控制器还包括太阳能电池电压采样电路和温度采样电路,所述太阳能电池电压采样电路和温度采样电路的输出均连接微处理器主控芯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人体感应模块,可以实现有人时全功率亮灯,人离开后,降低功率或者灭灯,可有效延长亮灯时间,更加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太阳能智能感应路灯控制器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人体感应模块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模块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无线遥控收发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太阳能板电压采集电路。图6是本技术的蓄电池电压采集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太阳能智能感应路灯控制器,包括设置在密封外壳内的控制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主控芯片、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模块、微处理器主控芯片与LED路灯之间的恒流源模块、密封在塑胶外壳内的人体感应模块、LED状态指示模块和与遥控器通信的无线遥控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模块、恒流源模块、人体感应模块分别与所述的微处理器主控芯片相连,人体感应模块还分别连接无线遥控收发电路和LED状态指示模块,所述的人体感应模块通过反馈信号给微处理器主控芯片对所述的恒流源模块的负载电流进行调节。所述的人体感应模块包括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IR和信号处理芯片U1,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的1脚通过电阻R7接5V电源,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12、电阻R11、电阻R10和信号处理芯片U1的14脚,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的3脚接GND,所述的信号处理芯片U1的2脚接电阻R26,信号处理芯片U1的3脚接电阻R4,信号处理芯片U1的4脚接电容C8,信号处理芯片U1的5脚接电容C7,信号处理芯片U1的6脚接电阻R5,所述的电阻R4另一端接电容C8,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容C7,所述的电容C7、电容C8的另一端接GND,所述信号处理芯片U1的7脚接GND,信号处理芯片U1的8脚接5V,信号处理芯片U1的9脚接电阻R9,信号处理芯片U1的10脚接电阻R8,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5V,电阻R8的另一端接GND,所述信号处理芯片U1的12脚分别接电阻R15、电阻R16和电容C6,信号处理芯片U1的13脚分别接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另一端,所述信号处理芯片U1的14脚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信号处理芯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智能感应路灯控制器,包括设置在密封外壳内的控制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主控芯片、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模块、恒流源模块、人体感应模块、LED状态指示模块和无线遥控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模块、恒流源模块和人体感应模块分别与所述的微处理器主控芯片相连,人体感应模块还分别连接无线遥控收发电路和LED状态指示模块;所述的人体感应模块包括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IR和信号处理芯片U1;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的1脚通过电阻R7接5V电源,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12、电阻R11、电阻R10和信号处理芯片U1的14脚,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的3脚接GND,所述的信号处理芯片U1的2脚接电阻R26,信号处理芯片U1的3脚接电阻R4,信号处理芯片U1的4脚接电容C8,信号处理芯片U1的5脚接电容C7,信号处理芯片U1的6脚接电阻R5,所述的电阻R4另一端接电容C8,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容C7,所述的电容C7、电容C8的另一端接GND,所述信号处理芯片U1的7脚接GND,信号处理芯片U1的8脚接5V,信号处理芯片U1的9脚接电阻R9,信号处理芯片U1的10脚接电阻R8,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5V,电阻R8的另一端接GND,所述信号处理芯片U1的12脚分别接电阻R15、电阻R16和电容C6,信号处理芯片U1的13脚分别接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另一端,所述信号处理芯片U1的14脚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信号处理芯片U1的15脚分别接电阻R1、电容C3和电阻R3,所述信号处理芯片U1的16分别接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的无线遥控收发电路包括接收头U7、发射头IR和三极管Q21,所述接收头U7的1脚接微处理器主控芯片,接收头U7的2脚接GND,接收头U7的3脚通过电阻R44连接5V电压,发射头IR的1脚接电阻R44的另一端,发射头IR的2脚接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三极管Q21的发射极接电阻R52,三极管Q21的基极分别接电阻R49、电阻R46、二极管D15的阳极和三极管Q2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52的另一端和电阻R49的另一端分别接GND,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0的集电极,三极管Q20的发射极接5V电压,三极管Q20的基极分别接电阻R45和电阻R43,所述R43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0的发射极,R45的 另一端接数据发送端IR‑OUT,所述三极管Q22的发射极接GND,三极管Q22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15的阳极,三极管Q22的基极通过电阻R50至调制信号IR_carrier。...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红泽卫兴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硕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