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的汽车启动节能系统。它包括输入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三轴离合器、飞轮储能机构、差速轮系等,其中发动机转轴通过三轴离合器输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接汽车变速箱,第二转轴将扭矩传动到飞轮储能机构中,最终飞轮储能机构输出轴与汽车变速箱输出轴通过差速轮系与车轮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汽车短暂停车时将发动机空转的能量储存在飞轮储能机构中,并在汽车启动时辅助发动机带动轮轴转动,从而在汽车启动时减少能源消耗,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使用的三轴离合器的转轴壳和第一转轴的嵌套布置,使得结构紧凑,能够在小体积下实现单轴向两轴选择性传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的汽车启动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和环境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交通运输工具的节能减排技术日益突出,车辆的能量节能技术受到充分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档车出现了自动启停技术,当汽车在短暂停车时自动熄灭发动机,如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自动启停技术让汽车在整个行驶周期内,因为防止了发动机空转所消耗的能量而节省了燃油消耗。但是因为反复、多次的启停发动机,容易对发动机点火系统及电池造成一定的影响,减少点火系统和电池的寿命,或者需要更先进可靠的点火系统和电池,这就增加了汽车的成本。如果将发动机空转时的能量利用起来,将会避免如上所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的汽车启动节能系统解决如上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空转能量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的汽车启动节能系统,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基于飞轮储能的汽车启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入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三轴离合器、汽车变速箱、飞轮储能机构、汽车变速箱输出轴、飞轮输出轴、双轴离合器、双轴离合器输出轴、差速轮系、差速轮系输出轴、汽车轮轴、差速器、第一锥齿、第二锥齿、第三锥齿、飞轮转轴、第四锥齿、飞轮,其中三轴离合器输入轴与发动机转轴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为三轴离合器两个输出轴,第一转轴与汽车变速箱连接,第二转轴与飞轮储能机构连接,飞轮输出轴与双轴离合器连接,双轴离合器输出轴和汽车变速箱输出轴与差速轮系连接,差速轮系输出轴通过差速器与汽车轮轴连接;该设计能够在汽车短暂停车时将发动机空转的能量储存在飞轮储能机构中,并在汽车启动时辅助发动机带动轮轴转动。上述三轴离合器包括输入转轴、输入转轴轴承、双离合片支板、第一离合片、第二离合片支板、第二轴向移动机构、第二拉杆支板、转轴壳、圆环齿、第二导轨块、导轨块支撑、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转轴、第二拉杆、变速箱、电机、电机支撑、支座、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轴承、第二键、第二离合片、第一拉杆、第一转轴轴承、第三离合片、中心轴槽、圆环轴壳槽、第一键槽、第一键、第一拉杆支板、第一轴向移动机构、转轴壳支撑结构、转轴壳轴承、转轴壳支撑结构轴承、第一导轨块、第四离合片支板、第二齿轮转轴支撑、第四离合片,其中输入转轴安装在输入转轴轴承内,薄圆柱形双离合片支板通过一侧的中心安装在输入转轴一端,双离合片支板另一侧中心开有中心轴槽且在中心轴槽和外圆柱面之间开有圆环轴壳槽,第一离合片为圆环形,安装在双离合片支板一侧的圆环轴壳槽和外圆柱面之间的面上,第三离合片为圆环形,安装在双离合片支板一侧的中心轴槽和圆环轴壳槽之间的面上;中心轴槽和圆环轴壳槽的目的在于为第一转轴与转轴壳的一端提供可以自由旋转的空间,也就是说第一转轴与转轴壳的一端需要伸进到双离合支板内侧一定距离,这样第一转轴和转轴壳上滑动的离合片才能在不脱离第一转轴和转轴壳的情况下与双离合片摩擦传动。