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备胎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1515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备胎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客车前桥或后桥上方的小舱、与小舱前端转动配合的舱门、与小舱左右两侧内壁转动配合的若干滚轴、设置在舱门内侧壁上的备胎前卡托以及设置在小舱后侧内壁上且与备胎前卡托相适应的备胎后卡托。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该备胎布置结构利用低驾驶区客车较高车身的特点将备胎布置在客车前桥或后桥上方的小舱内,不占用行李舱空间,且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客车
,具体涉及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备胎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客车通常将备胎布置于行李舱内或是布置于客车底架前段下方。然而,对于低驾驶区客车而言,由于其较低的驾驶区设定,因此,低驾驶区客车法将备胎布置于底架前段下方。目前市场上的低驾驶区客车都将备胎布置于行李舱内,但是这种方式占用了较大的行李舱空间,导致行李舱容积变小。特别是燃气版本的低驾驶区客车,该客车的很大一部分行李舱用于布置燃气瓶,如果再布置备胎,这就会导致行李舱空间的进一步减小,与低驾驶区客车大容量的设计初衷相背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备胎布置结构,该备胎布置结构利用低驾驶区客车较高车身的特点将备胎布置在客车前桥或后桥上方的小舱内,不占用行李舱空间,且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种低驾驶区客车备胎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客车前桥或后桥上方的小舱、与小舱前端转动配合的舱门、与小舱左右两侧内壁转动配合的若干滚轴、设置在舱门内侧壁上的备胎前卡托以及设置在小舱后侧内壁上且与备胎前卡托相适应的备胎后卡托。所述小舱包括前端开口的舱门主体以及嵌入设置在舱门主体内部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左右两端的下部分别设有滚轴安装孔。所述备胎前卡托和备胎后卡托的结构相同,均包括U型槽以及设置在U型槽内的且与备胎弧度相适应的弧形支撑板。所述舱门上设有舱门锁。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贯穿安装在支撑框架左、右两端的滚轴安装孔中,且滚轴的端部设有限位销。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将备胎布置在客车前桥或后桥上方的小舱内,能够使备胎的布置不占用低驾驶区客车行李舱的空间;本技术通过在小舱的底部设置若干根滚轴,能够使备胎在取放时能够借助滚轴的滚动轻松的进出小舱;本技术通过在舱门内侧壁上设置备胎前卡托,在小舱后侧内壁上设置与备胎前卡托相适应的备胎后卡托,能够在将备胎放置在该小舱中,关闭舱门后,将备胎牢牢地卡在备胎前卡托与备胎后卡托之间,保证备胎固定的稳定性;本技术通过在舱门上设置舱门锁,能够在将备胎放置在小舱中后,将舱门锁住,安全防盗。综上所述,本技术适用于低驾驶区客车,在布置备胎时不会占用客车行李舱,具有操作方便、实用安全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好备胎后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未装备胎时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是备胎前卡托和备胎后卡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装好备胎后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在整车上的安装示意图。其中:1、小舱,11、左纵梁,12、右纵梁,13、后纵梁,14、支撑纵梁,2、舱门,3、滚轴,4、备胎前卡托,5、备胎后卡托,51、U型槽,52、弧形支撑板,6、客车前桥或后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备胎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客车前桥或后桥6上方的小舱1、与小舱1前端转动配合的舱门2、与小舱1左右两侧内壁转动配合的若干滚轴3、设置在舱门2内侧壁上的备胎前卡托4以及设置在小舱1后侧内壁上且与备胎前卡托4相适应的备胎后卡托5。所述舱门2设置在小舱1的外侧,且舱门2的上端与小舱1前端开口处的上端转动配合。所述舱门2上设有舱门锁。所述小舱1包括前端开口的舱门主体以及嵌入设置在舱门主体内部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上层支撑架、下层支撑架以及垂直连接在上层支撑架与下层支撑架之间的支撑纵梁14 ;所述上层支撑架和下层支撑架结构相同,均包括左纵梁11、后纵梁13和右纵梁12。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与下层支撑架的左纵梁、右纵梁转动配合,即所述下层支撑架的左纵梁和右纵梁上分别设有滚轴安装孔。具体地说,所述滚轴3的两端分别贯穿安装在下层支撑架左、右纵梁的滚轴安装孔中,且滚轴3的端部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用于防止滚轴从滚轴安装孔中脱落。如图4所示,所述备胎前卡托4和备胎后卡托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U型槽51以及焊接在U型槽51内的且与备胎弧度相适应的弧形支撑板52。备胎前卡托的U型槽焊接在舱门的内侧壁上,备胎后卡托的U型槽焊接在小舱的后侧内壁上。所述备胎前卡托和备胎后卡托,用于分别从备胎的前后两端将备胎卡在二者之间,保证备胎在小舱中牢稳地固定。本技术通过设置弧形支撑板,能够保证备胎与弧形支撑板的贴合,避免对备胎造成损伤;通过设置U型槽,能够提高备胎前卡托及备胎后卡托的结构强度。由于低驾驶区客车的车身较高,因此,本技术在低驾驶区客车的轮胎(前桥或后桥)的上方设置小舱,用于存放备胎。该小舱距离地面的高度在1.2米左右,由于备胎的使用频率较低,对空间位置要求不高,只要能方便取出放入就好。因此,本技术通过将备胎放置在该小舱中,既不会占用低驾驶区客车有限的行李舱空间,又能够充分利用客车空间,提高低驾驶区客车的空间利用率。此外,所述小舱的开口高度为0.35米左右,适用于放置备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备胎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客车前桥或后桥上方的小舱、与小舱前端转动配合的舱门、与小舱左右两侧内壁转动配合的若干滚轴、设置在舱门内侧壁上的备胎前卡托以及设置在小舱后侧内壁上且与备胎前卡托相适应的备胎后卡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备胎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舱包括前端开口的舱门主体以及嵌入设置在舱门主体内部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左右两端的下部分别设有滚轴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备胎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前卡托和备胎后卡托的结构相同,均包括U型槽以及设置在U型槽内的且与备胎弧度相适应的弧形支撑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备胎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上设有舱门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备胎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贯穿安装在支撑框架左、右两端的滚轴安装孔中,且滚轴的端部设有限位销。【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备胎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客车前桥或后桥上方的小舱、与小舱前端转动配合的舱门、与小舱左右两侧内壁转动配合的若干滚轴、设置在舱门内侧壁上的备胎前卡托以及设置在小舱后侧内壁上且与备胎前卡托相适应的备胎后卡托。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该备胎布置结构利用低驾驶区客车较高车身的特点将备胎布置在客车前桥或后桥上方的小舱内,不占用行李舱空间,且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等特点。【IPC分类】B62D43/06【公开号】CN204956686【申请号】CN201520740849【专利技术人】熊成林, 王孝来, 刘有建, 汪俭, 严伟 【申请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备胎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客车前桥或后桥上方的小舱、与小舱前端转动配合的舱门、与小舱左右两侧内壁转动配合的若干滚轴、设置在舱门内侧壁上的备胎前卡托以及设置在小舱后侧内壁上且与备胎前卡托相适应的备胎后卡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成林王孝来刘有建汪俭严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