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雾器多钩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2525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除雾器多钩叶片,属于除雾器技术领域。由本体、进气钩、锯齿状钩、出气主钩和出气辅钩构成,所述的本体呈波浪状,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端和限位块,进气钩设置于本体上方,由起始端和钩部构成,锯齿状钩位于上升段与下降段之间,并沿本体下部设置;出气主钩和出气辅钩均为L形结构。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吸收塔的除雾器,具有结构简单、除雾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除雾器多钩叶片,属于吸收塔除雾设施

技术介绍
常规的除雾器的叶片通常为光滑波形结构,利用雾气在相邻叶片之间行进时,碰撞到叶片上凝固,以实现雾气冷凝去除,随着环保要求的逐渐提高,除雾器出口雾滴浓度要求越来越低,这种常规结构已经无法实现雾浓度的降低,也有一些厂家在光滑叶片的转折点处设置一个钩子,用于增加雾气的碰撞,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口雾浓度,但当客户要求除雾器出口雾滴浓度不高于30mg/Nm3 (干基)时,这种结构的降低效果就不太明显了,将其应用于除雾器已经无法满足客户和环保的要求。基于此,做出本申请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叶片表面设置多个小钩,能够吸附经过该处的烟气夹带的极细小液滴,该结构简单,除雾效果好。—种新型除雾器多钩叶片装置,由本体、进气钩、锯齿状钩、出气主钩和出气辅钩构成,所述的本体呈波浪状,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端和限位块,固定端为球形结构,位于本体最外端处,限位块是由本体向外突出形成的半球形结构;本体一端上的限位块向下向前圆滑过渡形成过渡段,过渡段向上向前形成上升段,上升段持续波形上升形成顶端,顶端向下弯折形成弧线下降的下降段,下降段即与本体另一端上的限位块、固定端相连接;进气钩设置于本体上方,由起始端和钩部构成,起始端自下降段与顶端相连处向上蔓延形成钩部,并使钩部位于顶端上方;锯齿状钩位于上升段与下降段之间,并沿本体下部设置;出气主钩和出气辅钩均为L形结构,两者均设置于下降段的尾端处,且出气辅钩位于本体上部,并靠近该端处的限位块,出气主钩位于本体下部。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的本体、进气钩、锯齿状钩、出气主钩和出气辅钩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出气主钩较出气辅钩高,且出气主钩较进气钩低。所述的顶端与本体左端的距离大于顶端与本体右端的距离。将本技术应用于吸收塔的除雾器,湿烟气由本申请的新型除雾器多钩PP叶片的右端进入时,由于湿烟气中夹带了大量的液滴,并带有一定的势能进入,因此,进气钩设计的规格最大,以确保能最大程度的除去湿烟气中的液滴,其设计为半封闭的构形结构,在确保分离液滴效果的同时,不会影响烟气的正常输送;待进气钩完成第一道去除后,夹带极细小液滴的沿其继续沿叶片行进,这些细小液滴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较小,可直接停留在锯齿状钩上;待烟气继续行进至本体右端时,烟气中的液滴已经处于微量状态,为进一步除去残留的液滴,在该端处仍然设置了相互复杂的出气主钩和出气辅钩,以实现液滴全方面的去除,这样,当含有液滴的湿烟气进入两片叶片之间时,可在本体之间的多处小钩处进行碰撞,被吸附聚集成大液滴,受重力影响,与烟气分离。同时,本技术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球形固定端,可方便叶片的叠加安装,限位块则避免了烟气夹带势能冲击所引起的叶片波动,使整体除雾器更加稳固。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在吸收塔内设置第三级除雾器或在烟道内设置立式平板除雾器,其中的除雾器叶片即设置为本申请的新型除雾器多钩叶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尺寸标注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两片组合时)。图中标号:1.本体;11.固定端;12.限位块;13.过渡段;14.上升段;15.顶端;16.下降段;2.进气钩;21.起始端;22.钩部;3.锯齿状钩;4.出气主钩;5.出气辅钩;A.叶片一叶片二 ;2b.进气钩二 ;3a.