上述第一转轴安装在第一转轴轴承上,第一键安装在第一转轴一侧上且距离端面有一定的距离;第四离合片支板为中间带有孔的薄圆柱,通过支板上的圆孔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且通过第一键槽滑动安装在第一键上;第一轴向移动机构安装在第四离合片支板一侧,第一拉杆支板安装在第一轴向移动机构外缘上,第一一端拉杆安装在第一拉杆支板上,第一拉杆另一端加工有齿牙;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齿牙与齿轮配合,齿轮转动带动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拉伸或者推送,从而带动第一轴向移动机构和第二轴向移动机构拉伸或者推送离合片与双离合片接触或者分开;第一轴向移动机构在第一转轴旋转的情况下,第一轴向移动机构能够推送或者拉动在第一转轴上可以滑动的并且正在旋转的离合片支板的功能;第二轴向移动机构具有与第一轴向移动机构相同的功能。上述转轴壳支撑结构通过转轴壳支撑轴承安装在第一转轴上,转轴壳为一圆环壳体,且通过转轴壳轴承安装在转轴壳支撑上,圆环齿安装在转轴壳一侧,第二键安装在转轴壳外侧一端上且距离端面有一定的距离;第二离合片支板为圆环形,安装在转轴壳上,且通过第二键槽滑动安装在第二键上,第二轴向移动机构安装在第二离合片支板一侧,第二拉杆支板安装在第二轴向移动机构外缘上,第二拉杆一端安装在第二拉杆支板上,第二拉杆另一端加工有齿牙;第二离合片为圆环形,安装在第二离合片支板上;第一离合片与第二离合片配合,第三离合片与第四离合片配合;转轴壳围绕转轴壳支撑结构转动,同时可以认为第一转轴可以在转轴壳支撑内部自由转动,从而第一转轴和转轴壳可以相对自由的转动。上述第一导轨块安装在转轴壳支撑结构上,且第一导轨块内方孔与转轴壳支撑结构上的方孔组成第一拉杆导轨,第一拉杆通过第一导轨块安装在转轴壳支撑结构上;第二导轨块安装在第二拉杆上,导轨块支撑一端固定在第一导轨块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导轨块上;转轴壳支撑结构为静止的,第一导轨块固定在了转轴壳支撑结构上,相对静止,第二导轨块通过导轨块支撑也固定在了转轴壳支撑结构上,这样静止的两个导轨块可以实现在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运动同时稳定运动的目的。上述支座安装在转轴壳支撑结构一侧,电机通过电机支撑安装在支座上,变速箱与电机转轴相连接且安装在支座上,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二齿轮转轴上,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二齿轮转轴支撑上,第二齿轮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拉杆和第一拉杆上的齿牙啮合;利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运动,从而实现离合器的工作。第一齿轮与圆环齿啮合,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二转轴轴承上。输入轴轴承、第一转轴轴承、第二转轴轴承均为安装在同一固定体上,同时固定体还包括转轴壳支撑和两个导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轴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二轴承端面、第二轴承安装面、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固定环、第二轴承卡环、第二轴套、第二轴承法兰,其中第二轴承端面安装在第二离合片支板一侧,第二轴承安装面安装在第二轴承端面一侧,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安装面上,第二轴承固定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二轴承安装面一侧;第二轴承固定环和第二轴承端面外缘高度低于第二轴承内圈高度;第二轴承卡环固定于第二轴承套一侧,第二轴承法兰安装在第二轴承套另一侧,第二轴承法兰、第二轴承卡环和第二轴承套组成一个组合且与另一个与之对称的组合连接,两个连接的组合以两侧卡环与第二轴承外圈侧面接触,两个轴承套于第二轴承外圈圆柱面接触形式安装在第二轴承上,第二拉杆支板安装在法兰外缘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轴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轴承端面、第一轴承安装面、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固定环、第一轴承卡环、第一轴套、第一轴承法兰,其中第一轴承端面安装在第四离合片支板一侧,第一轴承安装面安装在第一轴承端面一侧,