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附件及手机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1590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附件,包括底盘和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上下两侧固定于所述底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手机外壳,其含有上述的手机附件,还包括一手机壳,且所述底盘固定于所述手机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底盘可固定于手机背面或手机外壳上,使用者可将中指穿过底盘与弹性件,其他手指协助中指固定手机,从而可以使大拇指的活动范围加大,解决了用户较难单手操作屏幕尺寸大于4英寸手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附件。
技术介绍
因为人类大拇指长度的限制,手机用户较难单手操作屏幕尺寸在4英寸以上的手机。人们单手持手机的样子是用小拇指从下部托起手机,由食指,中指,无名指从手机背面托住以保持平衡,因此大拇指的操作范围非常受限。当手机的触摸屏过大,大拇指无法达到需要触碰的位置。如苹果iPhone 6手机的Reachability功能,用户用大拇指连续两次触碰Home键可以使整体屏幕下移接近大拇指。三星手机的单手操作功能可以将屏幕按比例缩小至单手可操作的尺寸。Apple的Reachability的使用繁琐,有违人类自然的直觉。当用户需要触碰手机屏幕顶部的内容时需要先轻触两次底部Home键。并且下降的屏幕不会永远停留在易用的位置,它会在用户点击屏幕任何位置之后立刻回位。在频繁需要点击上部按钮的情况下,如此操作造成使用困难。三星的单手操作功能可以将屏幕比例缩小。虽然利于单手操作,屏幕文字图案和视频也将缩小,用户失去了使用大屏手机的本意。另外软件方案不能完全解决手持大屏手机时手机容易摔落的倾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附件及手机外壳,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手操作屏幕尺寸在4英寸以上的手机不方便的缺点。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手机附件,包括底盘和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上下两侧固定于所述底盘上。还包括一双胶粘层,且所述胶粘层一侧与所述底盘胶粘固定。所述弹性件为弹性橡筋带。所述弹性橡筋带为尼龙与氨纶纤维的合成纺织物制成。所述底盘为PVC材料、金属、碳纤维或木材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底盘的长度相同,且所述底盘的宽度宽于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底盘通过高频波冲压固定融合成一体。还包括一超纤层,其设于所述底盘及所述弹性件之间,且所述超纤层的四周与所述底盘通过高频波冲压融合成一体。所述底盘为一圆角矩形、直角矩形或方形。—种手机外壳,其含有上述的手机附件,还包括一手机壳,且所述底盘固定于所述手机壳上。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的底盘可固定于手机背面或手机外壳上,使用者可将中指穿过底盘与弹性件,其他手指协助中指固定手机,从而可以使大拇指的活动范围加大,解决了用户较难单手操作屏幕尺寸大于4英寸手机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三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手机附件,包括底盘2和弹性件1,且所述弹性件上下两侧固定于所述底盘上。本技术的底盘可固定于手机背面或手机外壳上,使用者可将中指穿过底盘与弹性件,其他手指协助中指固定手机,从而可以使大拇指的活动范围加大,解决了用户较难单手操作屏幕尺寸大于4英寸手机的问题。本技术还包括一双胶粘层3,且所述胶粘层一侧与所述底盘2胶粘固定。通过该胶粘层,使用者可以方便将本技术的底盘固定于手机外壳或手机背部,可以根据手机的大小和用户的习惯或喜好将本技术的底盘任意进行固定。本技术中所述弹性件1为弹性橡筋带,所述弹性橡筋带尼龙与氨纶纤维的合成纺织物制成。所述底盘2为PVC材料制成,也可以金属,碳纤维,木材等制成,或其他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底盘的长度相同,且所述底盘的宽度宽于所述弹性件。弹性件的厚度尽量做薄,使用弹性橡筋带为尼龙或氨纶纤维可使其伸缩能力强,回位能力强,与手指皮肤接触感细腻,体感不粗糙。底盘选用超薄PVC底盘,且底盘尽量做的更薄,底盘宽度要明显宽过弹性件,底盘宽大可以更加让粘着面积更大,如此,加长黏着和使用寿命,底盘的越薄的用户的手感越好。所述弹性件1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底盘2通过高频波冲压固定融合成一体,增加了其结构的牢固性,同时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还包括一超纤层,其设于所述底盘及所述弹性件之间,且所述超纤层的四周与所述底盘通过高频波冲压融合成一体。该超纤层不仅可以加强美观和手感,同时可以加强底盘的耐磨性。本技术的底盘为一圆角矩形形状,弹性件为矩形,底盘也可以为直角矩形,或方形,或其他形状。本技术中的底盘和弹性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形状。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如图3、4、5所示,本技术黏着于手机背面。使用者手10的中指13穿过弹性件,其他手指12、14、15保持手机平衡。小拇指15不需要从底部支撑手机20重量。与中指相比,一般人类的小手指要脆弱一些。而中指的悬挂能力要强一些。越大的手机,有越重的倾向,如此持用手机,小手指受到的固体压力转换并分散到中指。而舒适的橡筋带并不会给中指带来太大的压力。弹性件使中指舒适度增加。根据需要,中指可以在橡筋带里移动,以增加大拇指移动范围。中指指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直接放在底盘2上。当采用上文提到的使用超纤材料作为底盘的包裹面时,其提供的摩擦力可以增加安全性,稳定性,防止手机在手中打滑,滑落,摔毁。当用户像图3所示方式手持手机时,大拇指11的自由度增加,所以它能够触控更多的屏幕范围。本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手机外壳,其包括一手机壳,且所述手机壳可卡设固定于手机上,且外壳上还固设有一底盘,底盘上固定有一弹性件,且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固定于底盘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手机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和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上下两侧固定于所述底盘上,还包括一超纤层,其设于所述底盘及所述弹性件之间,且所述超纤层的四周与所述底盘通过高频波冲压融合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双胶粘层,且所述胶粘层一侧与所述底盘胶粘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性橡筋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为PVC材料、金属、碳纤维或木材中的任意一种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底盘的长度相同,且所述底盘的宽度宽于所述弹性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底盘通过高频波冲压固定融合成一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为一圆角矩形、直角矩形或方形。8.一种含有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机附件的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手机壳,且所述底盘固定于所述手机壳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附件,包括底盘和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上下两侧固定于所述底盘上。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手机外壳,其含有上述的手机附件,还包括一手机壳,且所述底盘固定于所述手机壳上。本技术的底盘可固定于手机背面或手机外壳上,使用者可将中指穿过底盘与弹性件,其他手指协助中指固定手机,从而可以使大拇指的活动范围加大,解决了用户较难单手操作屏幕尺寸大于4英寸手机的问题。【IPC分类】H04M1/02【公开号】CN204967875【申请号】CN201520410739【专利技术人】高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和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上下两侧固定于所述底盘上,还包括一超纤层,其设于所述底盘及所述弹性件之间,且所述超纤层的四周与所述底盘通过高频波冲压融合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名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密室魔石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