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为一种定向玉米田间喷药器,解决了现有玉米栽培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的问题。定向玉米田间喷药器,包括带行走轮的机架,机架上设置有配药箱,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向杆,且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防护套,防护套上端面设置有与其合页铰接的防护盖,防护套外壁固定有穿在转向杆的转向套,转向套上穿有插入转向杆的锁销,防护套内壁均设置有横竖交叉的连接梁,且防护套内壁设置有出口方向各异且与配药箱连通的若干喷嘴,喷嘴与连接梁均通过移动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药效和肥效,同时减少了雾化药液向行间的扩散浪费的同时,确保作业人员规避高温中毒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病虫防治农业机械设备,具体为一种定向玉米田间喷药器。
技术介绍
玉米产量的提高,有赖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和栽培技术的突破。玉米不同于小麦,在玉米产量形成过程中,光合作用贡献最大的应属棒三叶,而对小麦而言,旗叶的贡献最大。但是,玉米的棒三叶位于玉米植株的中部,并不像小麦旗叶那样,位于顶部,因此,二者光合效率提高的途径并不完全相同。小麦可在满足水肥等其它条件的同时,适当增加群体以求增产,而玉米则需在确保群体和充分的水肥供应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其光合条件方能增产。不同栽培模式光照强度、通风条件(C02供应)以及灌水时效各不相同。当前生产上,玉米栽培的主要模式为“麦留高差、硬茬播种、等行距种植”方式,在当前农村土地尚未全面流转、单户经营为主、水源不足的情况下,这种模式虽然具备“麦后抢时播种、增加土壤有机质、施肥灌水简便”等优点,但明显存在许多缺点,一是留高茬、硬茬播种,为害虫滋生创造了良好栖息环境,导致玉米两点委夜蛾等害虫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二是等行距或小宽行种植,田间通风透光不良,C02供应受限,不利玉米“棒三叶”光合效率的提高;三是在农村水源不足的情况下,灌一轮水过于耗时,影响玉米的供水时效性;四是通常采用“一炮轰”施肥方式,虽能满足养分的总量控制,却限制了不同生育时期的均衡供应,不是前期施肥过多造成养分供应过剩而浪费,便是后期供应不足而减产;五是在预防倒伏上,普遍依赖化学控制,忽视了选用抗倒品种的基础上栽培技术的抗倒作用;六是无法控制玉米后期病虫的发生与危害,更不可能在玉米灌浆期进行叶面喷肥;因而导致玉米、大小叶斑病等多种病虫害普遍发生。【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玉米栽培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定向玉米田间喷药器。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定向玉米田间喷药器,包括带行走轮的机架,机架上设置有配药箱,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向杆,且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防护套,防护套上端面设置有与其合页铰接的防护盖,防护套外壁固定有穿在转向杆的转向套,转向套上穿有插入转向杆的锁销,防护套内壁均设置有横竖交叉的连接梁,且防护套内壁设置有出口方向各异且与配药箱连通的若干喷嘴,喷嘴与连接梁均通过移动夹连接。进行喷药作业时,防护套将玉米行扣住,使喷嘴喷出的雾化药液能够遍及全株顶心、叶片及其正反面,移动夹可带动喷嘴水平、垂直自由移动,方便玉米生长不同时期、不同高度时进行全株喷雾;当喷药机行走至地头时,取下锁销,推动防护套紧贴机架,压缩跨度,缩小对空间的占用,方便地头回转,克服了现有玉米栽培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的问题。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实现了玉米生长的任意时期开展病虫机械喷雾防治、后期叶面喷肥的要求,而且在玉米任意生长阶段喷雾,皆可使高雾化药液能够遍及植株顶尖以及上下叶片的正反面,促进了叶片对药剂以及养分的吸收,提高了药效和肥效,同时减少了雾化药液向行间的扩散浪费的同时,确保作业人员规避高温中毒风险,效率大幅度提高,每小时可喷雾3— 6亩,每公顷喷雾仅用2.5—5小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行走轮,2-机架,3-配药箱,4-转向杆,5-防护套,6-防护盖,7-转向套,8-锁销,9-连接梁,10-喷嘴,11-移动夹。【具体实施方式】定向玉米田间喷药器,包括带行走轮1的机架2,机架2上设置有配药箱3,机架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向杆4,且机架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防护套5,防护套5上端面设置有与其合页铰接的防护盖6,防护套5外壁固定有穿在转向杆4的转向套7,转向套7上穿有插入转向杆4的锁销8,防护套5内壁均设置有横竖交叉的连接梁9,且防护套5内壁设置有出口方向各异且与配药箱3连通的若干喷嘴10,喷嘴10与连接梁9均通过移动夹11连接。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小型四轮或手扶拖拉机为牵引动力,机械行走在宽行内,对两边窄行(各2行)进行喷雾。【主权项】1.一种定向玉米田间喷药器,包括带行走轮(1)的机架(2),机架(2)上设置有配药箱(3),其特征在于:机架(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向杆(4),且机架(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防护套(5),防护套(5)上端面设置有与其合页铰接的防护盖(6),防护套(5)外壁固定有穿在转向杆(4)的转向套(7),转向套(7)上穿有插入转向杆(4)的锁销(8),防护套(5)内壁均设置有横竖交叉的连接梁(9),且防护套(5)内壁设置有出口方向各异且与配药箱(3)连通的若干喷嘴(10),喷嘴(10)与连接梁(9)均通过移动夹(11)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具体为一种定向玉米田间喷药器,解决了现有玉米栽培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的问题。定向玉米田间喷药器,包括带行走轮的机架,机架上设置有配药箱,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向杆,且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防护套,防护套上端面设置有与其合页铰接的防护盖,防护套外壁固定有穿在转向杆的转向套,转向套上穿有插入转向杆的锁销,防护套内壁均设置有横竖交叉的连接梁,且防护套内壁设置有出口方向各异且与配药箱连通的若干喷嘴,喷嘴与连接梁均通过移动夹连接。本技术提高了药效和肥效,同时减少了雾化药液向行间的扩散浪费的同时,确保作业人员规避高温中毒风险。【IPC分类】A01M7/00【公开号】CN204949243【申请号】CN201520733109【专利技术人】席天元, 谢三刚, 张建诚, 卫晓东, 李永山, 梁哲军, 许爱玲, 王雷 【申请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申请日】2015年9月2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向玉米田间喷药器,包括带行走轮(1)的机架(2),机架(2)上设置有配药箱(3),其特征在于:机架(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向杆(4),且机架(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防护套(5),防护套(5)上端面设置有与其合页铰接的防护盖(6),防护套(5)外壁固定有穿在转向杆(4)的转向套(7),转向套(7)上穿有插入转向杆(4)的锁销(8),防护套(5)内壁均设置有横竖交叉的连接梁(9),且防护套(5)内壁设置有出口方向各异且与配药箱(3)连通的若干喷嘴(10),喷嘴(10)与连接梁(9)均通过移动夹(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天元,谢三刚,张建诚,卫晓东,李永山,梁哲军,许爱玲,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