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安装面上,第一轴承固定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一轴承安装面一侧;第一轴承固定环和第一轴承端面外缘高度低于第一轴承内圈高度;第一轴承卡环固定于第一轴承套一侧,第一轴承法兰安装在第一轴承套另一侧,第一轴承法兰、第一轴承卡环和第一轴承套组成一个组合且与另一个与之对称的组合连接,两个连接的组合以两侧卡环与第一轴承外圈侧面接触,两个轴承套于第一轴承外圈圆柱面接触形式安装在第一轴承上,第一拉杆支板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的汽车启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入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三轴离合器、汽车变速箱、飞轮储能机构、汽车变速箱输出轴、飞轮输出轴、双轴离合器、双轴离合器输出轴、差速轮系、差速轮系输出轴、汽车轮轴、差速器、第一锥齿、第二锥齿、第三锥齿、飞轮转轴、第四锥齿、飞轮,其中三轴离合器输入轴与发动机转轴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为三轴离合器两个输出轴,第一转轴与汽车变速箱连接,第二转轴与飞轮储能机构连接,飞轮输出轴与双轴离合器连接,双轴离合器输出轴和汽车变速箱输出轴与差速轮系连接,差速轮系输出轴通过差速器与汽车轮轴连接;上述三轴离合器包括输入转轴、输入转轴轴承、双离合片支板、第一离合片、第二离合片支板、第二轴向移动机构、第二拉杆支板、转轴壳、圆环齿、第二导轨块、导轨块支撑、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转轴、第二拉杆、变速箱、电机、电机支撑、支座、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轴承、第二键、第二离合片、第一拉杆、第一转轴轴承、第三离合片、中心轴槽、圆环轴壳槽、第一键槽、第一键、第一拉杆支板、第一轴向移动机构、转轴壳支撑结构、转轴壳轴承、转轴壳支撑结构轴承、第一导轨块、第四离合片支板、第二齿轮转轴支撑、第四离合片,其中输入转轴安装在输入转轴轴承内,薄圆柱形双离合片支板通过一侧的中心安装在输入转轴一端,双离合片支板另一侧中心开有中心轴槽且在中心轴槽和外圆柱面之间开有圆环轴壳槽,第一离合片为圆环形,安装在双离合片支板一侧的圆环轴壳槽和外圆柱面之间的面上,第三离合片为圆环形,安装在双离合片支板一侧的中心轴槽和圆环轴壳槽之间的面上;上述第一转轴安装在第一转轴轴承上,第一键安装在第一转轴一侧上且距离端面有一定的距离;第四离合片支板为中间带有孔的薄圆柱,通过支板上的圆孔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且通过第一键槽滑动安装在第一键上;第一轴向移动机构安装在第四离合片支板一侧,第一拉杆支板安装在第一轴向移动机构外缘上,第一一端拉杆安装在第一拉杆支板上,第一拉杆另一端加工有齿牙;上述转轴壳支撑结构通过转轴壳支撑轴承安装在第一转轴上,转轴壳为一圆环壳体,且通过转轴壳轴承安装在转轴壳支撑上,圆环齿安装在转轴壳一侧,第二键安装在转轴壳外侧一端上且距离端面有一定的距离;第二离合片支板为圆环形,安装在转轴壳上,且通过第二键槽滑动安装在第二键上,第二轴向移动机构安装在第二离合片支板一侧,第二拉杆支板安装在第二轴向移动机构外缘上,第二拉杆一端安装在第二拉杆支板上,第二拉杆另一端加工有齿牙;第二离合片为圆环形,安装在第二离合片支板上;第一离合片与第二离合片配合,第三离合片与第四离合片配合;上述第一导轨块安装在转轴壳支撑结构上,且第一导轨块内方孔与转轴壳支撑结构上的方孔组成第一拉杆导轨,第一拉杆通过第一导轨块安装在转轴壳支撑结构上;第二导轨块安装在第二拉杆上,导轨块支撑一端固定在第一导轨块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导轨块上;上述支座安装在转轴壳支撑结构一侧,电机通过电机支撑安装在支座上,变速箱与电机转轴相连接且安装在支座上,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二齿轮转轴上,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二齿轮转轴支撑上,第二齿轮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拉杆和第一拉杆上的齿牙啮合;第一齿轮与圆环齿啮合,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二转轴轴承上;输入轴轴承、第一转轴轴承、第二转轴轴承均为安装在同一固定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菁,
申请(专利权)人:柳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