锯齿状钩一 ;4a.出气主钩;5b.出气辅钩。【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新型除雾器多钩叶片装置,结合图1,由本体1、进气钩2、锯齿状钩3、出气主钩4和出气辅钩5构成,本体1呈波浪状,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端11和限位块12,固定端11为球形结构,位于本体1的最外端(即图1中的最左端和最右端)处,限位块12是由本体1向外突出形成的,该限位块12由本体1上部的半球形结构和本体1下部的半球形结构两部分构成;本体1右端上的限位块12向下向前圆滑过渡形成过渡段13,过渡段13向上向前形成上升段14,上升段14持续波形上升形成顶端15,顶端15向下弯折形成弧线下降的下降段16,下降段16即与本体1另一端上的限位块、固定端相连接;进气钩2设置于本体1上方,由起始端21和钩部22构成,起始端21自下降段16与顶端15相连处向上蔓延形成钩部22,并使钩部22位于顶端15上方;锯齿状钩3位于上升段14与下降段16之间,并沿本体1下部设置;出气主钩4和出气辅钩5均为由本体向外延伸形成的L形结构,两者均设置于下降段16的尾端处,且出气主钩4位于本体下部,出气辅钩5位于本体上部,出气辅钩5与左端限位块的距离较出气主钩4离左端限位块小;本体1、进气钩2、锯齿状钩3、出气主钩4和出气辅钩5为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本体1的跨度L为170mm,宽Μ为2.8mm,固定端11的直径Θ为4mm,限位块12的半径R12为1.8mm,固定端11 (所在圆的圆心)与限位块12 (所在圆的圆心)之间的距离1^为10mm,过渡段13的半径R 13为33.2mm,顶端15的半径R 15为30.2mm,下降段16的半径R16为113.4mm,本体1左端的固定端11与顶端15之间的水平距离(以固定端11所在圆的圆心与顶端15所在圆的圆心之间的距离计)1^为93mm ;进气钩2顶端与本体下端之间的高度差(以进气钩2中轴线最顶端与固定端11所在圆的圆心之间的距离计)H为48.2mm,其中,起始端21的半径R21为327.2mm,钩部22的半径R22为13.4mm,且其末端不超出上升段14与顶端15的连接处;锯齿状钩3是由一系列的小锯齿构成,其右端始于上升段14与顶端15连接处的下方,左端终于下降段16的中部下方,每个小锯齿的高度氏为0.5mm,宽度Μ ι为2mm0将本实施例叶片一 A和叶片二 B叠加应用于吸收塔的除雾器,结合图3,湿烟气由本申请的新型除雾器多钩PP叶片的右端进入时,由于湿烟气中夹带了大量的液滴,并带有一定的势能进入,因此,进气钩二 2b设计的规格最大,以确保能最大程度的除去湿烟气中的液滴,其设计为半封闭的构形结构,在确保分离液滴效果的同时,不会影响烟气的正常输送;待进气钩二 2b与锯齿状钩一 3a之间完成第一道去除后,细小液滴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较小,可直接停留在锯齿状钩一 3a与进气钩二 2b上;待夹带极细小液滴的沿其继续沿叶片行进,这些烟气继续行进至本体1右端时,烟气中的液滴已经处于微量状态,先经过在该端处的出气主钩4a,再经过出气辅钩4b后,液滴全方面的去除。因此,当含有液滴的湿烟气进入叶片一 A和叶片二 B之间时,可在本体1之间的多处小钩处进行碰撞,被吸附聚集成大液滴,受重力影响,与烟气分离。同时,本实施例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球形固定端11,可方便叶片的叠加安装,限位块12则避免了夹带势能的烟气冲击所引起的叶片波动,使整体除雾器更加稳固。以上内容是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除雾器多钩叶片,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除雾器多钩叶片,其特征在于:由本体、进气钩、锯齿状钩、出气主钩和出气辅钩构成,所述的本体呈波浪状,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端和限位块,固定端为球形结构,位于本体最外端处,限位块是由本体向外突出形成的半球形结构;本体一端上的限位块向下向前圆滑过渡形成过渡段,过渡段向上向前形成上升段,上升段持续波形上升形成顶端,顶端向下弯折形成弧线下降的下降段,下降段即与本体另一端上的限位块、固定端相连接;进气钩设置于本体上方,由起始端和钩部构成,起始端自下降段与顶端相连处向上蔓延形成钩部,并使钩部位于顶端上方;锯齿状钩位于上升段与下降段之间,并沿本体下部设置;出气主钩和出气辅钩均为L形结构,两者均设置于下降段的尾端处,且出气辅钩位于本体上部,并靠近该端处的限位块,出气主钩位于本体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博陆越刚蔡永涛董鉴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