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筒,筒盖在外筒之上,第一绳索一端固定在第一踏板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装置固定在外筒壁上,第一绳索中间部分顺序绕过第一动滑轮和固定在外筒壁上的第一定滑轮,支撑杆下端安装在动滑轮的轴上,上端安装在筒盖上,第二绳索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踏板的另一端,另一端与垃圾托盘连接,第二绳索的中间绕过固定在外筒壁上的第二定滑轮,第一滑轨直立安装在外筒外壁上,最上端有一个凸起,垃圾托盘与第一滑轨结合。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不用手就打开筒盖,并且垃圾能够自动倒入垃圾筒,同时能够减轻保洁员的工作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境卫生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筒。技术背景随着人们对环境卫生的要求日益提高,垃圾筒成为保持环境卫生的一种重 要装置,安置在交通路段、居民小区中,目前的垃圾筒结构比较简单, 一般包 括垃圾筒体和筒盖,筒体用于放置垃圾,筒盖用于隔离筒内和筒外,减少异味。 当人们使用垃圾筒时,需要用手将垃圾筒盖打开,才能将垃圾放入筒内,这样 有些人嫌弃筒盖较脏,而不愿打开筒盖,直接将垃圾就放在筒外,'使得垃圾筒没有起到作用;同时当保洁员清理垃圾筒,需要将非常厚重的垃圾筒倾倒,才 能将垃圾倒出,给保洁员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垃圾筒,能够不用手就打开筒盖,并且垃 圾能够自动倒入垃圾筒,同时能够减轻保洁员的工作量。 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筒,包括外筒101、筒盖102、第一踏板103、第一绳索104、第 一定滑轮105、第一固定装置106、支撑杆107、第二定滑轮108、第一动滑轮 109、第一滑轨IIO、垃圾托盘111和第二绳索112;所述筒盖在所述外筒之上,其中一点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绳索一端固定在 所述第一踏板的一端,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固定在外筒壁上,所述第 一绳索中间部分顺序绕过第一动滑轮和固定在外筒壁上的第一定滑轮,所述支 撑杆下端安装在所述动滑轮的轴上,上端安装在所述筒盖上,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所述第一定滑轮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动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的位置高于所述踏板;所述第二绳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踏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绳索的另一 端与所述垃圾托盘连接,所述第二绳索的中间绕过固定在外筒壁上的所述第二 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的位置高于所述踏板,所述第一滑轨直立安装在外筒 外壁上,最上端有一个凸起,所述垃圾托盘与所述第一滑轨结合,可以在所述 第一滑轨上滑动。还包括底座100,所述外筒位于所述底座之上。还包括内筒201、第二固定装置202、第三固定装置203、第二踏板204、 第三定滑轮205、第四定滑轮206、第一立柱207、第二立柱208、第三绳索211 和第四绳索212;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平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定滑轮和 所述第四定滑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端,所述第二踏板 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中间,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绳索和所述第四 绳索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绳索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固定装置固定在外筒壁 的下部,所述第四绳索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固定在外筒壁的下部, 所述第三绳索中间部分绕过所述第三定滑轮,所述第四绳索中间部分绕过所述 第四定滑轮。还包括第一滚轮209和第二滚轮210,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安装 在所述内筒下方。所述垃圾托盘上设置不少于1个漏孔。 所述垃圾托盘对应所述第一滑轨的凸起的部分凹陷。采用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踩踏踏板,可以不用手就打开垃圾筒 盖,并且垃圾能够自动倒入筒内,同时由于只需要将垃圾内筒拉出清洁,减少了保洁员的很大工作量。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垃圾筒初始状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垃圾筒使用状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垃圾筒初始状态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垃圾筒使用状态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垃圾筒初始状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垃圾筒包括底座100、外筒IOI、筒盖102、第一踏板103、第一绳 索104、第一定滑轮105、第一固定装置106、支撑杆107、第二定滑轮108、 第一动滑轮109、第一滑轨IIO、垃圾托盘111和第二绳索112。外筒安装在底座之上,筒盖在外筒之上,其中一点相互连接,筒盖可以绕 着这一点旋转打开,第一绳索一端固定在第一踏板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第一固 定装置固定在外筒壁上,第一绳索中间部分顺序绕过第一动滑轮和固定在外筒 壁上的第一定滑轮,支撑杆下端安装在动滑轮的轴上,上端安装在筒盖上,第 一固定装置和第一定滑轮的位置高于第一动滑轮,第一定滑轮的位置高于踏板。第二绳索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踏板的另一端,第二绳索的另一端与垃圾托盘 连接,第二绳索的中间绕过固定在外筒壁上的第二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的,置 高于踏板,第一滑轨直立安装在外筒外壁上,最上端有一个凸起,垃圾托盘与 第一滑轨结合,可以在第一滑轨上滑动。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垃圾筒使用状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如图 2所示,把垃圾放在垃圾托盘后,当向下踩踏第一踏板,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的 一端向下运动,第一绳索通过第一定滑轮将第一动滑轮向上拉动,第一动滑轮同时顶动支撑杆向上运动,支撑杆从而能够将筒盖打开。同时第二绳索通过第二定滑轮将垃圾托盘向上运动,垃圾托盘托着垃圾沿 着第一滑轨向上滑动,到了第一滑轨的最高处,垃圾托盘的一端被第一滑轨最 上端的凸起卡住,垃圾托盘向垃圾筒内倾倒,从而将其上的垃圾倒入垃圾筒内, 当放开踏板后,筒盖和垃圾托盘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回落,垃圾筒回复到初始 状态。为了保证垃圾托盘内的垃圾能够完全倾倒入垃圾筒内,垃圾托盘对应所述 第一滑轨的凸起的部分凹陷,这样托盘上部的垃圾能够全部进入垃圾筒。为了放置垃圾托盘聚积脏水,垃圾托盘上设置不少于1个漏孔,当下雨时 垃圾托盘内部的水可以流出。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垃圾筒初始状态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如 图3所示,垃圾筒还包括内筒201、第二固定装置202、第三固定装置203、第 二踏板204、第三定滑轮205、第四定滑轮206、第一立柱207、第二立柱208、 第一滚轮209、第二滚轮210、第三绳索211和第四绳索212。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平行安装在底座上,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分别安 装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端,第二踏板位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中间,两端 分别与第三绳索和第四绳索的一端连接,第三绳索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固定装置固定在外筒壁的下部,第四绳索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装置固定在外筒壁的下 部,第三绳索中间部分绕过第三定滑轮,第四绳索中间部分绕过第四定滑轮, 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安装在所述内筒下方。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垃圾筒使用状态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如图 4所示,当需要清洁垃圾筒时,通过踩踏第二踏板,向下拉动第三绳索和第四绳 索,第三绳索通过第三定滑轮、第四绳索通过第四定滑轮拉动垃圾外筒向上运 动,当垃圾外筒上升到一定位置,可以将内筒拉出,将内筒清理完后,再送入 外筒下,放开踏板,外筒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落,垃圾筒回复到初始状态。其中的固定装置可以采用螺钉、铆钉等固定方式。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替代方式,如将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合并成一个踏板; 图3和图4中,只采用一组定滑轮拉动外筒。图1和图2中的用于顶起垃圾筒盖的支撑杆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等同替代 取消支撑杆、第一定滑轮和第一动滑轮,将第一绳索的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 在筒盖的上方,在筒盖的边缘安装一个定滑轮,这样当踩踏第一踏板时,第一 绳索通过该定滑轮,将筒盖拉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01)、筒盖(102)、第一踏板(103)、第一绳索(104)、第一定滑轮(105)、第一固定装置(106)、支撑杆(107)、第二定滑轮(108)、第一动滑轮(109)、第一滑轨(110)、垃圾托盘(111)和第二绳索(112);所述筒盖在所述外筒之上,其中一点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绳索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踏板的一端,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固定在外筒壁上,所述第一绳索中间部分顺序绕过第一动滑轮和固定在外筒壁上的第一定滑轮,所述支撑杆下端安装在所述动滑轮的轴上,上端安装在所述筒盖上,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所述第一定滑轮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动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的位置高于所述踏板;所述第二绳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踏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垃圾托盘连接,所述第二绳索的中间绕过固定在外筒壁上的所述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的位置高于所述踏板,所述第一滑轨直立安装在外筒外壁上,最上端有一个凸起,所述垃圾托盘与所述第一滑轨结合,可以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翊,
申请(专利权)人:王天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